天天看點

包谷粑之情殇

作者:江湖饕客向東

電影《美國往事》中有句經典台詞:“我喜歡街上的味道!”是的,街上的味道,總是無聲無息地飄溢出一段段令人醉生夢死的往事與夢呓。就拿街邊上那總是無聲無響地包谷粑來說吧,于我,也總有一股相見不如相戀的耿耿情節……….

包谷粑,又稱玉米粑,是極具濃厚鄉土氣息的鄉村美食。尤其是每年五六月包谷成熟的季節,清香甘甜的鮮嫩包谷做的包谷粑,那是最過瘾的了!巴蜀百姓習慣上稱玉米為包谷,但凡在别的地方稱之為“餅”的,川人則叫“粑”,尤其是在鄉村。農村頭一年四季各種粑有很多,像紅苕粑、洋芋粑、青豆粑、南瓜粑、荞麥粑、野菜粑等。特别是在山鄉地區,因為土質和水源,不能種植水稻、小麥,而以洋芋、紅苕、玉米為主食的窮鄉僻壤,為了生存,總要想方設法把一種糧食,盡可能多變些花樣來吃,于是各種粥和粑就是鄉裡人家的首選。

過去,在一年當中,對鄉裡人家來說農曆六、七月的日子最難熬,小春的豌豆、胡豆、麥子已吃完,大春的紅苕、稻米還沒長成,于是夾在中間的包谷就成了主食。然而天天吃、頓頓吃,别說小娃兒,就連大人也受不了。于是,就有了包谷飯、包谷粥、包谷粑、包谷馍、包谷面疙瘩、包谷糊糊等,而且全都要配着酸菜、泡菜吃。那年月,鄉村裡也就隻有這些随吃随有的下飯菜了以度日。

包谷粑之情殇

鄉鎮上的烤包谷粑

饑荒歲月的傷痛

記得1961年夏天,母親送我回到老家仁壽鄉下,那時正值自然災害特困時期,鄉下一遍荒涼,人們都以野菜、樹葉、草根充饑,真的是餓殍遍野啊!我二哥在縣城裡工作,嫂子在公社食堂做炊事員,鄉村裡是每天集體出工,集體吃飯,一天兩頓,不勞者不得食。所謂“食”,也就是一人一塊巴掌大,手指厚的野菜包谷粑。一天午後,我已餓得吐清口水,嫂子便把她那份野菜包谷粑拿給我,躲在那破爛食堂的牆角吃,我狼吞虎咽幾口吃完,方才緩過起來。可當我一出去,卻看見我那三四歲的小侄女,坐在泥巴牆下,面前擺了張小凳子,上面放着一碗腌漬的青海椒,一碗涼水。小侄女抓幾根青椒塞進嘴裡,胡亂地嚼幾下,又端起碗喝一大口涼水咽下去。當時我心裡一下像貓爪一樣,趕緊又跑進食堂找嫂子,想再要個包谷粑,嫂子說不行,她那份已經給我吃了,多吃多占要挨批鬥的。

到了晚上,我聽見嫂子在悄悄地哭,進屋一看,我那小侄女躺在破床上,小肚子漲得像個大氣球,臉色臘黃,有氣無力地對嫂子說:“媽,我餓。”我拉做小侄女浮腫的手一下哭了起來。第二天早上,我又聽見嫂子一邊大哭,一邊喊着小侄女,我慌忙跑進去,小侄女臉色已變成紫色,我抱住她,喊她,好一會兒,她才似乎是很吃力地微微睜開眼睛看了下我,就又閉上了,再也沒有力氣睜開。我就這樣眼睜睜地看着她咽了氣。好多年以後,直到現在,隻要一看見包谷粑,我心中就有一種負罪感,總會想,要是當初我把那野菜包谷粑分一半給我侄女吃,她也能頑強地活下來的………打這以後,我便與包谷粑斷絕了情緣,從此再也不吃,也不敢再吃包谷粑了。

包谷粑之情殇

野菜粑

“長征”途中的殇戀

到了1966年,原本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學業有成之時,文化大革命初期的革命大串聯席卷華夏大地。我們十幾個同學穿上綠軍裝,戴上紅袖章,高舉紅衛兵大旗,從成都出發步行到北京去見毛主席。走了近二十天,翻山越嶺到了陝西甯強,隻靠一個梨子支撐了三天三夜的我終于暈倒在路邊的土坡上,再也無力前行。

我昏昏迷迷地躺在那幹燥地土坡上,也不知過了多久,依稀聽見一個清亮的聲音在叫我:“哥,哥!你咋的啦?”我使勁睜開眼睛,迷糊中看見一個紮着羊角辮,穿着紅綠花棉襖,胖呼呼的圓臉上印着兩團蘋果紅的小丫。我實在無力說話,隻是下意識地張了張嘴。那小丫一下就明白了,對我說:“哥,你等會兒啊!俺這就來!”說完,轉身沿着幹涸的田埂路一溜小跑,很快消失便在黃土盡頭。

約莫過了二十來分鐘,我恍惚又看見那小丫從地頭跑來,不一會兒來到我身邊,從懷裡拿出兩個熱熱的蒸馍和兩個梨遞給我說:“哥,你吃吧。”我手捧着那熱騰得,拌合着苦澀野菜的玉米馍,也不知乍的心裡一酸,眼淚撲刷刷地流了出來。那小丫看着,一邊用衣袖替我抹眼淚,一邊掰下一塊馍輕輕塞進我嘴裡說:“哥,快趁熱吃,吃了就莫事兒了啊!”她見我慢慢地吃起來,又說:“俺家沒地方,留不下你,吃了你好趕路哩。”我點點頭,她又說:“天快黑了,你早點上路,俺也要回去了哈。”說完,她起身看了看我,嫣然一笑,轉身就走了,不時回頭向我擺擺手,羊角辮忽閃忽閃地随着那紅綠花棉襖的跳躍,向着那在煙塵中逐漸西沉的夕陽跑去。

就這樣,憑着那小丫給我的兩野菜玉米馍和梨子,我終于又恢複了生機,堅定的放棄了“長征”,沿途爬車回到了成都的家裡抱着母親大哭,母親雙手捧着我黢黑瘦削的臉頰哭喊道:“兒啊,你遭的啥子孽啊!”。又過了幾年,因工作關系,我常出差到廣元,每當傍晚吃了飯,我都會站在東山上默默眺望着北方的甯強方向,心裡禁不住要思忖,要是再與那小丫相遇,沒準兒,她會成為我的救命恩妻,攜手白頭,共度時艱…….

包谷粑之情殇

包谷馍馍

《四川省志•川菜志》編委會副主編 川菜文化人 川菜撰稿人

《百年川菜傳奇》《路邊的川菜史》《辣麻誘惑三百年》作者

圖文原創 江湖饕客·向東 2019.02.26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