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外专家齐聚第八届脐带血大会,共同评价脐带血应用"新未来"

封面记者周佳怡

11月15日,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主办、脐带血应用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八届脐带血大会暨脐带血应用与质量控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通过网络直播,大会邀请了国内外脐带血移植研究领域的7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脐带血移植、应用和科学研究等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展示了脐带血临床实践和科研的最新成果。

中外专家齐聚第八届脐带血大会,共同评价脐带血应用"新未来"

据悉,会议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脐带血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伟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医院管理人员、临床医生和血液学、产科、儿科、新生儿科、康复科、细胞治疗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在线出席。

脐带血的临床应用应用广泛 应用更多 价值有待挖掘

脐带血是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新生儿血液,因为它富含造血干细胞,可用于血液和免疫系统等80多种主要疾病的治疗,目前全球脐带血的应用有近8万例,我国脐带血应用16000多例。

随着研究的深入,脐带血在再生医学领域的临床研究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将为更多有严重问题的患者打开大门。

中外专家齐聚第八届脐带血大会,共同评价脐带血应用"新未来"

据北京大学血液研究所副所长、脐带血应用委员会主席刘开岩介绍,在儿科、脐带血治疗先天性疾病、代谢性疾病、遗传性免疫缺陷病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关节骨髓或外周血病的治疗方法和机制等方面, 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会长吴德培表示,脐带血可以做很多科学研究,还有很多未知数有待开启,无论是基础还是临床,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对脐带血做更好的研究,从中挖掘出脐带血更大的价值。

70多位专家在线勾勒出脐带血应用的"新方向"

据悉,本次脐带血大会分为"亚洲脐带血联盟简介"、"脐带血移植在儿童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脐带血与脐带血联合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脐带血临床研究"四大主题。

中外专家齐聚第八届脐带血大会,共同评价脐带血应用"新未来"

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的Tokiko Nagamura-Inoue教授介绍了亚洲脐带血联盟的发展,指出由于脐带血含有造血干细胞,免疫调节细胞等,因此具有造血重建,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的潜力。使脐带血成为细胞治疗的重要资源。

中外专家齐聚第八届脐带血大会,共同评价脐带血应用"新未来"

韩国汉阳大学医学中心儿科医生李英浩教授描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的脐带血采集和临床研究。他总结了国际临床病例,以证明来自脐带血和脐带血来源的免疫细胞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其并发症ARDS中的初步作用,其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项临床研究试图使用脐带血源Treg细胞治疗两例由新冠状动脉肺炎引起的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中外专家齐聚第八届脐带血大会,共同评价脐带血应用"新未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的孙子民教授在"非脐带血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疾病"课题中指出,亚洲脐带血移植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日本每年有1380多例, 占非血液移植的50%以上;孙子民教授指出,脐带血移植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对成人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效果好。对于脐带造血干细胞的未来发展,孙子民教授认为,脐带血除了是非常好的优质细胞来源外,在组织修复和器官重建方面也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脐带血不仅可以用于移植,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疾病。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陈佳教授以"单倍体脐带血移植研究进展"为题,介绍了单倍体脐带血移植临床研究的临床成果和中心的经验,指出单倍体脐带血移植结合了单倍体移植和脐带血移植的优点, 既能抑制复发又能抑制感染,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移植方法,未来需要通过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一步确认和研究。

在"脐带血移植在小儿免疫缺陷病中的应用"专题中,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晓文教授指出,先天免疫性疾病患儿种类繁多,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大多年轻轻,适合脐带血移植。脐带血治疗有较好的前途,应继续努力提高脐带血移植的成功率,造福更多的患者和儿童。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陈静教授在"脐带血在先天性代谢性疾病中的应用"专题中指出,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有500多种,其中大部分缺乏治愈手段,其中约20种遗传代谢性疾病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脐带血干细胞在酶活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合适的移植选择,而早期诊断对于提高疗效至关重要,多学科医生需要加强合作。对于粘性多糖的治疗和造影剂酶的替代,建议尽快进行移植治疗。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多学科移植治疗棒状多糖100余例,存活率达95%,现在越来越多地采用脐带血干细胞进行治疗。

中外专家齐聚第八届脐带血大会,共同评价脐带血应用"新未来"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患病率很低,我们发现很多这种疾病必须通过脐带血移植而受益,显示出脐带血的优势突出,"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医学主任、血液学教授孙宇教授在"儿童丙酮激酶缺乏症"课题中说。脐带血的应用对遗传性疾病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对儿童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

北京大学生殖中心重点实验室血液学系朱晓辉教授、杨平教授分享了《胚胎诊断技术结合脐带血移植技术治疗粘膜多糖病例》的报告,目前,我国在进行胚胎HLA分型的同时,在家族谱系中开展单基因致病基因检测, 并选择没有生病并与孩子类型完全融合的胚胎以转移到母亲体内。同时,新生儿脐带造血干细胞也可以通过儿童干细胞移植来治疗。

在基础研究中,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陈伟教授介绍,在缺氧缺血损伤的大鼠模型中,移植脐带血和间质脐带充血干细胞的单个核细胞可以促进大鼠空间记忆的恢复,减少细胞凋亡,减少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因此移植这两个细胞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良好替代疗法, 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b>:"如果你有新闻线索,欢迎你向我们举报,一旦被采用,就会有费用奖励。新闻微信关注:ihxdsb,feedQQ:3386405712</b>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