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竹林七贤之向秀:为何如此内秀?

作者:煤山后那棵松

说到向秀,大家一定不陌生,他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他的生平事迹。

大家认识向秀,多半缘于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年轻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它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

竹林七贤之向秀:为何如此内秀?

向秀,字子期,今河南人,竹林七贤之一,擅长打铁。向秀年少的时候,文章就写得非常漂亮,远近闻名,后来研读《庄子》,造诣很高,在山中讲学的时候被山涛知道了。

山涛来了兴趣,很想认识向秀,在听了他的一次课程后,有如醍醐灌顶般恍然大悟,认为他讲的高妙玄远,见解超凡,于是就认识了他,两人成为了忘年交。

在结识山涛之后,向秀又认识了阮籍和嵇康。向秀平时喜欢读书,与嵇康和吕安等人经常一起玩,但他不擅长喝酒,阮籍却很喜欢喝酒,因此他俩虽然在这方面不太一样,但并不妨碍他们成为至交。

竹林七贤之向秀:为何如此内秀?

向秀助嵇康打铁时,亲眼见证了钟会被嵇康奚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对答:嵇康问:"何所闻而来,何所闻而去?"钟会答:"闻所闻而来,闻所闻而去。"这件事情遂成了嵇康被杀的源头。向秀目睹了后来一切,也影响了他以后的人生道路。

那时洛阳城里有好多槐树。槐树叶子小,秋风一起就落了,灰灰黄黄地落了一地。街道两侧全是灰色的房子,穿着灰色衣服的老百姓,在街头慢慢走着,使整座城市显得了无生气。

所以,向秀的心情是不可能愉快的。他很少说话,就是写起来文章来,也是吞吞吐吐的。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说:"年轻时读《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

竹林七贤之向秀:为何如此内秀?

鲁迅怪罪的这个"他",就是向秀。这篇《思旧赋》,是向秀在嵇康被杀后写的纪念性文章。在那种"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黑暗中,向秀写文章刚开头就结尾,闪烁其词,是可以理解的。

向秀名列"竹林七贤",其逍遥新义及《庄子注》里所阐述的儒道精神兼容的观点,虽历千年却依然散发独特光彩。从这个意义上说,向秀必将随着《庄子》、《庄子注》的广泛流播而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