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坎坷艺术家王晓棠:痛失儿子后丈夫又早逝,伤痛伴随了她一生

作者:小象文学说

满怀遗憾的89岁"少将"

89岁的王晓棠,虽然获得了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奖",被世人视为人民艺术家的楷模,但她那双充满岁月痕迹的眼眸中,却难掩遗憾的神情。

坎坷艺术家王晓棠:痛失儿子后丈夫又早逝,伤痛伴随了她一生

晚年的她孑然一身,曾经的爱侣言小朋早已离世,唯一的儿子言群也在年轻气盛时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尽管如此,王晓棠依旧坚韧地活着,在艺术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就连在最困难的时候,她也没有放弃对电影事业的追求和热爱。

正是这份对艺术理想的执着坚持,令她在晚年时重新燃起了生命的火焰。她带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团队,先后拍摄了《大进军》、《大别山》等一系列堪称经典的影片,用沧桑的镜头歌颂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致敬那些为理想而牺牲的先烈。

坎坷艺术家王晓棠:痛失儿子后丈夫又早逝,伤痛伴随了她一生

每当提及这些作品时,王晓棠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总会露出自豪的神色。尽管她也曾在人生的低谷几近放弃,但最终还是凭借顽强的意志重新站了起来,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京剧少女的梦想启航

对于戏剧艺术,王晓棠自幼就怀有一颗痴迷的心。1934年,她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家人大多从事文艺工作。

尽管家境无须操劳,但由于战火纷飞,一家人还是不得不颠沛流离,逃难东躲西藏。

坎坷艺术家王晓棠:痛失儿子后丈夫又早逝,伤痛伴随了她一生

幼小的王晓棠就这样目睹了太多生离死别的惨景,她很早便体会到了生命的无常与珍贵。或许正是这些刻骨铭心的阅历,让她对追求梦想的决心有了更坚定的理解。

虽然父母起初并不太赞同她从艺,但看到孩子对此如此执着,母亲还是给她请了当时最负盛名的京剧老师朗定一。

拜师之后,王晓棠就像一个痴迷的小学徒,日复一日刻苦钻研,汲取精湛的京剧功底。她的勤奋刻苦令师父赞叹不已,并对她寄予厚望。

坎坷艺术家王晓棠:痛失儿子后丈夫又早逝,伤痛伴随了她一生

待到年纪渐长后,王晓棠毅然决然单身来到了上海,希望能在这里深造自己的艺术梦想。

虽然一开始屡次碰壁未能如愿,但她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却从未动摇。她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上海剧专的门口,执拗地等待着一线新的入学机会。

这份对梦想的渴望和坚持,终于引起了当时上海剧专负责人黄宗英的注意。经过一番考评,黄宗英很快就被王晓棠出众的天赋和苗子所折服,并最终破格录取了她,让她有机会加入了声名赫赫的总政京剧团。

坎坷艺术家王晓棠:痛失儿子后丈夫又早逝,伤痛伴随了她一生

就这样,怀抱着对艺术的无限憧憬,18岁的王晓棠正式踏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舞台。在这里,她不仅将会学习更高深的艺术,更将会邂逅改变她一生的伴侣。

"文革"黑暗岁月磨砺意志

就在王晓棠的事业一帆风顺之时,那场横扫知识分子的"文革"运动却横空出世了。仅仅因为家庭出身的原因,王晓棠和丈夫言小朋就遭到了严厉的迫害,被关押进了臭名昭著的"牛棚"。

坎坷艺术家王晓棠:痛失儿子后丈夫又早逝,伤痛伴随了她一生

在那个阴暗潮湿的地牢般的环境里,他们时刻面临着身心上的摧残和侮辱。王晓棠回忆起那段日子,至今依旧神色黯然。

她被强光照射双眼,被粗暴地推搡质问,被要求交代根本不存在的所谓"罪行"。而她当时唯一的愿望,就是能与丈夫平安渡过这场劫难,好好地活下去。

在遭受了种种非人折磨之后,他们一家终于被下放到了偏远的林场劳动改造。在那里,王晓棠和丈夫用自己饱经风霜的双手创造着艰难的生活。

坎坷艺术家王晓棠:痛失儿子后丈夫又早逝,伤痛伴随了她一生

他们曾以为,只要熬过这一段黑暗的日子,就一定能迎来崭新的阳光。

然而命运却再次捉弄了他们——年仅18岁的独子言群在那年染上了一场绝症,由于无钱治疗最终不治离世。这无疑是对王晓棠母亲的心灵最残酷的折磨,让她一度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回想起当年的情景,王晓棠至今还会潸然泪下。唯一的儿子就这样离世,她当时感受到的是无以伦比的痛心和自责。

坎坷艺术家王晓棠:痛失儿子后丈夫又早逝,伤痛伴随了她一生

但正是这一tragically adv。 悲惨地巨大的打击,反而让她的意志变得更加坚定了。她发誓一定要为儿子活下去,一定要用双手创造出不平凡的人生。

坎坷命运无阻艺术追求

1975年,国家终于重新宽恕了王晓棠和丈夫,让他们有机会重新回到八一电影制片厂,继续从事自己热爱的电影事业。

坎坷艺术家王晓棠:痛失儿子后丈夫又早逝,伤痛伴随了她一生

然而在这之前,命运又给了他们一记沉重的打击——曾经的亲人依靠,丈夫言小朋却因身体原因与世长辞了。

突如其来的噩耗无疑让王晓棠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望之中。在最失意、最孤立无助的时候,她的内心仿佛被无边的黑暗完全吞噬。

如果不是还有一线艺术理想的渴望,或许她真的会彻底放弃人生。幸好,当年那个拼尽全力只为追求艺术梦想的自己,仍然在心底燃烧着,没有被磨难彻底扑灭。

坎坷艺术家王晓棠:痛失儿子后丈夫又早逝,伤痛伴随了她一生

而且,那次下放林场的艰苦劳作经历也给了她全新的艺术视角。她终于真切地体会到了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这无疑也让她对于创作更加有了独到的见解。

就这样,带着对艺术的执着热忱,王晓棠一次次拾起自己摔倒的身躯,重新站了起来。重返八一厂后,她将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了编剧、导演的工作上。

她渴望能通过自己独特而富有同理心的视角,创造出更多质朴感人的艺术佳作。

坎坷艺术家王晓棠:痛失儿子后丈夫又早逝,伤痛伴随了她一生

电影《翔》就是她付出全部心血的孩子。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王晓棠的自传体电影,她不仅亲自操刀编剧和导演,还亲自出演了女主角。

从构思到拍摄再到终映,她全程参与其中,用自己独有的艺术语言诉说着一个普通人的不平凡人生历程。

这部电影一经问世就获得了观众的喜爱,更让王晓棠圆了导演梦。从此之后,她就以"拼命三娘"的绰号驰骋于编导一线,执导拍摄了无数叫好叫座的佳作,其中包括歌颂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大进军》、《大别山》等电影。

坎坷艺术家王晓棠:痛失儿子后丈夫又早逝,伤痛伴随了她一生

每当提及这些作品,王晓棠那布满岁月印记的脸上总会露出自豪的神色。尽管她一生经历了无数磨难,几度陷入人生的绝境,但她最终还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重新站了起来,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应有的风骨。

人民艺术家崇高风范

如今回首往事,王晓棠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一个真正的人民艺术家。她出生在那个动荡年代,从小就见识过战火纷飞的惨状,但这并没有消磨她对艺术追求的热忱。

坎坷艺术家王晓棠:痛失儿子后丈夫又早逝,伤痛伴随了她一生

18岁那年,她就孤身一人来到陌生的上海,拼尽全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虽然一开始屡屡碰壁,但她从未放弃过。正是这份对梦想的执着,让她最终有了展现自身才华的机会,被破格录取进入了声名赫赫的总政京剧团。

从那时起,她就全心全意投入到了艺术事业中去。

坎坷艺术家王晓棠:痛失儿子后丈夫又早逝,伤痛伴随了她一生

即便在"文革"的黑暗岁月,王晓棠也从未被磨灭过内心的理想火种。遭受了种种非人迫害后,她和家人被下放到偏远农村劳动改造。

但正是这段经历,让她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为她后来的艺术创作赢得了独到的视角。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她也遭受了生命中最残酷的打击--年仅18岁的独子离世,但她并没有被完全击倒。相反,这个巨大的悲痛让她的意志变得更为坚定,她发誓一定要为儿子活下去,用双手创造出不平凡的人生。

坎坷艺术家王晓棠:痛失儿子后丈夫又早逝,伤痛伴随了她一生

重返电影事业后,她一次次实现了自己的导演梦想,并执导创作出了无数具有永恒艺术价值的经典佳作。《大进军》、《大别山》等影片,用朴实质朴的镜头讲述了革命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见证了那个动荡年代的沧桑巨变。

正是凭借着这份不屈不挠的艺术追求,以及对人民的无私热爱,王晓棠才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人民艺术家",赢得了世人的敬重和肯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