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道德评判之外的齐襄公——读《史记.齐太公世家》

作者:东阁读史书

齐襄公,是齐国第十四位国君。在齐襄公之前,齐庄公以及齐僖公时期,齐国国力上升,已经有小霸的说法;在齐襄公之后,是九合诸侯的春秋首位霸主齐桓公。比较之下,齐襄公的形象就有些不堪了,从《史记》上的记载来看,此君好像除了“八年,伐纪,纪迁去其邑。”这件正事外,其他事件都在忙着和自己妹妹的不伦之恋、对付情敌鲁桓公、暗杀年少时争斗的郑国国君、报复有私怨的堂兄弟公孙无知,并且因为最后这件事还被人政变杀死。

道德评判之外的齐襄公——读《史记.齐太公世家》

齐襄公

但齐襄公除了这些荒唐事外,就对齐国的霸业一点贡献都没有吗?根据《左传》等其他史料的记载,显然并非如此,只能说我国有史以来已经习惯于道德评价为先,齐襄公如此德行,恐怕早已在文人心目中打下了昏庸的烙印,一个昏庸的人即便有什么英明之举不免也会被习惯性忽略掉。

其实除了这些事情外,齐襄公还是有一些值得书写的正面事迹的。

首先,是讨伐纪国,为先祖报仇。

在齐襄公之前,齐国历史上已经有过一次混乱的局面,胡公、献公、厉公没有一个善终的,国家几次迁都,公室互相攻伐,直到文公才安定下来。

这次分裂的源头一直可以追述到齐哀公被周天子烹杀,而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是因为纪国君主的诬陷。

道德评判之外的齐襄公——读《史记.齐太公世家》
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

襄公即位时,齐国的实力经过庄公、僖公时的积累,已经有扩张的实力了。齐襄公估计早就有替祖先报仇雪恨的想法,一开始掌握权力,就开始寻找对付纪国的机会。

在齐襄公五年(前693年)时,各项准备工作就绪,齐襄公开始动手,三年后终于灭亡了纪国。

前面《史记》上关于齐襄公唯一记载的正事就是这件事,但没有前言后语,很容易被人忽略。

这件事,在《春秋公羊传》里,作者是给予了正面评价的,汉武帝也认为他报了齐国的“九世之仇。”

另外卫惠公的事也是襄公的功劳之一。

按照史书记载,卫惠公并不是什么好人,得位也不正。齐襄公的另一位妹妹宣姜以卑劣的手段杀害卫国原来的贤明太子,扶持卫惠公当上国君,确实过分,但从襄公的角度来看,作为惠公的舅舅,外甥因卫国内政变流亡,无论出于国家角度、还是私人角度都是应该挺身而出的。

道德评判之外的齐襄公——读《史记.齐太公世家》

五国伐郑

在卫惠公复位后,卫国多次联合其他国家对准霸主郑国发动攻击,严重削弱了郑国的国力,事实上为后来齐桓公的称霸扫清了障碍,至于这一切是否在襄公的谋划之中,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虽然襄公此人毕生视伦理道德于无物,毫无敬畏之心,做事肆意妄为,自私自利,但对于国家的前途,还是有野心的,也在切切实实地为国家前途谋划、努力,只是个人的私德太差,弄的天怒人怨,根本不可能实现心中的宏愿而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