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光,著名地质学家,原名钟琦。当他填写中学申请者名单时,他在姓名栏中写下了自己的年龄"14岁",结果是名单无效,他无法按规定收到第二份名单。这样,他不得不把榜单上的"十"字改成"李",但"四"改得不好。它叫"李思",并不好。他忧心忡忡,忽然看到大厅中间挂着一个横截面上刻着"光由四表"的几个大字,他灵巧地移动了一下,让"四"字留了下来,然后又加了一个"光"字,就变成了"李四光"——光由四表亮,四亮。

李思光
著名科普作家高士齐,原名高石镇。1930年,他从芝加哥医学院回国,成为国民党南京政府医学院检验部主任。他憎恨国民党的腐败、欺骗性的官僚统治,决定放弃自己的岗位,被《读书生活》半月刊杂志聘用,致力于科普创作,改名高士。他对朋友说:"把人扔掉,不要当官,扔掉金子,不做钱。
高士-何
机械工程的先驱刘显洲原名鹤,1907年改名为"刘振华"(意为"振兴中国")。1924年,他成为中国最早的工程大学之一北洋大学的校长,但当蒋介石的军队到达北方时,有人排挤了老盟友刘振华,他辞去了北洋大学校长的职务,没有与国民党合作。可惜的是,因为当时国民党军界也有一个姓"刘振华"的万象,为了避免"振华"和"振华"被误认为一个人,刘振华改名为"刘显洲","仙洲"就是他的话"仙洲"的谐音。从此,刘显舟以新的名字出现在我国的科学舞台上。
刘显洲
著名植物病毒学家彭家木,原名"家庭和谐"。它的意思是"家庭和谐"。1956年,为了发展新疆,建设祖国边疆,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主动到新疆工作。在写给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领导的决心信中,他正式改名为"彭家木",他解释说:加木,一起就是"框架"字,我想在上海和边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想跳出小家庭到新疆, 为边境添加草和木头。
彭加姆
《科技日报》张福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