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稚生读书|柏拉图和他的“理想国”

作者:稚爱生活厨

一、柏拉图其人与成书背景

柏拉图,著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之徒,亚里士多德之师,他们三人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如同许多古老的文献一样,柏拉图留下的文集残缺不全、存在许多争议。他记载的苏格拉底对话录成为后人研究他们思想的主要来源,但许多内容记载的是柏拉图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苏格拉底的原意。柏拉图生于一个较为富裕的雅典奴隶主贵族家庭,宣称是古雅典国王的后代。柏拉图起初打算继承家族传统而从政,但后来情况发生变化。在与斯巴达的战争中,雅典民主制失利,随即"三十僭主"上台执政。"三十僭主"转而又被新的代议制政府取代。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等地以寻求知识。纵观其一生,大致可概括为28年成长期--12年游学期--20年讲学期--20年著述期。

谈及《理想国》的成书,绝不可脱离最重要的一个时代背景——柏拉图生于雅典城邦衰落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后,雅典城邦危机四伏。这时,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更加尖锐,而且奴隶主民主派与奴隶主贵族派之间也开始争权夺势。柏拉图坚决反对民主政体,极力主张奴隶主贵族来把持国家政权。柏拉图为了巩固奴隶主贵族派的统治地位,从而设计了理想国。

《理想国》写于柏拉图第二次意大利之行之前,出版时间大约为公元前374年左右,那时正是古希腊的“智术师派”活跃的时期。智术师派哲学质疑荷马和赫西俄德的传统神学,一反前苏格拉底学派对本质的追求,宣扬相对主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塔戈拉语)。人的价值得到了弘扬,人的存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智术师派影响了后来出现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伦理学转向可以说是智术师派以人为中心的哲学理念的一种延续。总之,人的存在成为了古希腊智者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然而苏格拉底并不满意智术师派对于技巧的倚重,相反,认为论证的内容要比形式更重要。在《理想国》中,忒拉绪马霍斯代表了智术师派。在第一章中,柏拉图安排了他与苏格拉底之间关于“正义”话题的论辩,旨在表达以下观点:智术师是哲学家最大的对手,他们运用演说的修辞术感染城民,腐化那些本性优秀的人,使他们堕落。

另外,崇尚“理性”和“科学”的古希腊教育也兴起于这一时代。柏拉图认为,一个理想的城邦必须让人们(妇女也包含其中)从小接受音乐和体育两方面的教育,其中出类拔萃的人还要接受数学、几何、天文、和声、辩证法的学习,城邦的统治者到了晚年更要专心研究哲学。柏拉图认为,思辨的生活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仅探讨完美的城邦的建设方案,更是在追寻着人的存在的本质,即人的灵魂。人的灵魂和城邦具有对应关系,只有在富于正义的城邦中才会诞生富于正义的城民。人的灵魂不朽,因此,生前正义的人死后将获得相应的报酬。

二、《理想国》主要内容与重要思想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以故事为题材,叙述苏格拉底到贝尔斯祷神,归途被派拉麦克邀往家中,宾主滔滔谈论起来。两人的辩论从各个角度暴露奴隶主阶级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艺术思想及教育思想。故事中的苏格拉底是虚拟的、假托的,实际上就是柏拉图的代言人。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和人讨论正义,分析个人正义与城邦正义之间的互通性,系统地阐述了正义的概念。柏拉图设计并展望着心目中理想国度的蓝图,提出在"理想国"中才能真正实现正义,这一蓝图背后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关于人的问题,即人如何生活得更好的问题。

《理想国》共十卷。第一、二卷讨论公道正义问题。在柏拉图的思想中,国家的建立是为求实现公道正义,所以这两章概括了全书的主旨。从第二卷后半到第三卷,讨论卫国者的教育,也是执政者的初级阶段教育。第四卷讨论教育的效能与领导,还谈及节制、勇敢、睿智、正义等的意义。第五卷讨论学前教育和妇女教育。第六卷和第七卷讨论哲学家的培养,也就是执政者的高级阶段教育。第八卷、九卷谈论政体。第十卷谈论艺术。柏拉图在该书中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概念和理论,在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列举的是我在阅读本书后一些印象深刻的重要理念。

(1)正义观念——正义是智慧、勇敢、节制三种美德的统一,同时,也正是由于正义这种美德的存在,国家中才会产生智慧、勇敢、节制这三种德性,并使它们得以在国家中保持。正义是一种美德,也是建立理想国家的总的原则,正义是包括被统治者在内的国家全体公民的利益。柏拉图在《理想国》里以相当大的篇幅试着反对别人提出的正义就是强者利益的观点,他认为正义应该是包括被统治者在内的国家全体公民的利益。

"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柏拉图认为,正义就是只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不兼做他人的事,就是为了维持社会的普遍和谐。 在国家一旦出现人们违反一人一事原则,国家的秩序便被打破。他认为,国家是由具有欲望的体力劳动者,具有意志的护卫者阶级以及拥有理智的统治者阶级所组成的,而这三个等级应该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只有各个等级保持分工合作的状态时社会才能保持普遍的和谐。在柏拉图这里,正义既是和其他美德并列的第四种美德,又是节制、勇敢、智慧的和谐统一

(2)哲学家执政——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也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这种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成熟的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在他的眼里“哲学家”有着特殊的内涵。他认为哲学家是最高尚、最有学识的人,而这种贤人统治下的贤人政体就是最好是政体。所以,只有建立以哲学家为国王的国家才是最理想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存在于天上的模范国家。

在他看来,哲学家的本质是具有知识,具有智慧、正义、善的美德,只有哲学家才能达到对国家最高理念的认识,即对“善”的把握,而其他人也只能把握“意见”而已。治国作为一门知识,也只有哲学家才能掌握它,进而有资格执政,也就是说只有哲学家才能达到对于国家理念的认识,知道“理想国”应该怎样组织、怎样治理。这样,所谓哲学家执政,就被柏拉图理解为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和绝对最高权力的结合。他坚信只有哲学家才可拯救城邦和人民,哲学家是理想国必然的统治者。

(3)洞穴比喻——“在一个深的洞穴中,有一长通道通向外面,有一些微光照进来。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向前看着洞穴后壁。他们只能看见背后火光照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物件的阴影,他们在讲自己所看到的阴影时以为是在讲真物本身。”——这就是柏拉图在书中提出的“洞穴比喻”

这一比喻可以说是《理想国》中的核心比喻,全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在回应着它的隐喻。在《理想国》全书希腊文原本的第一个词是"下降"。也就是说,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在一开始就是下降,从高于此处的"洞穴"之处下降。在苏格拉底的谈话中,构造了城邦的政体,从第一部分摆脱最低处,第二部分则开始上升到最好的政体,第三部分处于最高处,详论最好政体的秘密,第四部分开始下降到最坏的政体乃至下降到地府。在幻里想国期狗"大洞穴"的建构之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洞穴比喻"不是柏拉图一个简单的文学意向,它是以现实世界为明确指归的"隐喻"。"隐喻"是哲学的方法,它的意象的造就、运用可以视为哲学,而隐喻的指归所体现的隐喻的制造者的现实维度,则是现实的生活,可以视为政治。所以,《理想国》的隐喻体现了柏拉图的政治理想。下面就将对洞穴比喻这一重要理论进行深入拓展,便以从更多角度理解柏拉图思想。

三、拓展深入:洞穴理论

千百年来,众多哲学家和柏拉图评注者与解释者对于这个洞穴比喻争论不休,分别从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教育哲学等角度提供了诸多解读方案。其中比较著名和广为接受的解读角度有以下两种:

(1)政治哲学解读。洞穴比喻不是纯粹文字游戏,也不是哲学家的玄思冥想,而是有其特殊社会背景。即它所映射的就是苏格拉底之死以及当时雅典城邦的一般社会情形。这个走出洞穴之后又回到洞穴的人最后被洞穴中的囚徒杀死,则被后世一直认为是柏拉图在隐喻苏格拉底之死。而这个人“和那些始终禁锢在地穴中的人们较量一下‘评价影像’”的过程,则被很多人视为是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为自己的申辩。洞穴比喻以对话形式完成,并且像柏拉图绝大多数对话作品一样,他本人也从未在其中现身,而这种隐身性的对话体裁本身就是哲学家自保性的叙述策略,这说明柏拉图作品的对话背景就具有浓厚的政治意味。

(2)海德格尔形而上学解读。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洞穴比喻所描述的洞中囚徒、洞穴中被解放者、洞穴外被解放者乃是人的三种存在方式或存在阶段。与此相应,存在者显示自身或存在之无蔽状态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洞穴中器物之阴影(最低级无蔽者)、洞穴中器物(比较无蔽者)、洞穴外理型(最无蔽者)。而且,只有进展到洞穴外被解放者,即处于理性之光中的人,人的赋形活动才得以完成。洞穴比喻“所叙述的运动过程乃是从洞穴到日光、再从日光返回洞穴的转渡运动”。洞穴外被解放者返转下降到洞穴内意味着什么?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已经处于最无蔽领域的人回到洞穴,就是要带领依然被束缚者离开所照面的无蔽者,走向最无蔽者。

柏拉图哲学或政治哲学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西方流行这样的一句话,整个西方的哲学家们都是在给柏拉图作注疏。柏拉图以后的哲学家们都从不同程度上受到其思想的影响。而“洞穴比喻”正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它对后来的哲学理论毫无疑问产生了重要影响。

(1)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以实体与理念的关系为例:任何科学都有他作为这门科学的依据,不可能任意就产生一门科学出来,那个依据就是本源,也就是最高的实体。只有把握了这个最高的实体,才能很好的学习每门具体的科学。

(2)对奥古斯丁哲学的影响:奥古斯丁把国家分为上帝之国和地下之国,这一划分与柏拉图通过“洞喻”划分的两个世界是相对应的。

(3)对黑格尔哲学的影响——以“庙里的神”为例:在黑格尔的思想中,洞穴即为庙,哲学则是庙里的神,黑格尔认为只有哲学照进洞穴(庙),它才是真的庙或洞穴。

值得一提的是,“洞穴比喻”对传播学领域研究也产生了影响,以其对李普曼思想的影响为例。李普曼在1922年完成了他的《舆论学》,在该书的扉页上,他特意选载了柏拉图的“洞穴人”寓言:洞穴中的囚犯“只能看到火光射到对面洞壁上显现出来的自己的身影或彼此的身影……除了自己的身影,他们怎么能够看到其他东西呢?” 李普曼将柏拉图的上述思想引伸后认为——“我们就像这些囚犯一样,也只能看见媒介所反映的现实,而这些反映便是构成我们头脑中对现实的图象的基础”,换言之媒介把受众看不到的“背后的东西”投射到洞壁上,形成影像,而受众便借助这些影像去感知实际的存在。这就是传播学中为人所熟知的“拟态环境”理论。

四、评价总结

文德尔班曾经这样写道:“柏拉图理念的起源和发展是在整个欧洲思想史上最困难、最复杂,也是影响最大、成果最丰富的过程之一”《理想国》的内容一方面集中地体现了柏拉图中前期思想的全貌,是柏拉图哲学体系走向成熟之后的第一次全面总结。另一方面表现了这部著作的内涵的不可穷尽性,虽然历经千年,仍然有无数的哲学家、政治家热衷于研究这部著作。柏拉图的《理想国》成书于其中年,影响深远。它集中了作者政治、道德和教育诸方面的观点,表现了一种浪漫的理想主义的色彩,可以说是近代“乌托邦”思想的源头,反映了柏拉图追求完美的一种努力。

柏拉图论述的理想的国家形态成为后世的国家制度、政治统治的模本。该书中描述的许多国家的原则,例如分工合作的原则、国家的目的是追求最高的善的原则,都在后世的国家建设中被重视,并被许多政体所吸收。又比如里面的理念论,直到今日,仍然是哲学中的一大流派;关于辩证法在教育中的作用,直到现在也是命题论证的一种重要方法。

但总的来看,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不可能实现的。里面有很多不现实的主张,比如共产共妻之类的;里面也有很多容易被独裁者利用的东西,比如思想钳制等。故而,在阅读《理想国》和理解其中思想时一定要结合该书的时代背景,以辩证批判的态度看待柏拉图提出的一系列观点理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