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与茶圣陆羽齐名,写出《七碗茶歌》,这人不简单

作者:昶意的茶

诗坛有“诗仙”“诗圣”,茶界亦有,“茶圣”陆羽应是人尽皆知,但是“茶仙”可能就鲜有人知。他就是本篇的主人公——卢仝。

与茶圣陆羽齐名,写出《七碗茶歌》,这人不简单

卢仝(795年-835年),自号玉川子,唐代中期诗人,范阳(治今河北涿州市)人,为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

苦难诗人

suffering poet

卢仝早年隐居少室山,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其诗风奇诡险怪,在诗坛上自成一体,人称“卢仝体”。现有《玉川子诗集》传世,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

他的很多诗作反映了当时腐败的朝政与民生疾苦,深系黎元。

与茶圣陆羽齐名,写出《七碗茶歌》,这人不简单

卢仝画像

他在品茶之余也不忘苍生辛苦: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节选《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在观赏鱼儿放生时感慨:

刺史官职小,教化未能敷。

第一莫近人,恶人唯口腴。

第一莫出境,四境多网罟。

重伤刺史心,丧尔微贱躯。

(节选《观放鱼歌》)

在送别友人的时候感怀:

伯龄不厌山,山不养伯龄。

松颠有樵堕,石上无禾生。

不忍六尺躯,遂作东南行。

诸侯尽食肉,壮气吞八纮。

(节选《扬州送伯龄过江》)

如此有才的人,他的人生道路却不平坦顺利,同他的诗风一样,他的人生过往也是艰险晦涩,他对民生的感悟其实也是对自身境遇不平的发声。

《悲新年》中写道:

新年何事最堪悲,病客遥听百舌儿。

太岁只游桃李径,春风肯管岁寒枝。

《感古》诗中写道:

人生何所贵,所贵有终始。

昨日盈尺璧,今朝尽瑕弃。

《自咏》诗中写道:

骨肉清成瘦,莴蔓老觉膻。

家书与心事,相伴过流年。

其实,仕途封闭也是他自身的选择,是他性格所使。卢仝不爱仕进,家中贫困,仅靠邻僧送米度日,他也不改往色。问其原因,他的《杂兴》一诗有了很好的回答:

岂期福极翻成祸,祸成身诛家亦破。

昨朝惆怅不如君,今日悲君不如我。

否泰交加无定主,懒学风云戢翎羽。

绿酒清琴好养生,出将入相无心取。

三五图书旧揣摩,五千道德新规矩。

也许有人会觉得是他没有入仕机会才不慕仕途,其实不然。卢仝为人清正耿直,早已名声在外,朝廷曾两度礼遇要起用他为谏议大夫,均不就任。结交好友中多有显贵官员,很多人想引荐他,皆被他拒绝,足见他平生的追求并不在官场仕途。

但是历史好像在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卢仝这个诗杰的谢幕却让人难以接受。他生活在宦官当政的时期,虽无心仕进,也不免在宦官争权中受连累丧了性命,无辜惨死于“甘露之变”。

与茶圣陆羽齐名,写出《七碗茶歌》,这人不简单

当时,卢仝恰好与宰相王涯的几位幕僚在相府的书馆中吃饭,并留宿在此。深夜,吏卒秘密行捕,便把留宿书馆的卢仝当做反对宦官的一类人给抓了,尽管卢仝不断解释,但还是无济于事,最终还是被牵连杀害。

卢仝的一生轨迹就在四十岁这年戛然而止。

执著茶仙

stubborn tea fairy

卢仝在诗人辈出的唐朝稍显得寂寂无名,反而是品茶论茶名声大噪。和陆羽一样,他同样是个执著的茶人,对茶有着很深的研究。

卢仝与陆羽齐名,陆羽著有《茶经》,同样,卢仝也有一部茶学著作——《茶谱》。因此,卢仝也被后世尊称为“茶仙”。

卢仝在茶界的爆红还和他的《七碗茶歌》有关。这首诗其实就是《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的第三部分,因为太出名了,后人才将它单列。通读全诗,卢仝喝茶时的畅快心情仿佛跃然纸上。

与茶圣陆羽齐名,写出《七碗茶歌》,这人不简单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一碗茶,能润喉解渴;二碗茶,能破除孤独烦闷;第三碗便文思如江河之水波涛汹涌而来;到了第四碗微汗渗出,平生艰难、阴晴圆缺等事尽由毛孔散去,身心安宁;再喝下第五碗就有脱胎换骨之轻灵;喝完第六碗已然超凡脱俗,飘飘欲仙;等七碗茶全部喝完,咿呀,两腋清风习习,已羽化登仙也。

这首茶诗不仅在国内广为传颂,甚至在日本也同样出名,并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对卢仝推崇备至,常常将之与“茶圣”陆羽相提并论。

与茶圣陆羽齐名,写出《七碗茶歌》,这人不简单

爱茶,卢仝可是认真的,可谓是爱到骨子了,简直到了“宁可无饭,亦不可无茶”的程度。除了上面提到的《七碗茶歌》,他的生活处处都少不了茶的影子,我们从他的诗中就可以窥见。

在忆友人的时候:

君家山头松树风,适来入我竹林里。

一片新茶破鼻香,请君速来助我喜。

(节选《忆金鹅山沈山人二首其一》)

在写给儿子的诗中,也不忘提及茶:

宿舂连晓不成米,日高始进一碗茶。

气力龙钟头欲白,凭仗添丁莫恼爷。

(节选《示添丁》)

在赠答诗中也写道:

太山道不远,相庇实无力。

君若随我行,必有煎茶厄。

(节选《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谢竹》)

爱茶之人也少不了爱茶趣事,卢仝就有桃花泉水煮茶的故事为世人津津乐道。

与茶圣陆羽齐名,写出《七碗茶歌》,这人不简单

在茶叶品种、口味尚不十分丰富的时代,卢仝能喝到的茶其实很少,况他又不喜欢当地常见的菊花茶和冬凌茶,认为他们缺少清苦之美。无中意之茶相伴,此事也颇让卢仝心烦。

好友韩愈闻之,就带卢仝在竹林里采摘了一些竹叶,建议将其泡茶试饮。结果竹串子未经泡制,泡出的茶又苦又涩。这茶味的苦涩让卢仝相当不满意,过了好久嘴里的苦涩还是没有退尽,便提议出去查看下泉水。韩愈随后,只见卢仝每到一泉,捧水就喝,结果五十五个泉看完,卢仝肚子喝得鼓鼓的,令人哭笑不得。

卢仝完全不理会韩愈的取笑,埋头继续研究泉水,他让人将桃花泉的水舀出一瓢,再次烹煮竹叶茶,让韩愈尝尝看。韩愈尝完以后,大感惊喜,原来这茶经过桃花泉甘甜的泉水煮过后甘苦并济、清雅绵延、别有滋味。

有了这个发现,他们便邀请了其他朋友一起来桃花泉煮茶作赋。

写在最后

write at the end

卢仝既是一个苦难的诗人,也是一位执着的茶人。生活给他不易,社会给他不公,但后世给了他应有的评价。他是伟大的,他的名字注定会大大地写在史册上。

昶逸秉承卢仝等茶界先哲茶学精神,精选好茶,回馈茶友,为茶文化的复兴注入力量。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一起开启爱茶之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