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稚生讀書|柏拉圖和他的“理想國”

作者:稚愛生活廚

一、柏拉圖其人與成書背景

柏拉圖,著名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之徒,亞裡士多德之師,他們三人被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如同許多古老的文獻一樣,柏拉圖留下的文集殘缺不全、存在許多争議。他記載的蘇格拉底對話錄成為後人研究他們思想的主要來源,但許多内容記載的是柏拉圖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蘇格拉底的原意。柏拉圖生于一個較為富裕的雅典奴隸主貴族家庭,宣稱是古雅典國王的後代。柏拉圖起初打算繼承家族傳統而從政,但後來情況發生變化。在與斯巴達的戰争中,雅典民主制失利,随即"三十僭主"上台執政。"三十僭主"轉而又被新的代議制政府取代。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受審并被判死刑,柏拉圖對現存的政體完全失望,于是開始遊遍意大利、西西裡島、埃及、昔蘭尼等地以尋求知識。縱觀其一生,大緻可概括為28年成長期--12年遊學期--20年講學期--20年著述期。

談及《理想國》的成書,絕不可脫離最重要的一個時代背景——柏拉圖生于雅典城邦衰落時期。伯羅奔尼撒戰争爆發後,雅典城邦危機四伏。這時,奴隸和奴隸主之間的階級鬥争更加尖銳,而且奴隸主民主派與奴隸主貴族派之間也開始争權奪勢。柏拉圖堅決反對民主政體,極力主張奴隸主貴族來把持國家政權。柏拉圖為了鞏固奴隸主貴族派的統治地位,進而設計了理想國。

《理想國》寫于柏拉圖第二次意大利之行之前,出版時間大約為公元前374年左右,那時正是古希臘的“智術師派”活躍的時期。智術師派哲學質疑荷馬和赫西俄德的傳統神學,一反前蘇格拉底學派對本質的追求,宣揚相對主義,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普羅塔戈拉語)。人的價值得到了弘揚,人的存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智術師派影響了後來出現的蘇格拉底。蘇格拉底的倫理學轉向可以說是智術師派以人為中心的哲學理念的一種延續。總之,人的存在成為了古希臘智者們共同關注的話題。

然而蘇格拉底并不滿意智術師派對于技巧的倚重,相反,認為論證的内容要比形式更重要。在《理想國》中,忒拉緒馬霍斯代表了智術師派。在第一章中,柏拉圖安排了他與蘇格拉底之間關于“正義”話題的論辯,旨在表達以下觀點:智術師是哲學家最大的對手,他們運用演說的修辭術感染城民,腐化那些本性優秀的人,使他們堕落。

另外,崇尚“理性”和“科學”的古希臘教育也興起于這一時代。柏拉圖認為,一個理想的城邦必須讓人們(婦女也包含其中)從小接受音樂和體育兩方面的教育,其中出類拔萃的人還要接受數學、幾何、天文、和聲、辯證法的學習,城邦的統治者到了晚年更要專心研究哲學。柏拉圖認為,思辨的生活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柏拉圖的《理想國》不僅探讨完美的城邦的建設方案,更是在追尋着人的存在的本質,即人的靈魂。人的靈魂和城邦具有對應關系,隻有在富于正義的城邦中才會誕生富于正義的城民。人的靈魂不朽,是以,生前正義的人死後将獲得相應的報酬。

二、《理想國》主要内容與重要思想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以故事為題材,叙述蘇格拉底到貝爾斯禱神,歸途被派拉麥克邀往家中,賓主滔滔談論起來。兩人的辯論從各個角度暴露奴隸主階級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藝術思想及教育思想。故事中的蘇格拉底是虛拟的、假托的,實際上就是柏拉圖的代言人。文中借蘇格拉底之口和人讨論正義,分析個人正義與城邦正義之間的互通性,系統地闡述了正義的概念。柏拉圖設計并展望着心目中理想國度的藍圖,提出在"理想國"中才能真正實作正義,這一藍圖背後的目的是為了探讨關于人的問題,即人如何生活得更好的問題。

《理想國》共十卷。第一、二卷讨論公道正義問題。在柏拉圖的思想中,國家的建立是為求實作公道正義,是以這兩章概括了全書的主旨。從第二卷後半到第三卷,讨論衛國者的教育,也是執政者的初級階段教育。第四卷讨論教育的效能與上司,還談及節制、勇敢、睿智、正義等的意義。第五卷讨論學前教育和婦女教育。第六卷和第七卷讨論哲學家的培養,也就是執政者的進階階段教育。第八卷、九卷談論政體。第十卷談論藝術。柏拉圖在該書中提出了許多著名的概念和理論,在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産生了深遠影響,以下列舉的是我在閱讀本書後一些印象深刻的重要理念。

(1)正義觀念——正義是智慧、勇敢、節制三種美德的統一,同時,也正是由于正義這種美德的存在,國家中才會産生智慧、勇敢、節制這三種德性,并使它們得以在國家中保持。正義是一種美德,也是建立理想國家的總的原則,正義是包括被統治者在内的國家全體公民的利益。柏拉圖在《理想國》裡以相當大的篇幅試着反對别人提出的正義就是強者利益的觀點,他認為正義應該是包括被統治者在内的國家全體公民的利益。

"在任何政府裡,一個統治者,當他是統治者的時候,他不能隻顧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屬下老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為了老百姓的利益。”柏拉圖認為,正義就是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而不兼做他人的事,就是為了維持社會的普遍和諧。 在國家一旦出現人們違反一人一事原則,國家的秩序便被打破。他認為,國家是由具有欲望的體力勞動者,具有意志的護衛者階級以及擁有理智的統治者階級所組成的,而這三個等級應該分工合作,協調一緻,隻有各個等級保持分工合作的狀态時社會才能保持普遍的和諧。在柏拉圖這裡,正義既是和其他美德并列的第四種美德,又是節制、勇敢、智慧的和諧統一

(2)哲學家執政——柏拉圖的理想國是人類曆史上最早的烏托邦。在他的理想國裡統治者必須是哲學家,他認為現存的政治都是壞的,人類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學家掌握政權,也隻有真正的哲學家才能拯救當時城邦所處的危機。這種信念構成了柏拉圖成熟的政治哲學體系的核心。在他的眼裡“哲學家”有着特殊的内涵。他認為哲學家是最高尚、最有學識的人,而這種賢人統治下的賢人政體就是最好是政體。是以,隻有建立以哲學家為國王的國家才是最理想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存在于天上的模範國家。

在他看來,哲學家的本質是具有知識,具有智慧、正義、善的美德,隻有哲學家才能達到對國家最高理念的認識,即對“善”的把握,而其他人也隻能把握“意見”而已。治國作為一門知識,也隻有哲學家才能掌握它,進而有資格執政,也就是說隻有哲學家才能達到對于國家理念的認識,知道“理想國”應該怎樣組織、怎樣治理。這樣,所謂哲學家執政,就被柏拉圖了解為高超的智慧、真實的知識、完美的德行和絕對最高權力的結合。他堅信隻有哲學家才可拯救城邦和人民,哲學家是理想國必然的統治者。

(3)洞穴比喻——“在一個深的洞穴中,有一長通道通向外面,有一些微光照進來。有一些人從小就住在這洞穴裡,頭頸和腿腳都綁着,不能走動也不能轉頭,隻能向前看着洞穴後壁。他們隻能看見背後火光照射到他們對面洞壁上的物件的陰影,他們在講自己所看到的陰影時以為是在講真物本身。”——這就是柏拉圖在書中提出的“洞穴比喻”

這一比喻可以說是《理想國》中的核心比喻,全文的開頭和結尾都在回應着它的隐喻。在《理想國》全書希臘文原本的第一個詞是"下降"。也就是說,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在一開始就是下降,從高于此處的"洞穴"之處下降。在蘇格拉底的談話中,構造了城邦的政體,從第一部分擺脫最低處,第二部分則開始上升到最好的政體,第三部分處于最高處,詳論最好政體的秘密,第四部分開始下降到最壞的政體乃至下降到地府。在幻裡想國期狗"大洞穴"的建構之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洞穴比喻"不是柏拉圖一個簡單的文學意向,它是以現實世界為明确指歸的"隐喻"。"隐喻"是哲學的方法,它的意象的造就、運用可以視為哲學,而隐喻的指歸所展現的隐喻的制造者的現實次元,則是現實的生活,可以視為政治。是以,《理想國》的隐喻展現了柏拉圖的政治理想。下面就将對洞穴比喻這一重要理論進行深入拓展,便以從更多角度了解柏拉圖思想。

三、拓展深入:洞穴理論

千百年來,衆多哲學家和柏拉圖評注者與解釋者對于這個洞穴比喻争論不休,分别從形而上學、知識論、倫理學、政治哲學、教育哲學等角度提供了諸多解讀方案。其中比較著名和廣為接受的解讀角度有以下兩種:

(1)政治哲學解讀。洞穴比喻不是純粹文字遊戲,也不是哲學家的玄思冥想,而是有其特殊社會背景。即它所映射的就是蘇格拉底之死以及當時雅典城邦的一般社會情形。這個走出洞穴之後又回到洞穴的人最後被洞穴中的囚徒殺死,則被後世一直認為是柏拉圖在隐喻蘇格拉底之死。而這個人“和那些始終禁锢在地穴中的人們較量一下‘評價影像’”的過程,則被很多人視為是蘇格拉底在法庭上為自己的申辯。洞穴比喻以對話形式完成,并且像柏拉圖絕大多數對話作品一樣,他本人也從未在其中現身,而這種隐身性的對話體裁本身就是哲學家自保性的叙述政策,這說明柏拉圖作品的對話背景就具有濃厚的政治意味。

(2)海德格爾形而上學解讀。按照海德格爾的說法,洞穴比喻所描述的洞中囚徒、洞穴中被解放者、洞穴外被解放者乃是人的三種存在方式或存在階段。與此相應,存在者顯示自身或存在之無蔽狀态也經曆了三個階段,即洞穴中器物之陰影(最低級無蔽者)、洞穴中器物(比較無蔽者)、洞穴外理型(最無蔽者)。而且,隻有進展到洞穴外被解放者,即處于理性之光中的人,人的賦形活動才得以完成。洞穴比喻“所叙述的運動過程乃是從洞穴到日光、再從日光傳回洞穴的轉渡運動”。洞穴外被解放者返轉下降到洞穴内意味着什麼?按照海德格爾的說法,已經處于最無蔽領域的人回到洞穴,就是要帶領依然被束縛者離開所照面的無蔽者,走向最無蔽者。

柏拉圖哲學或政治哲學對後世的影響非常深遠。西方流行這樣的一句話,整個西方的哲學家們都是在給柏拉圖作注疏。柏拉圖以後的哲學家們都從不同程度上受到其思想的影響。而“洞穴比喻”正是柏拉圖哲學的核心,它對後來的哲學理論毫無疑問産生了重要影響。

(1)對亞裡士多德哲學的影響——以實體與理念的關系為例:任何科學都有他作為這門科學的依據,不可能任意就産生一門科學出來,那個依據就是本源,也就是最高的實體。隻有把握了這個最高的實體,才能很好的學習每門具體的科學。

(2)對奧古斯丁哲學的影響:奧古斯丁把國家分為上帝之國和地下之國,這一劃分與柏拉圖通過“洞喻”劃分的兩個世界是相對應的。

(3)對黑格爾哲學的影響——以“廟裡的神”為例:在黑格爾的思想中,洞穴即為廟,哲學則是廟裡的神,黑格爾認為隻有哲學照進洞穴(廟),它才是真的廟或洞穴。

值得一提的是,“洞穴比喻”對傳播學領域研究也産生了影響,以其對李普曼思想的影響為例。李普曼在1922年完成了他的《輿論學》,在該書的扉頁上,他特意選載了柏拉圖的“洞穴人”寓言:洞穴中的囚犯“隻能看到火光射到對面洞壁上顯現出來的自己的身影或彼此的身影……除了自己的身影,他們怎麼能夠看到其他東西呢?” 李普曼将柏拉圖的上述思想引伸後認為——“我們就像這些囚犯一樣,也隻能看見媒介所反映的現實,而這些反映便是構成我們頭腦中對現實的圖象的基礎”,換言之媒介把閱聽人看不到的“背後的東西”投射到洞壁上,形成影像,而閱聽人便借助這些影像去感覺實際的存在。這就是傳播學中為人所熟知的“拟态環境”理論。

四、評價總結

文德爾班曾經這樣寫道:“柏拉圖理念的起源和發展是在整個歐洲思想史上最困難、最複雜,也是影響最大、成果最豐富的過程之一”《理想國》的内容一方面集中地展現了柏拉圖中前期思想的全貌,是柏拉圖哲學體系走向成熟之後的第一次全面總結。另一方面表現了這部著作的内涵的不可窮盡性,雖然曆經千年,仍然有無數的哲學家、政治家熱衷于研究這部著作。柏拉圖的《理想國》成書于其中年,影響深遠。它集中了作者政治、道德和教育諸方面的觀點,表現了一種浪漫的理想主義的色彩,可以說是近代“烏托邦”思想的源頭,反映了柏拉圖追求完美的一種努力。

柏拉圖論述的理想的國家形态成為後世的國家制度、政治統治的模本。該書中描述的許多國家的原則,例如分工合作的原則、國家的目的是追求最高的善的原則,都在後世的國家建設中被重視,并被許多政體所吸收。又比如裡面的理念論,直到今日,仍然是哲學中的一大流派;關于辯證法在教育中的作用,直到現在也是命題論證的一種重要方法。

但總的來看,柏拉圖的理想國是不可能實作的。裡面有很多不現實的主張,比如共産共妻之類的;裡面也有很多容易被獨裁者利用的東西,比如思想鉗制等。故而,在閱讀《理想國》和了解其中思想時一定要結合該書的時代背景,以辯證批判的态度看待柏拉圖提出的一系列觀點理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