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陸羽茶交所資訊丨“品牌茶”優勢漸顯,茶企品牌化該如何打響?圖為湖北(天門)第三屆陸羽茶文化節現場

作者:茶媒體柯南

我國是茶葉資源極為豐富的國家,但這個近3000億元的茶葉市場,幾乎沒有一個茶企的市場佔有率占比超過1%。市場行業集中度仍然不高。

陸羽茶交所資訊丨“品牌茶”優勢漸顯,茶企品牌化該如何打響?圖為湖北(天門)第三屆陸羽茶文化節現場

在越來越熱鬧的茶飲行業裡,大家更加注重“品牌”價值的打造,茶葉大衆消費市場更是給了茶企重塑品牌的機會...

茶行業不缺好茶,缺好的品牌

“您想買什麼茶?”,“我想試試大紅袍”、“想買普洱茶”...這樣的對話場景随處可見,消費者的答案裡鮮有具體到某一品牌、某一款産品上。

大部分消費者的茶葉購買決策,還停留在“茶品類”層面上,慢慢形成了消費者喝茶的“品類地方化”現象。

從茶葉産地到消費者手中的一杯茶,這中間會存在很多資訊不透明,目前市場定價方面沒有一個特别清晰的标準,消費者一番打聽下來,發現上萬元一斤的茶到幾十元一斤的茶比比皆是。

陸羽茶交所資訊丨“品牌茶”優勢漸顯,茶企品牌化該如何打響?圖為湖北(天門)第三屆陸羽茶文化節現場

是以,茶品牌的本質,讓目标消費群體買茶、喝茶變得更簡單、更放心。

反觀其它一些酒、飲料、化妝品等消費品行業,其實很多企業形成的标準最後是通過品牌去完成的。

當消費者了解你的品牌,喜歡你的品牌,甚至信任你這品牌,那麼,實際上你的品牌就是一個價格标準、一個品質标準,甚至一個價值标準。

是以,注重品牌塑造、強化品牌的茶企,就是在給中國茶不斷“卸包袱”,做品牌,就是讓喝茶變成一件純粹無負擔的事情。

陸羽茶交所資訊丨“品牌茶”優勢漸顯,茶企品牌化該如何打響?圖為湖北(天門)第三屆陸羽茶文化節現場

陸羽國際集團認為,企業的經營目标是創造客戶,但社會化企業不能唯利是圖、以不正當手段或以次充好、追求不正當競争等手段去獲客、“取悅”客戶,助長短期行為。

社會化企業很多都是通過培育專業的服務者(B)、進而服務消費者(C),無論是B還是C均為企業的客戶,他們的長期利益都是專業價值,對B來講就是專業服務創造價值、對C來講就是“一分錢一分貨”。

是以,陸羽國際集團時時以和專家共建第三方标準體系為出發,破解行業普遍存在的茶“真不真、好不好、貴不貴”的疑惑,建立起以有标準、公平公正公開的交易市場,提升市場參與者的專業水準,共同維護中國茶的專業價值。

陸羽茶交所資訊丨“品牌茶”優勢漸顯,茶企品牌化該如何打響?圖為湖北(天門)第三屆陸羽茶文化節現場

陸羽茶交所把“業務、教育訓練、合規”作為經營管理三螺旋,以此來提升平台整體能力,投入巨大資源讓所有上中遊參與者共同遵守平台公約、踐行平台使命、提升服務水準,對違約行為發現一起處理一起。

基于集團戰略統籌,陸羽會一直非常注重與茶企的邊界和社會化分工合作,産品研發采取的是“1+1”政策,即隻要是符合陸羽标準的茶産品,均能以“陸羽會甄選”系列進入陸羽會代銷;

陸羽會的自有産品研發重點在“百縣百茶系列”和“中國茶禮系列”。即自有産品均為單一産區茶企難以獨自做到的集合産品,和把産區茶和中國傳統文化結合的“茶文化産品和服務”。

陸羽茶交所資訊丨“品牌茶”優勢漸顯,茶企品牌化該如何打響?圖為湖北(天門)第三屆陸羽茶文化節現場

陸羽會承擔了符合陸羽标準的百縣百茶核心供應商“五入駐”服務,包括入所(推薦到陸交所交易)、入倉(陸羽中央倉)、入網(陸羽會電商)、入館(陸羽會茶文化體驗空間)、入展(茶文化節和博覽會等)。

未來三年,陸羽會的核心工作,就是主推“百縣百茶”系列“高品質、高顔值、高成本效益”的口糧茶,為廣大産區茶企茶農鄉村振興帶貨。

陸羽茶交所資訊丨“品牌茶”優勢漸顯,茶企品牌化該如何打響?圖為湖北(天門)第三屆陸羽茶文化節現場

塑造品牌,給中國茶不斷“卸包袱”

茶産業,是一條很長的價值鍊條,并且增值幅度非常高,這個“高”的主要落腳點還是在茶葉的C端消費——茶葉大衆飲品市場裡。

一方面,我國茶葉消費群體已經達到4.9億,另外,這幾年的新式茶飲的崛起,也讓大家看到了大衆飲品市場的消費潛力,而且,新茶飲本身也是年輕茶葉消費者接觸純茶的一個“重要視窗”。

今天,當大家聊到茶葉回歸大衆消費市場,就必然會聯想到“茶葉快消化”,茶葉快消化背後,是有巨大的消費需求在支撐的,它更加貼近年輕人的茶葉消費習慣,也符合當下茶葉走向大衆品飲消費的趨勢,蘊涵着潛在的市場增長機會。

中國茶需要年輕人,年輕人需要中國茶。奶茶店賣的就是中國人對“茶”的健康心智。

陸羽茶交所資訊丨“品牌茶”優勢漸顯,茶企品牌化該如何打響?圖為湖北(天門)第三屆陸羽茶文化節現場
陸羽茶交所資訊丨“品牌茶”優勢漸顯,茶企品牌化該如何打響?圖為湖北(天門)第三屆陸羽茶文化節現場

第四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陸羽國際館現場

我們集團服務體系中針對茶從業者的定位就是希望能為他們的創新創業“雙創”基業,是以,無論是茶經銷商,還是有意從産品端、營銷端、服務端進行創新創業的年輕人,我們都願意開放平台、為陸羽茶産業網際網路注入雙創基因。

目前,陸交所線上平台定位為茶經銷商“雙創”基業,已經彙聚了超過20萬名茶商,未來他們中間還将孵化出諸多産區CEO;

即将召開的天門第三屆陸羽茶文化節,陸羽國際集團作為承辦機關,和相關國内外組織發起成立了國際陸羽茶文化聯盟,聯盟将彙聚海内外行業組織、專家學者,共同助推陸羽茶文化傳承弘揚和中國茶産業創新發展,這中間也包括了組織創新創業大賽、持續開展“雙創”項目征集和合作;

陸羽茶交所資訊丨“品牌茶”優勢漸顯,茶企品牌化該如何打響?圖為湖北(天門)第三屆陸羽茶文化節現場

陸羽國際集團在武漢和天門的茶文化産業園,也将設立孵化器和配套茶産業基金和大學生産學研基地。

同時陸羽國際集團有着行業較為完善的産業鍊基礎、研發中心、産銷管道、導師資源,我們熱烈歡迎文創、設計、網紅、教育訓練導師、營銷精英等加入,共同為中國茶産業帶來新産品、新市場、新動力的創新曲線。

陸羽茶交所資訊丨“品牌茶”優勢漸顯,茶企品牌化該如何打響?圖為湖北(天門)第三屆陸羽茶文化節現場

注重品牌塑造、強化品牌價值

中國茶産業大而不強、盡管在各級政府上司下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離産業現代化、離人民生活需求、離國際競争力,還有較大的差距。

茶,想成為現代消費時尚潮流,需要更多新場景、新體驗去喚醒它的潛在價值。新時代代下的茶葉産品,從這些消費場景的演化與挖掘中,具有豐富的可塑性。

陸羽是茶文化IP,除茶文化,還有茶标準、茶種植、茶商業、茶禮儀,集團成立的使命就是“弘揚陸羽茶文化、振興中國茶産業”。

我們建構了“标準、科技、文化”三螺旋的商業模式,即組建了标準版塊、交易版塊和文化版塊。

2013年集團成立之初,陸羽就彙聚了全國100多名茶學專家顧問,旨在建立中國首個第三方标準的“中國好茶、陸羽标準”的系統性研究、整理、探索、實踐。

陸羽茶交所資訊丨“品牌茶”優勢漸顯,茶企品牌化該如何打響?圖為湖北(天門)第三屆陸羽茶文化節現場

2015年,《中華好茶》一書刊印。八年來,陸标團隊和背後付出無數努力貢獻和智慧的專家一道,共同研究整理了30000多個茶樣,審評6000多份報告,走訪了全國百縣百茶;陸标團隊還承擔了陸羽煎茶道的非遺傳承光複、與全國非遺茶制作傳承人“非遺對非遺”對話、更适于現代茶生活美學的陸子茶道傳授推廣等廣大社會化工作。

陸羽茶交所資訊丨“品牌茶”優勢漸顯,茶企品牌化該如何打響?圖為湖北(天門)第三屆陸羽茶文化節現場
陸羽茶交所資訊丨“品牌茶”優勢漸顯,茶企品牌化該如何打響?圖為湖北(天門)第三屆陸羽茶文化節現場

圖為“鄉村振興 品牌強農”中國農業品牌甄選會活動現場

我們注重品牌塑造、強化品牌價值,打造中國茶業,陸羽标準!

讓每一位茶友,都是高品質的中國茶消費者、鄉村振興的貢獻者,也是中國茶文化的傳承和弘揚者。

湖北是茶聖陸羽的故鄉,武漢曾是“偉大的東方茶港”,良好的區位優勢和諸多重大國家戰略機遇聚集在武漢。

陸羽國際集團和陸羽茶交所願認真貫徹落實關于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産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打造中國茶産業現代化服務平台,以社會化企業思維,回應行業關切、解決行業難題、促進行業進步,為百縣百茶鄉村振興和中國茶産業标準化、數字化、品牌化、國際化而奮鬥。

本文内容綜合興茶網内容整理,如有侵權,可聯系釋出者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