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書 書評‖品味茶香與書香,感受齊物逍遙之境(文/上山石)

出版優秀作品,打造知名作家

祝大家新春快樂,文學路上碩果累累

品味茶香與書香,感受齊物逍遙之境

一縷茶香綿延千年,一部《茶經》流芳百世。

茶,始于神農時代,從古代流傳至今已4700多年,差不多與中華文化的曆史同步。而在茶的研究者中,陸羽當屬佼佼者。他所著的《茶經》可以說是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一本關于茶的“百科全書”,其中關于茶葉的生産、采摘、辨識、制作,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論述,無人能出其右。正是因為這本書,多少文人雅士奉此書為圭臬,将其中制茶、辨茶、品茶的流程和方法加以解讀,更是給陸羽冠以“茶聖”的美譽。

《茶經源》的作者終南散人,以陸羽的《茶經》為根本,用時十餘載,走遍了陸羽曾經到過的洞天福地。并以近乎執着癡迷的态度追溯陸羽的生平,考究其著書的文化和思想底蘊,并通過“齊物之道”的方法來解讀《茶經》的内容,真切讓人體會到了“格物緻知”的力量。書的序中提到:“近道者貴,仿形者愚,茶經溯源,可以近道。”相信作者在“友于古、及四方”的上下求索中,也是一種别樣的修行,否則也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翻書不知取經難,往往将經容易看。

積日踏遍古賢路,方知經中真義源。

新書 書評‖品味茶香與書香,感受齊物逍遙之境(文/上山石)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小小的一片茶葉,卻包羅萬象,它生長于大自然中,蘊含着天地陰陽變化之理,更是擁有自然的力量。陸羽一生嗜茶,以茶入道,終成一代茶聖。其所著的《茶經》本應有三巻,現世僅存其一,要想真正了解這部經典著作,實非易事。現在我們看古人所著的書,有時很難懂,他們會把自己的觀點寫在書裡,但又不全部寫完。可能因為當時寫書很耗費材料,竹簡多了拿起來也很重,意味着寫書要盡可能簡潔。也可能他們覺得沒有必要寫那麼詳細,以為别人也跟他一樣有傳統文化功底。還有可能當時的人們天天耳濡目染、耳熟能詳,就不再寫進書裡。而如今時過境遷,斯人已去,現在的我們已無緣在當時的人文社會中去熏陶,再去看古人的書,自然不明白其中的含義。是以很多人對于《茶經》的研究都是淺嘗辄止。而作者終南散人憑借着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底,借助易經、八卦、二十四節氣和星象等傳統理論,深入分析茶的本性,解釋《茶經》。這是真正做到了溯本求源,把書中沒有寫出來的内容呈現出來,讓人更加深刻地了解茶文化的真詣。

書中的“齊物之道”和“齊物四境”的内容,向讀者展示了古代先賢對一個事物的認知過程和修身養性的方法,從中也可以看出,古人求知的認真程度真的超出了我們的想象。《禮記 大學》中指出:“緻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我想這裡的“格物”與“齊物”應該有異曲同工之妙。陸羽在品茶的時候,應該不僅僅是嘗一下茶的味道而已,他在仰觀俯察,在思考,在感受,他從茶中來感受自然的力量,即陰與陽的交融過程。而這種精細入微的體察本領,就是陸羽跟随鄒夫子學習的“齊物之道”。一切事物的本源都是相同的,可以通過“修身養性,内煉自身;外觀萬物,陰陽于道”,無論是通過茶、字、書還是其他萬事萬物,都能“借物修真,證陰陽之理”,直達世界的本質。這也是給當今身處浮躁社會中的人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知識和靜心修煉的絕妙方法。

陸羽所著《茶經》中的一句話讓很多茶人把茶與德聯系起來:“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後世之人看到 “精行儉德之人”,便認為這裡提到的是隻有品德高尚之人才适合喝茶,并由此興起了“以茶養德”的風氣。而本書的作者則通過斷句,從另一個角度來認識這句話,認為這是陸羽在說制茶人的“德”,這個“德”就是自然規律,即“茶人制茶要符合茶葉自己的天然規律”。這個天然規律就是“不因利為、不違物性、不逆天時”。是以陸羽所說的茶德并不高深,“難就難在要去除功利心”。陸羽專門寫了一篇《毀茶論》,裡面也指出茶德、茶道必将毀于茶人的功利心和娛樂性。

随着物質條件的發展,在快節奏的生活之中,很多人深陷各種媒體平台碎片化的資訊中而不斷迷失了自我。而如今的茶,也逐漸發展成陸羽所擔心的那樣,沾染了濃厚的俗氣。很多人追求的是茶的商業價值,以“物以稀為貴”不斷囤積名貴稀有的好茶,以期賣出更好的價錢;或者以喝貴茶來彰顯自己的名氣地位;還有的将泡茶當作表演,過分講究喝茶的環境、 泡茶的器具、茶人在泡茶過程中的動作、神态等,追求所謂的“藝術美感”。這些雖有各自的特點,但早已和千年之前茶聖所崇尚的“茶德”背道而馳。

制茶、泡茶、喝茶的過程,就是人與自然的交流過程,這就是“道法自然”的真谛。有人說:人的素養,是在生活中一點一點修習而來的,是意識、認知和自省。生活處處可修行,我們不必執着于事物表面的光鮮亮麗,從平凡的生活中感悟、覺察、反思、精進,相信也會讓生活如茶一樣更加清新、透徹。

書評作者:上山石,80後,二級心理咨詢師,曾攜筆從戎守衛祖國東南,現在體制内工作,用平實的文字記錄生活、記錄感悟、記錄美好,表達對生命的追求和熱愛。

★★★★★往期閱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