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产20吨,每吨批发价1.1万元!宁夏同心窖坑子村2000亩芦笋变“金秆秆”

作者:宁夏新闻网

  “零农残、品质好,卖得特别火。”山东客商马勇在同心县下马关镇窖坑子村蹲守一个多月,才收来8车芦笋,转手出口日本、美国。今年,窖坑子村芦笋“身价”猛增,目前批发价已达每吨1.1万元,且供不应求。

  窖坑子村距同心县城约80公里,曾是镇里最穷的村子。2017年,镇村干部引进宁夏驰马聚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栽种山东芦笋2000亩。“沙壤土种庄稼不行,却成了多年生芦笋的‘福地’,一年种下,能连着15年受益。”6月14日,窖坑子村党支部书记吴文平说,今年芦笋进入盛产期,加上价格走俏,亩产值可突破万元。

  “生吃、凉拌、炒食,还能做罐头。”马勇说,得益于温差大、光照足等资源禀赋,窖坑子村芦笋口感好、营养高,深受消费者欢迎,加之种植基地附近没有工业企业,施的是有机肥,产品绿色无污染。

  今年3月起,窖坑子村芦笋每天“疯长”十几厘米,工人每天“割韭菜”般收割,日产20吨。在加工车间,工人们分拣、斩根、打捆、装筐,“快手”每天能挣120元至150元。宁夏驰马聚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钱志明说,芦笋收获期日用工500人左右,年用工高峰期3个多月,支付工人工资200万元至300万元。窖坑子村57岁的村民拓小兰,不但协助企业组织劳力,还带头下地割笋,月收入4500元。

  去年,窖坑子村人均收入11800元,超过全县农村平均水平。“实现乡村振兴,要继续做好‘笋文章’。”吴文平说,窖坑子村正谋划芦笋深加工项目,将来要生产芦笋罐头、芦笋蛋糕、芦笋茶等精深加工产品,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宁夏日报记者 杜晓星 白茹)

日产20吨,每吨批发价1.1万元!宁夏同心窖坑子村2000亩芦笋变“金秆秆”

  高空俯瞰窖坑子村芦笋种植基地。 记者 杜晓星 实习生 彭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