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工业人才与未来工厂"为工业互联网带来更多想象

"工业人才与未来工厂"为工业互联网带来更多想象

中国经济网乌镇9月28日电(记者杨秀峰)"产业大脑正在支撑,未来工厂正在引领,这可以推动制造模式的转型,打造优质、高效、低成本、绿色的中国制造新生态。9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琴在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工业互联网创新突破论坛上表示。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工业头脑和未来工厂"建设对制造业的发展有何深远影响?

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朱永涛认为,围绕"工业大脑和未来工厂"有三个新工厂:新方向、新模式、新动能,未来工厂必须围绕降低质量效率,围绕绿色、低碳创造引领实践的新方向。未来机器更换、黑灯工厂、无人工厂变更、过去高风险劳动场景,进入低风险、更好的工作环境。

事实上,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孪生、5G、人工智能等在线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加速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同时,技术也在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根据国家网络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工业数字化进程加速升级,关键制造领域关键工艺的数控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渗透率从2016年的45.7%和61.8%上升到2020年的52.1%和73%, 分别。

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工程师何文忠看来,推进以"工业头脑和未来工厂"为核心结构的数字经济体系建设规划符合数字时代的发展需求,体现了数字技术推动制造强国发展的趋势, 也预示着工业互联网将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何文忠以电气科14为例说明,我院率先建设了电子产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具有生产全数字化、信息化全联接、管理全智能三大特点,实现了原材料投入、成品出厂的智能化生产效果, 实现复杂电子产品生产的智能控制。装备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推动了制造模式从传统制造向基于数字孪生的柔性智能制造的转变,产能增长4倍,成本下降50%以上,合格率超过97%,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随着全球新技术革命、产业链重组和双碳计划的实施,未来工厂的行业特征、组织模式和技术要素正在不断被探索和发展。林忠勤指出,未来工厂要实现全数字化,实现高度智能化,实现全网络化,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于晓轩表示,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工业互联网已经生根发芽,从技术层面,如5G、人工智能的组合已经做了很多,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工业互联网和各个行业都在做非常深入的实践, 已经深入到全国重要的工业产业和品类,很多企业都有很多成功经验。

与会者表示,数字化变革不仅是为了现在,也是为了未来。进入"十四五"规划,工业互联网的创新与突破带来了一系列重要的机遇和挑战。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机遇,将继续探索和完善"工业大脑与未来工厂"建设,不断提高行业的数字化制造水平,引领行业变革和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