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爱情里最悲惨的事莫过于此

周老师的视频号更新啦

主题:人活着最应该追求的三样东西

欢迎您关注留言哟~

爱情里最悲惨的事莫过于此

我想谈谈爱,因为有认为它们彼此包含的哲学家把爱当作人类的最高价值。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精神合而赋予爱以神秘的意义。对这一字眼的联想也给予其一种比纯粹的善更令人激动的情感。比较起来,善略微有些乏味。

但爱有两层含义,纯粹而简单的爱,也就是性爱:以及爱。我认为即使是柏拉图也没有确切地将二者区分开来。在我看来,他似把伴随性爱而来的狂喜、权力感和増强的活力感归属为另外一种爱,他称之为天堂之爱,而我更喜欢称之为慈爱借此,以世俗之爱无法根除的罪恶感染它。因为爱会消逝。爱会死亡。人生的重大悲剧不在于人会消亡,而在于人不再去爱。

爱情里最悲惨的事莫过于此

生命中并非最小、然而小有帮助的一桩罪恶就是,你爱的人不再爱你。拉罗什福科发现在两个爱人之间,有一个人爱对方,而有一个让自己被对方爱,于是就把这种不一致放入一条箴言中,他认为这样的不一致必定会永远妨碍人们在爱中获得完满的幸福。

尽管很多人憎恶这一事实,尽管他们愤怒地拒绝接受,但爱无疑依靠于性腺的某些分泌物,这是确定的。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性腺并不会持续无限地受同样物体的刺激,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性腺会衰退。

人们在这一事件上非常虚伪,不愿面对事实。他们欺骗自己说,当他们的爱衰减为自己所描述的坚实而持久的感情时,他们会满足地加以接受。就好像感情和爱有什么关系似的!感情是由习惯、利益一致、方便和陪伴的需求创造出来的。它是一种安慰,而不是一种兴奋。

爱情里最悲惨的事莫过于此

我们是变化的生物,变化是我们呼吸的空气,那么我们最强烈的一种本能可能免受法则的规约吗?今年的我们和去年的我们不同,我们爱的那些人也是如此。如果变化着的我们续去爱一个变化了的人,那是愉快的偶然。

多数情况下,我们自己也已经不同,但还是会以不顾一切然而悲惨的努力去在一个不同的人身上爱一个自己曾经爱过的人。只是因为当爱抓住我们的时候,爱的力量似乎如此强大,以至于我们说服自己它会持续到永久。

当爱平息时,我们羞愧,并且因为受到了欺骗,我们为自己的软弱责备自己,然而我们应当接受,心的变化是我们人性的自然结果。人类经验引导他们以混杂的感情去看待爱。他们怀疑它。他们诅咒爱和称赞爱一样频繁。为自由而挣扎的人类灵魂,除了短暂的瞬间以外,把爱所要求的忍让顺从看作恩典的失落。它带来的幸福可能是人能够得到的最大的幸福,但爱极少极少是纯粹的。爱所写下的故事通常都有个悲伤的结局。很多人痛恨它的力量,愤怒地乞求从它的重负中解脱出来。他们拥抱自己的锁链,但因为知道它们是锁链,所以也憎恨它们。

爱情里最悲惨的事莫过于此

爱不总是盲目的,但很少有什么事比全心全意去爱一个自己知道并不值得去爱的人更加悲惨了。但慈爱并没有染上爱那不可救药的缺点一短暂。它并非全无性的因素,这是事实。它就像跳舞,人们是为了韵律动作的愉悦而舞蹈,而不必希望和自己的舞伴上床;但当这么做不会遭人厌恶时,和舞伴上床也算是个不错的活动。在慈爱中,性本能得到了升华,但它也把本身温暖的成分和充满活力的能量赋予了慈爱。

爱是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赋慈悲于善所包含的较严厉的特质,并且使得践行自我控制、自我节制、耐心、纪律和忍耐这些较小的美德稍微不那么困难,这些都是善当中消极且不特别令人兴奋的元素。善似乎是这个表象的世界里,唯一可以宣称其本身就是其目的的价值。美德是它自己的报赏。得出这么普通的一个结论让我羞愧。我本能地追求效果,本该喜欢以某种惊人而矛盾的宣告,或是我的读者会轻笑着认为是特色的玩世不恭,来结東自己的作品。似乎我没有比能在任何习字簿上读到、在任何讲道坛上听到的更多的话要说。我转了一大圏发现所有人早已知道的事情。

爱情里最悲惨的事莫过于此

节选自《让灵魂舒服一点》

品味人生的美丽与哀愁

李晶晶老师作为演员深得国际众多歌剧大师推崇,是一位获得多项国际大奖的著名歌剧艺术家。她看上去就像一位邻家小妹妹一样的乖巧可人,而如此外表下,却又藏着表演艺术家无限的表现力和张力。

为了给大家呈现最完美的听课体验,晶晶老师亲自精心挑选世界最好版本的音乐曲目,穿插于剧情的始终供大家欣赏。她会深度剖析音乐,剧情,人物、时代背景,作曲家的奇闻轶事等等好玩的东东,以一位80后的年轻艺术家和活跃在歌剧舞台上的一线女演员的视角来调侃西方“严肃”的歌剧,怎么会乏味呢?一边聆听优美的咏叹调,一边了解音乐背后的动人故事,你会不会当场爱上歌剧?

今日好书推荐

《艺术启蒙 懂名画的孩子有气质》

看并且惊喜,这就是艺术,一切艺术都存在于感觉和心情的这种直接性之中。

面对艺术作品,外行很容易不自信,谦称自己不懂。毕加索对这样一个谦虚者喊道:“不懂?你是要看懂啊!”

今天推荐的这本书包含53位中外巨匠级艺术大师、218幅世界经典传世名画、18座世界著名博物馆,可以一目了然的看清艺术流派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从书中让孩子感受到绘画的一路成长,满足孩子对艺术的热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