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觀山湖區的“包谷粑”有點香

作者:金台資訊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原創稿

觀山湖區金華鎮蒿芝村的“包谷粑”,可謂人盡皆知。在這裡,人們善于用玉米來制作美食。“包谷粑”看似色單味淡,入口卻帶有玉米的自然香味,軟糯香甜、回味悠長,并且飽腹感強、營養豐富。蒿芝村有一戶村民更是将“包谷粑”做出了一些“名堂”,純手工制作的葛姨媽“包谷粑”不僅口感好,價格還公道,深受顧客喜愛,生意好時訂單多到忙不過來。

觀山湖區的“包谷粑”有點香

葛傳琴(中)一家正在準備制作包谷粑的原料。觀山湖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我叫葛傳琴,是金華鎮蒿芝村村民,每年六月底至九月中旬,是我們一家一年當中最忙碌的時刻。在此期間,家裡種植的20餘畝玉米進入成熟期,将地裡的玉米采摘下來加工成“包谷粑”售賣,便是我們的主要“工作”。

新鮮的玉米如何做成可口的“包谷粑”呢?今天由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觀山湖區的“包谷粑”有點香

剛出鍋的包谷粑熱氣騰騰。觀山湖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包谷粑”的制作工藝并不複雜,很多人都會做,但要做得好吃,關鍵要沉下心用心做。為了保證大家吃到的每一口“包谷粑”新鮮、口感好,我們堅持每天現摘玉米現加工,雖然辛苦一點,但隻要能得到客戶給我們點贊好評,就覺得值。

觀山湖區的“包谷粑”有點香

制作好的包谷粑。觀山湖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如果訂單有200多斤,一大早五點半我們就會起床去地裡摘玉米,收獲差不多300斤的“戰利品”後,就要開始挑選籽粒飽滿的玉米。一開始是剝玉米粒,這一步驟看似簡單卻非常耗時,剝完需洗淨用機器将其磨成茸泥,剛磨出來的茸泥看上去很像金黃色的芝麻糊,味道中透着一股香甜。然後将磨好的茸泥裝入準備好的大盆中,“全家總動員”分工合作,将茸泥捏成一個個大小均勻的“包谷粑”,再用精挑細選的玉米嫩葉片包上,放入蒸籠裡上鍋蒸熟即可。出鍋後,金黃色的“包谷粑”冒着熱氣,待晾涼後,我們就會立即裝箱送到顧客的手中。

在我們村,幾乎家家都會做“包谷粑”,但像我一樣堅持做了30多年的不多。最早開始做“包谷粑”是因為家裡種植的玉米經常滞銷,後來把玉米做成“包谷粑”背到菜市場去賣,發現很受顧客歡迎。随着我家“包谷粑”知名度逐漸傳開,前來購買的客人越來越多,現在我隻需每天在家裡通過電話接訂單,然後制作送貨,收入比以前多了不少。(邰芯雨、郝湧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