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白酒江湖,茅台是如何打败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五粮液登顶的

作者:广东的小伙
中国白酒江湖,茅台是如何打败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五粮液登顶的

如果问谁是中国第一白酒,那肯定是指茅台,看看股票市场就知道了。

但在茅台之前,曾经有过三位大哥。他们分别是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五粮液。

今天我们一起聊聊茅台是如何打败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五粮液登顶的?

中国白酒江湖,茅台是如何打败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五粮液登顶的

中国第一代白酒大哥是四川的泸州老窖。他的统治时代大概是从60年前开始。

1958年,中国食品工业部制作了第一本关于白酒工艺的书籍,而他的样本就是泸州老窖。

有了国家权威部门的认可,泸州老窖的销售在市场上仿佛开了挂一样。许多国家部门纷纷前来泸州老窖工厂学习观摩。

为此泸州老窖也迎来了一个响亮的口号,中国白酒的黄埔军校。

到了1978年,泸州老窖的年产量超过了1.5万吨。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的产量加起来乘以10都不够它多。

所以中国白酒第一代王者非泸州老窖莫属。

到了80年代,也就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白酒不再是一种奢侈品,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纷纷将白酒搬上餐桌。

所以谁能降低价格去迎合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成为了酒市场竞争的一个关键。

而这个时代,山西汾酒横空出世,并迅速占领中低端市场。

中国白酒江湖,茅台是如何打败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五粮液登顶的

山西汾酒的生产不同于泸州老窖的繁琐,他对生产场所的要求很低,而且成本低,周期短。

于是在80年代末,当泸州老窖还沉浸在自己的白酒黄埔军校梦里的时候,山西汾酒就已经成功夺权,成为了白酒业的一哥。

从1988年起,山西汾酒的销售额连续六年霸占白酒市场的第一名。

不过到了97年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工人纷纷降薪,或下岗。白酒市场迎来一片萧条。而主打中低端市场的山西汾酒损失最为惨重。

还有在1998年的山西假酒案爆发,工业酒精勾兑白酒的事情曝光,让人对山西品牌,尤其是山西汾酒的信任大打折扣。

山西汾酒逐步没落,而另外一个品牌却悄然开始接棒,它就是五粮液。

中国白酒江湖,茅台是如何打败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五粮液登顶的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环境里面,五粮液不但不像其他白酒品牌一样通过降价来维持销量。而是逆势涨价,主打健康,安全,高端品牌。

所以当时的消费者就认为,东西差才降价,涨价的一定是有质量保证的。

1998年,五粮液开始慢慢进入国宴名单,并抢到“国酒”商标,还在新闻联播打起来了广告。

如果稍微年长点的朋友都应该对这个广告词有印象。每天晚上7点钟,央视新闻,五粮液,滴滴滴为你报时。

到2000年,五粮液的销量额稳居白酒市场第一名,正式成为白酒行业一哥。

后来随着五粮液的贪心,不断地扩张。既想占领高端品牌,也不断推出低端品牌酒类。

慢慢地因为低端酒类的口碑恶化,五粮液的品牌开始走下坡路。

而在这个时候,茅台另辟蹊径崛起。

中国白酒江湖,茅台是如何打败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五粮液登顶的

茅台的营销之路,跟之前的大哥们不是 很相同。茅台开始在市场里讲故事。

比如说红军长征到了茅台镇,某位领导一口气喝了几十倍茅台。这样的文化内容在互联网上比比皆是。茅台主打的形象是官酒。

我们在茅台的专卖店里面,可以清晰地看到,上面写着国酒茅台。

随着中国的国力日益增强,民族自豪感越来越浓,喝上一口官酒就成为了一个时尚,或者说爱国者应该要做的事情。

茅台也吸取了五粮液的教训,不太贪心,没想着高端也想要,低端也不放过。而是专心搞高端领域。

到了2005年的时候,茅台的净利润就完全超过了五粮液,成为中国新一代白酒的领头羊。

据我根据一些资料的研究,一瓶1200多块钱的茅台,他的成本只有21元。

所以那么高的利润,他何必去搞低端市场,完全没必要。

你们怎么看待中国这个白酒江湖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