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誉,相貌儒雅俊俏,深受众多美女的喜爱,手无缚鸡之力又偏偏侠骨柔肠,只对王语嫣痴情一片。福大命大的他运气好得令人称羡,他的儒和雅、痴与纯,都给读者和观众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他是金庸长篇巨著《天龙八部》的一个核心人物,大多数人认为,段誉这一人物自然也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事实上,历史上不仅有段誉其人,连其父亲段正淳也有原型。
当时,大理国的创始人是段思平,段思平是白蛮贵族,乃大理前朝义宁国的节度使,段家从南诏国开始就一直是云南豪族。段氏建国百余年间,权臣杨、高两个家族一直在朝廷争权夺势。
在段誉的父亲段正淳即位之前,大理被权臣高升泰篡权,而后迫于压力,把权力还给了段家。
段正淳于北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 年)即位。他在国内“赦差役”,减轻国民负担;外交上,“使高太连入宋,求经书69家,药书62 本”,与周边国家友好相处,“缅人、昆仑、波斯三夷同进白象、香物”。可惜,在这个时候,大理国已经气数将尽(古书上迷信的说法就是“彗星出西”)。段正淳在小说中是个风流王爷,而在历史上,他其实并不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而是实实在在地当了 13 年的大理之主之后禅位为僧,也得善终。
之后,段誉接替父亲为大理国第 16 代国王,他在位长达 39 年,是大理国诸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死后谥号宣仁皇帝。段誉是个有所作为的君主,他明白与宋朝建立友好关系是立国之本。尽管宋月与大理国的关系由于宋太祖的“不暇远略”的方针而有所疏远,然而大理国仍然一直向宋朝称臣。
段誉特别重视加强与宋朝的联系,入贡大理马、麝香、牛黄等土特产,还派幻戏乐人(魔术师)到宋朝表演,深得宋徽宗的礼遇,册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等。这也是大理受宋册封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