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儿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起了郑武公。

烽火戏诸侯
当初周幽王宠信褒姒,废了太子宜臼,将申后打入冷宫。申后之父申侯听说此事非常生气,就联合缯国、犬戎攻打幽王。犬戎兵强马壮,很快就攻陷了镐京,杀了幽王,掳走褒姒,整个镐京闹得鸡犬不宁。请神容易送神难,申侯见状自觉有愧,就密约晋侯姬仇,卫侯姬和和秦君嬴开一起驱逐犬戎,迎立平王宜臼。
听说郑伯友为保幽王力战而死,为国捐躯,郑世子掘突得知此事,悲痛不已,便亲率战车前来助战,为父报仇。在这场战役中,世子掘突高大魁梧,相貌堂堂,身穿银盔银甲,手持长矛,大战戎人,展现了惊人的武艺。
卫武公耄耋之年也披甲上阵,威风凛凛,杀得戎人胆战心惊,这一少一老在战场上可谓露足了脸,这一战也让二人在诸侯中扬名。一番厮杀过后犬戎被赶出镐京,世子掘突也因护驾有功,就袭爵为伯,继任郑国国君,也就是,同时平王让郑武公掘突为卿士,留朝辅政。
文姜双目炯炯有神,叹道:“壮哉武公,一代英杰,真英雄也!”
诸儿叹道:“妹妹也别高兴太早了,论起文治武功,武公确实了得,只是这人颇有野心,甚至为达目的,还有些不择手段呢!”
“哦?这是怎么回事?哥哥你快点说给我听。”
郑武公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先后吞并了一些小的诸侯国。
胡国国君眼见着和他毗邻的诸侯国先后被武公所灭,也担心自己被灭,就积极做好备战准备。可是让胡国国君没想到的是武公不但没有对胡国用兵,还积极和胡国建立友好关系,甚至还把自己女儿嫁给了胡君。胡君一时也摸不清武公是什么想法,就询问郑女,郑女则笑道:“父亲这样做自然是想和胡国结永世之好,两国好互相扶持。”
胡君听罢,将信将疑,就派细作去郑国探听虚实,结果探知:一次郑国朝堂上,大夫关其思建议武公讨伐胡国,好继续扩大郑国的疆域,郑武公一听,拍案而起,勃然大怒,斥道:“胡国,是我们的盟国,胡君是我的女婿,你竟然让孤去讨伐它,岂不是陷孤于不仁不义之中?”说完,就命人杀了大夫关其思。
细作回来报知胡君,胡君抚掌大笑,道:“武公真君子也,是真想和我们交好,倒是孤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同时心中暗自高兴,有郑国做靠山,胡国可高枕无忧了。想到自己的多疑,还有些许愧疚,于是更加宠信郑女,同时也放松了军事戒备。只是胡君做梦都没想到的是,郑武公竟然趁他放松戒备时偷袭胡国并灭了胡国,胡君也成了阶下囚,真是一觉醒来人间已变了天,想必此时胡君肠子都悔青了吧。
文姜听到这里,秀眉紧蹙,粉面微怒,冷笑道:“还以为武公是什么英雄人物呢?分明就是一个小人。”
诸儿笑道:“妹妹这样说就妇人之仁了,为了自己国家利益,哪有那么多的仁义道德可讲?别说是郑武公,就是那个被卫国百姓歌颂传唱的谦谦君子——卫武公,也不像卫国百姓传唱的那样宽容和忠厚。
关于卫武公,文姜还是知道一些的,因为姐姐宣姜嫁到卫国,所以卫国发生的事情她会格外上心一些。卫国百姓赞美卫武公的这首诗歌她是耳熟能详的: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诗经·淇奥》
她想象不出如此谦谦君子的卫武公会做出什么令人不齿的事情?
诸儿见文姜半信半疑,继续讲道:“卫武公姬和是卫釐侯的次子,卫共伯姬馀的弟弟。釐侯薨,太子共伯继位为君。听说共伯为人谦恭厚道,对他这个弟弟非常好,经常赏赐给他东西。只是他做梦都没想到的是,他这个外表看起来彬彬有礼的弟弟,却暗地里拿他哥哥赏赐的东西阴养死士,趁着共伯祭悼釐侯时,在墓道中杀死了他哥哥,否则焉有他的国君之位?”
文姜一听,惊讶不已,道:“哥哥这是听谁说的?世间传言共伯去祭悼其父,因伤心过度,自觉有愧,就在墓道中自杀了。后来,被卫武公发现了,就把他葬在釐侯旁,以全其一片孝心。”
诸儿闻听此言,哈哈大笑:“妹妹太单纯善良了。卫武公那么说无非是为了掩人耳目罢了,这些都是骗人的鬼话。妹妹试想,共伯如果想自杀,在釐侯刚刚过世时就会自杀,何必等到半年之后呢?这份孝心是不是来得太晚了?”
文姜想了想,觉得诸儿说得有道理,不禁感叹道:“想不到被人誉为谦谦君子的卫武公竟然是弑兄篡位之人。”
诸儿道:“这件事卫武公做得确实不光彩不地道,不过,除此之外,他还是很有作为的,执政期间也深得民心。”
文姜冷笑道:“即使他无愧于天下人,难道也不愧对其兄吗?午夜梦回,他的良心就不受谴责吗?”
诸儿笑道:“妹妹快消消气,替这些已经作古的人生气,气出病来可不值得。我们还是说说活着的人吧。”于是诸儿继续讲道:“卫武公本来和郑武公同时得平王器重,等到卫武公薨,郑武公更是独揽大权。等到郑武公薨,他的儿子庄公继位。说到这个庄公,就更加有趣了。”
文姜一听,兴致更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