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司馬炎—最讓人失望的開國之君

馬懿73歲死,這在三國是非常非常長壽的了。他用自己的長壽侍奉了曹操,曹操的兒子曹丕,曹丕的兒子曹睿,曹睿的養子曹芳。他幹了很多,很多侍奉主子的事,很多背叛主子的事。他為子孫鋪好了一條康莊大道,但他沒有走最後一步,如他的老上司曹操那般,最後也隻當了“周文王”。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是最後成全的是他的兒子。265年,司馬炎建立西晉。280年滅吳統一全國。

司馬炎—最讓人失望的開國之君

西晉帝國(280年)

開國皇帝中如司馬炎者,未有也;統一分裂結束亂世的開國皇帝中他是最最失敗的,最沒有存在感的!“。“其興也勃也其亡也忽也”,這個描述對司馬炎的的西晉最最合适。但是很少有人這樣提及。也就是說,作為反面教材,西晉都沒有資格!

這個脫胎于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曹操創立的,又經曆司馬懿老謀深算鋪路那麼多年的大一統王朝,被司馬炎混到這個樣子,實在是極度猥瑣。

司馬炎—最讓人失望的開國之君

司馬炎

西晉得國之不正,是出了名的。就連“倚嘯東門”的羯人石勒都看不上欺負孤兒寡母的司馬氏。石勒曾說:“大丈夫行事,當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

司馬氏開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先河。在和平之年,以臣子身份篡位,又對前朝趕盡殺絕的,司馬氏是第一個。這個惡劣的開端非常惡劣,西晉以及司馬氏的種種多被後來人所模仿。

280年前的司馬炎的文治武功是非常好的,畢竟能“打過長江去統一全中國”的人怎麼可能很差呢,基本上也都會有“太祖”的廟号加身。但是滅吳以後的司馬炎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滅吳以後的西晉人們還記得什麼?

司馬炎駕着羊車彷徨于他那萬人規模的後宮;賈南風作妖後宮;石崇和王恺鬥富;綠珠在金谷園的縱身一跳,還有那些不斷傳來的邊關烽火,,,,,,

司馬炎—最讓人失望的開國之君

綠珠

滅吳之時,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可現在西晉帝國的社會風氣完全變了。奢靡、淫亂、壓抑、還有流行與士人之間的“藥和酒”。

對于權力的配置設定,各個王朝總是覺得前朝各種不好。不管是撥亂反正還是矯枉過正,總會折騰出點新的玩意!司馬氏有感于曹氏天下因“刻薄宗室”而滅亡,于是大封諸王。從曆史規律來看,在封建王朝,專制集權是比宗王政治更穩定的權利配置設定方式。“八王之亂”源頭就在這裡。

因為《三國演義》的風行,我們對能結束三個紛争統一中國的西晉有太多的期望,司馬炎的表現也太讓人失望。290年司馬炎死,他留下的帝國外有異族虎視眈眈,内有傻子兒子跋扈兒媳婦珠聯璧合......

280年,東吳末代皇帝孫皓被俘虜到洛陽,晉武帝召見孫皓和原東吳官員,指着朝堂上的一個座位對孫皓說道:“朕設此座以待卿久矣。”孫皓說:“臣子南方,亦設此座以待陛下。”沒想到一語成谶,報應不爽。317年,司馬炎的侄子在東吳的都城建康建立了很沒有尊嚴的王朝—東晉。

明天接着聊西晉滅亡的外因,敬請期待!

“藥和酒”的故事可以看看魯迅先生的《魏晉風度與文章及藥與酒之關系》

(原創不易,感謝大家關注留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