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10日,凌晨。此时的豫西灵宝毕家砦之上,中日两军官兵正在反复地激烈厮杀。为了夺取该处阵地,日寇不断地发射炮弹轰击中国守军的阵地。频频升起的照明弹,把黑夜照成了白昼。炮击过后,日军步兵猫着腰,跟在自家的坦克后,向着中国守军发起新一轮的攻势。
面对日寇如此犀利的攻势,驻守该地的第106师317团2营独木难支,无力支撑。防线很快便被日寇撕开了一道缺口。就在整条防线即将分崩离析之际,一声声呐喊突然从后方传来。原来是援兵!只见一位少将军官带头冲在最前,挥舞着手枪高呼:“大丈夫舍生取义、杀敌报国的时刻,就在此时!”在他的鼓舞下,这群衣着破烂、疲惫不堪的战士,再一次爆发出骇人的勇气。对坦克,他们用燃烧瓶;对步兵,他们用刺刀,甚至用拳头与来犯之敌拼死搏杀。

一时之间,气势汹汹的日寇,被这群“不要命的疯子”打的措手不及。刚刚占下没多久的阵地,也被中国守军又一次夺了回来。不死心的日寇在炮火支援下又接连发起数次攻势,却是轮番败下阵来,原本岌岌可危的防线,在这位军官的指挥下又一次固若金汤!
官兵们还没来得及庆祝胜利,数发炮弹便命中了前沿阵地。军官的左肩负了伤,但他断然回绝了卫生员的请求,誓不下火线。日寇的攻势越加疯狂、猛烈,增援还不断地赶来。而守卫这里的中国将士倒的倒,伤的伤。在混乱的战况下,军官的右肩又被一发枪弹所贯穿。但他仍强忍伤痛,仅仅是包扎了几下便继续指挥。为彻底消灭那个“穿着破旧大衣的军官”,日寇调来了狙击手。两枪过后,这位名叫王剑岳的中国将领倒下了。
王剑岳,本名王师。生于1906年湖南澧县。原本只是一心想在家乡当一名教书先生。但19岁那年,面对列强横行、军阀当道的乱世,他毅然选择投笔从戎,辗转多次后来到广州,后入学黄埔军校第5期。学习期间,他攻理论、学兵法,成绩乃佼佼者之列。1927年毕业离校时,这位青年军官对自己的同学说:“革命之洗礼、主义之熏陶,校长之训诲,谨记于吾心。倘若不达报国夙愿,吾辈誓死不归!”
从黄埔军校毕业后,王剑岳先后担任过连长、营长。在中原大战中身负重伤。但伤愈后便选择归队继续服役。淞沪会战爆发后,他率领陆军第1师2旅4团3营,在杨行一带阻击日寇。9月11日,日寇以30多架飞机为支援,伴随军舰,以2000多人的兵力,配以装甲车,同时实施海陆空并进,对杨行发起全线进攻。在中国军队的节节抗击之下,日寇最终被逐退。次日,不死心的日寇以200余门火炮展开炮击。随后配以装甲车,夺取了第4团在东王宅的阵地。见此情形,第4团随即连夜召开作战会议,要求组建“敢死队”,重夺失地。身为营长的王剑岳果断报名参与。截止17日,杨行一带的阵地四失四得,我军官兵伤亡高达80%。而主攻的第4团中,李友梅团长壮烈殉国,王剑岳也身负重伤。《上海时报》甚至称“杨行血战,全镇焦土。”
再次负伤的王剑岳,在养伤时曾归家探亲。同时,他还在澧县宣扬抗战精神,动员当地青年参军报国。1938年秋,他被晋升至团长。随后,又先后出任过42军191师补充1团团长、42军48团团长、中央陆军学校第7分校17期总队边区大队长等要职。
1941年5月,王剑岳转调至第28师82团。一上任,师长王应尊便告诉他:这个团内部严重不团结。希望你上任后,能镇得住这帮“歪风邪气”!”而王剑岳一上任后,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师长没看错人:他亲下基层,一个连一个连的探访,与连长、排长亲自谈话,了解官兵状况;同时,还撤销了多个不务正业的军官。短短2个月的时间,曾经吊儿郎当的“问题团”,在王剑岳的管理下,竟成了第28师里军容、纪律、思想最好的部队!
1944年5月,王剑岳晋升第57军8师少将副师长、代理师长职务。此时,日寇正筹备发起打通大陆陆上交通线的“一号作战”(即豫湘桂会战)。得知此后的王剑岳随即率部自陕西出发,驻防豫西灵宝一带。在他的指挥下,8师成功地挫败了日寇多次攻势。
进入6月,王剑岳得令进攻陕州。6月2日,他利用敌军两支防御部队换防漏洞,冒雨向日寇发起突袭。溃不成军的日寇退至五原村,随后,王将军亲自领着第24团向五原村发起进攻。不料,日寇的援兵迅速抵达。眼看着进攻部队就要被日寇反吃掉,王剑岳不惧生死,亲自掩护部下后撤,最终安全脱身。次日,在炮兵的支援下,第8师再一次展开攻势,不惧日寇援兵,在五原村与日寇反复冲杀,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宁死不退。此战后,第8师官兵原有的9700人,打得只剩1200人。一个师的兵力,愣是打的就剩半个团!
6月5日5时,日军第7师团再次配以坦克向第8师阵地发起攻势。在一番苦战后,第8师官兵第23团以5个连的战士全部阵亡代价,将日寇拖至6日凌晨,才得到了友军第106师换防。
而开篇的那一幕,则正是发生于此地。106师接防不久,阵地就被日军突破,王剑岳见状,遂亲率麾下100余人返身再战,不幸牺牲,时年38岁。如果要以什么来为这名抗日志士作纪念的话,这首词应当再好不过:“投笔从戎屡洗礼,抗日沙场献忠魂。不达报国之夙愿,誓死杀敌永不归。
本文作者:劳伦斯,“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任何媒体、自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读者欢迎转发。友情提示:本号已加入版权保护,任何敢于抄袭洗稿者,都将受到“视觉中国”式维权打击,代价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谓言之不预也。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