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何面对死亡?

作者:外向春风QC

今天去了一趟医院,看到了很多人,想到了很多事。

最近去医院去的挺多,隔三差五要去,因为是周末,门诊的有一些科室没上班,我又去了一趟住院部,在那里我看到了很多新的面孔,也还有以前认识的病友。

有的新确诊的,家属在门口抽愁眉苦脸,有得疑似病例还在门口神情若然,对自己的病情很坚定的笃定,自己绝不可能得这些病。有些病人因为知道自己的病情,所以总是把帽檐拉的很低,不想过多的与人交流,因为觉得自己得病很有羞耻感。我看到的绝大多数病友躺在床上,都是精神欠佳,目光空洞,面色苍白,各种难受的面容和姿式。我想到了这里的人,大家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思考死亡。病情轻一点的,可能就会面色轻松一些,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就算面色再轻松,也逃不过这个课题:如何面对死亡。

死亡谁都逃不过,可是不管是谁,就算已经80岁了,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不想面对这个课题,来这里治病的人,都是想救自己一命,否则也不会来。所以,对他们来讲,死亡是不得不面对的。

在面对之前,他们一定会想很多,比如治疗的费用,治疗所产生的痛苦,还有到死亡之前可能会经历的痛苦,死亡之后会不会上天堂下地狱?还有自己爱的人和亲人朋友会如何?等等,各种现实的问题和假设的问题。但是我也相信,还有更多的人会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打住,更执着于自己一定会治好,一定会没事。死亡是他们不想面对的。

我又遇见了那个15岁的小女孩,她的情况我大概也知道,她是急性白血病的m2,治愈率50%左右,去年发现的,治了一轮8个疗程之后,今年又复发了,并且第二个疗程做的第五次,她的这个类型,如果是复发了那就要做骨髓移植了,很不幸的是她这种情况单靠化疗已经没办法了,要是不做骨髓移植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我很同情她,因为跟她也很有缘分,经常能够在住院的时候遇到,所以会经常找她的陪床家属她的妈妈聊聊天,想要去安慰她妈妈,但是你会发现,安慰的话会显得那么的苍白和无力。尽管是这样,我还是会找他们聊一聊,聊这次化疗感觉好不好?在医院情况怎么样?在家里情况怎么样?这次小女孩妈妈不在,所以是小女孩回答我。她很单纯,没有大人那么复杂的思想,她直接就跟我说,我又复发了... 虽然简简单单几句,我能够感受到一个来自单纯的小女孩对于死亡的无奈,她的声音很稚嫩,面容很清纯,我不知道她如何看待死亡,也有可能她比我们大人还要通透,她已经习惯面对了,也有可能她们家属把她保护的很好,她一直有强烈的求生的动力。

像这个科室,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也有很多少年儿童的,中年人一部分,我想来到这里的人,必定会思考这个问题吧!那天还有一个68岁的老人,在他确诊之前,医生把他妻子叫到办公室去讲那些会出现的情况时,她妻子在门口嚎啕大哭,看得出来,妻子对这位老人的依赖,两位的感情之深。即使是到了花甲之年,他们对死亡离别的恐惧,也没有因为年龄而变弱。

对死亡的恐惧,我想是所有人都需要去面对的课题,因为害怕死亡,我们会有很多的忧虑,思前顾后,想东想西,有些人会深陷泥潭,久久不能自拔,就会导致得抑郁症。若是生病的人,还得抑郁症的话,那会很严重。所以,面对死亡这件事,是我们生病的人尤其需要看通的。若是能够在生重大疾病的时候,他能够像平常健康时一样面对自己的生命,那么我认为就是看透了。

对于我来讲,我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低迷期,就好像看透了,但是我也是反反复复的,就像自己的病情一样,时好时坏。所幸的是,我的病情并不是很糟糕,比90%以上的都要好。

或许是自己还没有真正的经历过死亡,曾经也有过那么几次与死亡擦肩而过,但是我认为,就像那个单纯的小女孩一样, 死亡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恐怖,我们也不需要想死前和死后的事情,直到我们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即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的前一刻,我们只是单纯的在度过属于我们的时光,在那个生与死的分界点很简单就照我们以往一样就好了。我觉得对于人来讲,造成痛苦的,是我们在曾经活过的日子里,有没有去活出自己?有没有对得起自己?又没有把自己想做的都做了,都做到了?自己曾经拥有的感情,有没有真心对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有没有尽到?该享受到的人生又没有真正的去享受?若是没有遗憾,那么,我们要跨过这一刻,也可以做到平和静心。

所以不论何时,无论我们健康与否,我们都要认真的做自己,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到没有遗憾,尽情的享受自己的人生,这才是我们面对死亡这个课题最好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