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秦始皇焚书坑儒,两位老人藏书山洞,如今只剩下两千年前藏书洞

当我们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时,通常会想到“学富五车”这个词,殊不知这个词还有下一句:“书通二酉”,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学识。“学富五车”的典故比较简单平淡,可能都有所耳闻;但是,“书通二酉”十分感人,因为这是两千多年前,两位老人为躲避秦始皇焚书坑儒藏书深山的故事。

秦始皇焚书坑儒,两位老人藏书山洞,如今只剩下两千年前藏书洞

焚书

故事发生在沅水支流酉江南岸二酉山的一个山洞中。山洞四周群山矗立,巍峨秀丽,树木葱茏,十分隐蔽。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焚书坑儒,京都咸阳儒生惨遭坑杀,上万册书简被烧毁!有一个秦朝博士官叫伏胜,世称伏生。此人学识渊博,嗜书如命,家中有藏书达四千多卷。虽然他自己没有像其他儒生一样惨遭屠戮,但是看到成千上万册书籍付之一炬,他仿佛丢了命一般。

为了使自己所藏的经书古籍免遭焚毁,他先是把书籍都砌在墙里,然后又偷偷从咸阳经河南,几经辗转,日夜南奔,然后经洞庭湖再换乘小船,沿着沅水转酉水逆江而上,把这几千卷竹简书籍藏在这“鸟飞不渡,兽不敢临”的二酉山古洞里。《太平舆览·四九荆州记》记载:小酉山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所藏”。

秦始皇焚书坑儒,两位老人藏书山洞,如今只剩下两千年前藏书洞

藏书洞内部

这二位老人为了保住藏书,从不随便出山洞,除了在洞中下棋以外,还经常炼丹修仙。二人即使要下山,也会留下一人死守经书。两位老人的努力没有白费,到了汉代,竹简木牍、经典书籍很快受到重视。二位老人把竹简书籍带去京城求见,一时满朝文武,无不感动!于是藏书得到了保护,书中的内容也传承了下来。

秦始皇焚书坑儒,两位老人藏书山洞,如今只剩下两千年前藏书洞

伏胜

从此以后,历朝历代,官府都把“二酉藏书洞”列为“黔中”一大圣洁之地。历代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都专程到二酉山访古朝圣。明朝理学家王阳明到江西庐陵县上任的路上经过沅陵,特地到二酉洞顶礼膜拜,缅怀两位老人。清朝光绪年间,湖南督学使张亨嘉,奉朝廷圣旨,到二酉藏书洞树碑立传,并亲笔书写 “古藏书处”4个楷书大字,镌刻在立于二酉藏书洞前的巨碑上。

秦始皇焚书坑儒,两位老人藏书山洞,如今只剩下两千年前藏书洞

“古藏书处”碑

从此,每年到二酉山访古朝圣的书生、秀才和游人络绎不绝。他们挥诗题词,咏歌作赋,感激二位老人,歌颂“二酉藏书,功德无量”。二酉藏书,对于继承、延续、发展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史和文明史,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