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书 书评‖品味茶香与书香,感受齐物逍遥之境(文/上山石)

出版优秀作品,打造知名作家

祝大家新春快乐,文学路上硕果累累

品味茶香与书香,感受齐物逍遥之境

一缕茶香绵延千年,一部《茶经》流芳百世。

茶,始于神农时代,从古代流传至今已4700多年,差不多与中华文化的历史同步。而在茶的研究者中,陆羽当属佼佼者。他所著的《茶经》可以说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一本关于茶的“百科全书”,其中关于茶叶的生产、采摘、辨别、制作,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论述,无人能出其右。正是因为这本书,多少文人雅士奉此书为圭臬,将其中制茶、辨茶、品茶的流程和方法加以解读,更是给陆羽冠以“茶圣”的美誉。

《茶经源》的作者终南散人,以陆羽的《茶经》为根本,用时十余载,走遍了陆羽曾经到过的洞天福地。并以近乎执着痴迷的态度追溯陆羽的生平,考究其著书的文化和思想底蕴,并通过“齐物之道”的方法来解读《茶经》的内容,真切让人体会到了“格物致知”的力量。书的序中提到:“近道者贵,仿形者愚,茶经溯源,可以近道。”相信作者在“友于古、及四方”的上下求索中,也是一种别样的修行,否则也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翻书不知取经难,往往将经容易看。

积日踏遍古贤路,方知经中真义源。

新书 书评‖品味茶香与书香,感受齐物逍遥之境(文/上山石)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小小的一片茶叶,却包罗万象,它生长于大自然中,蕴含着天地阴阳变化之理,更是拥有自然的力量。陆羽一生嗜茶,以茶入道,终成一代茶圣。其所著的《茶经》本应有三巻,现世仅存其一,要想真正理解这部经典著作,实非易事。现在我们看古人所著的书,有时很难懂,他们会把自己的观点写在书里,但又不全部写完。可能因为当时写书很耗费材料,竹简多了拿起来也很重,意味着写书要尽可能简洁。也可能他们觉得没有必要写那么详细,以为别人也跟他一样有传统文化功底。还有可能当时的人们天天耳濡目染、耳熟能详,就不再写进书里。而如今时过境迁,斯人已去,现在的我们已无缘在当时的人文社会中去熏陶,再去看古人的书,自然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因此很多人对于《茶经》的研究都是浅尝辄止。而作者终南散人凭借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借助易经、八卦、二十四节气和星象等传统理论,深入分析茶的本性,解释《茶经》。这是真正做到了溯本求源,把书中没有写出来的内容呈现出来,让人更加深刻地理解茶文化的真诣。

书中的“齐物之道”和“齐物四境”的内容,向读者展示了古代先贤对一个事物的认知过程和修身养性的方法,从中也可以看出,古人求知的认真程度真的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礼记 大学》中指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我想这里的“格物”与“齐物”应该有异曲同工之妙。陆羽在品茶的时候,应该不仅仅是尝一下茶的味道而已,他在仰观俯察,在思考,在感受,他从茶中来感受自然的力量,即阴与阳的交融过程。而这种精细入微的体察本领,就是陆羽跟随邹夫子学习的“齐物之道”。一切事物的本源都是相同的,可以通过“修身养性,内炼自身;外观万物,阴阳于道”,无论是通过茶、字、书还是其他万事万物,都能“借物修真,证阴阳之理”,直达世界的本质。这也是给当今身处浮躁社会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知识和静心修炼的绝妙方法。

陆羽所著《茶经》中的一句话让很多茶人把茶与德联系起来:“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后世之人看到 “精行俭德之人”,便认为这里提到的是只有品德高尚之人才适合喝茶,并由此兴起了“以茶养德”的风气。而本书的作者则通过断句,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这句话,认为这是陆羽在说制茶人的“德”,这个“德”就是自然规律,即“茶人制茶要符合茶叶自己的天然规律”。这个天然规律就是“不因利为、不违物性、不逆天时”。所以陆羽所说的茶德并不高深,“难就难在要去除功利心”。陆羽专门写了一篇《毁茶论》,里面也指出茶德、茶道必将毁于茶人的功利心和娱乐性。

随着物质条件的发展,在快节奏的生活之中,很多人深陷各种媒体平台碎片化的信息中而不断迷失了自我。而如今的茶,也逐渐发展成陆羽所担心的那样,沾染了浓厚的俗气。很多人追求的是茶的商业价值,以“物以稀为贵”不断囤积名贵稀有的好茶,以期卖出更好的价钱;或者以喝贵茶来彰显自己的名气地位;还有的将泡茶当作表演,过分讲究喝茶的环境、 泡茶的器具、茶人在泡茶过程中的动作、神态等,追求所谓的“艺术美感”。这些虽有各自的特点,但早已和千年之前茶圣所崇尚的“茶德”背道而驰。

制茶、泡茶、喝茶的过程,就是人与自然的交流过程,这就是“道法自然”的真谛。有人说:人的素养,是在生活中一点一点修习而来的,是意识、认知和自省。生活处处可修行,我们不必执着于事物表面的光鲜亮丽,从平凡的生活中感悟、觉察、反思、精进,相信也会让生活如茶一样更加清新、透彻。

书评作者:上山石,80后,二级心理咨询师,曾携笔从戎守卫祖国东南,现在体制内工作,用平实的文字记录生活、记录感悟、记录美好,表达对生命的追求和热爱。

★★★★★往期阅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