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輩子隻寫隸書,不僅是醫生還是清代著名的書法家——鄭簠

作者:草莓莉莉呀

鄭簠,字汝器, 号谷口, 自稱谷口農、谷口惰農、谷口農民、谷口老農, 人稱谷口先生。他是清初最重要的參與訪碑活動并肆力學習漢碑的書法家。無論是臨摹漢碑的種類, 還是流傳隸書作品的數量, 在有清一代都是屈指可數的。尤為值得注意的是, 除了信劄之外, 他所有的傳世作品幾乎都是隸書, 盡管他同樣擅長楷書與行草書。這不僅表現出他對自己隸書的自信, 亦透露出專門以隸書鳴世的意旨。

一輩子隻寫隸書,不僅是醫生還是清代著名的書法家——鄭簠

鄭簠的隸書獲得了其時知名文士的集體追捧, 他們投贈鄭簠的“八分書歌”今天能讀到的還有17首之多。王弘撰推其為“近代第一手”,閻若璩則尊他為書壇“聖人”,與顧炎武、黃宗羲等大儒并而列之。無論是集中歌詠一位書法家的隸書, 還是将一位在世隸書家尊奉為“聖人”, 在書法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現象。

鄭簠對康熙至乾隆朝的隸書家有着不可低估的影響, 通過文獻鈎稽與傳世作品風格比照, 我們發現承襲其面貌的書法家有數十人之多, 這構成了以鄭簠為核心的隸書流派, 而這一流派向為清代書法史研究者所忽視。

鄭簠隸書在清前期影響至大。在當時人的評價中, 無論是北方的郭宗昌、王铎、傅山,還是南方的程邃、顧苓 、陳恭尹,其隸書成就及影響皆不能望其項背。鄭簠的友人主要分布于南京、揚州、徽州、山東、浙江、福建等地, 師法其隸書者也主要集中于這些區域。

一輩子隻寫隸書,不僅是醫生還是清代著名的書法家——鄭簠

他的及門弟子并不多, 文獻所載隻有四位:張在辛 、萬經、吳瞻澳與金磐北。

張在辛字卯君, 一字兔公, 号柏庭, 又号予輿, 山東安丘人。他是篆刻家張貞的長子。周亮工為官山東時與張貞交情甚契, 或許是在周氏的紹介下, 數次南下訪友的張貞在南京與鄭簠相見, 他對鄭氏隸書表現出激賞, 《題周雲龍臨晉唐名人帖》雲:“六書之學, 其不講于天下也久矣。餘遊白下, 見能作古隸者, 惟鄭君谷口, 深得漢人家法。”張在辛幼承家學, 後印章師事周亮工, 書法師事鄭簠。

他拜谒鄭簠時, 鄭已70高齡, 二人應該相處了一段時間, 是以張氏自稱“在門牆日久”在這段時間裡, 他不僅與鄭簠談碑論書, 還觀摩鄭氏寫字, 聽他講授運筆要領及學習書法的經曆, 并在他的指導下執筆作字, 糾謬去失。張氏所著《隸法瑣言》是我們今天了解鄭簠藝術觀點及其風格形成的極為重要的資料。鄭簠的書法後來得以在山東地區産生很大影響, 與張在辛不無關系, 頗傳鄭簠衣缽的高鳳翰、朱文震等人都是張在辛友人。

一輩子隻寫隸書,不僅是醫生還是清代著名的書法家——鄭簠

萬經字授一, 号九沙。浙江鄞縣人。萬斯大之子, 清代著名學者。康熙癸未進士, 曾出督貴州學政。萬經善隸書, 據全祖望《九沙萬公神道碑銘》雲:“公又叩性理之學于應征士嗣寅, 求漢隸原委于鄭君谷口, 參考通鑒地理箋釋于閻徵士百詩, 其博且精也。”由此可知萬經曾從鄭簠學漢隸, 但二人直接交往的資料今日已不可得見。萬經留下大量的對聯、立軸與題畫引首作品, 風格不出鄭簠藩籬。錢林稱萬經隸書“得鄭谷口之妙”,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歙縣吳苑,字楞香, 又字鱗潭, 号北黟山人, 安徽歙縣人。康熙二十年進士, 官至國子監祭酒。他曾經說, 蔡邕以來的兩千年間, 隸書之法失傳, 直到鄭簠出, 始得漢隸真原。吳苑記載鄭簠嗜痂成癖, 曾剔碑嵩華, 窮搜殘碣于岣嵝、峄山之巅。在他的幾案上, 羅列着成百上千的金石拓片, 除此之外, 蜼彜古器、漢代銅玉印也很多, 對于這些金石文字, 鄭簠詳加考訂, 故積學通神, 書能去俗。他希望長子吳瞻澳能忘筆忘手, 以意相師。吳瞻澳在一首和父韻的詩中道:

……子真谷口亦曾到, 粗學隸書心茫然。髯公教我考金石, 入手《孔宙》與《曹全》。潑墨欲顫成屋漏, 俗人戲笑有真傳。……終成唐隸乏古法, 取法乎上得中焉。《桐柏觀記》《劍閣銘》, 既棄不岚抉其源。吾師谷口溯先代, 秦隸真古漢隸圓。策掠啄磔亦人力, 孰謂用筆歸諸天。

一輩子隻寫隸書,不僅是醫生還是清代著名的書法家——鄭簠

可知鄭簠教他寫隸書, 以《孔宙碑》與《曹全碑》為範本, 他因行筆不夠肯定, 而有抖顫之病, 但不懂行的人卻認為他得了“屋漏痕”的真傳。他頗恨自己雖取法漢碑卻隻能寫出唐隸的樣式, 于古法有虧, 是以決心循流探源, 像自己的老師那樣, 達到“秦隸真古漢隸圓”的境界。鄭簠高倡漢法, 從他教授學生的取徑亦可見一斑。

廣東詩人屈大均盛贊鄭氏隸書當時無人可及。在他的詩中, 曾提到一位鄭氏弟子金磐北。金磐北, 蕪湖人, 與鄭簠老友湯燕生比鄰而居。在屈大均眼中, 湯燕生是位高逸之人, 亦是有成就的書家, 所謂“鸠茲稱二篆, 虿尾更三真”。金磐北既與之鄰, 故時常前趨叩教。但他最喜歡的不是湯氏所擅長的篆書, 而是隸書, 是以又私淑鄭簠。他的隸書在當地頗為知名, 求字的人很多。

一輩子隻寫隸書,不僅是醫生還是清代著名的書法家——鄭簠

但他自覺未能精研其奧妙, 或許是在湯燕生的介紹下, 他來到南京向鄭簠請教習隸之法。《贈金磐北》其一雲:“隸書師鄭叟, 驚絕已知名。求寫無缣素, 飛毫憶老成。一生耽墨妙, 三體未研精。谷口能模楷, 從君至舊京。”自注:“鄭叟名簠, 字汝器, 号谷口, 南京處士, 磐北師之。”屈大均在詩中自稱垂老之際雅好臨池, 對于金磐北能得湯、鄭二人口傳手授, 他竟然生出歆羨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