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生困境: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

作者:风起松

人从出生开始就要开始面对两个困境:人迟早会死去以及面对必会到来的死亡的精神痛苦。在生命中的大多数时刻,我们都会忽视这两个问题,恍惚觉得死亡离琐碎忙碌的日常生活还有一段遥远的距离。所以当某一个时刻,我们突然发现死亡已经不可避免地在几年、几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即将降临,震惊和恐惧席卷而来。短暂的永恒被宣布无效,人生进入倒计时。

困境已将我们逼至了悬崖边缘。人们不得不开始思考:“我们要如何死去?”

人们很难接受死亡,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的。为了痊愈,他们什么都愿意做。求生的本能压倒了所谓“最后的审判”。他们不假思索,完全听从医生的安排。为什么我没有这种狂热的求生欲望?是怕痛还是看透了治疗的真相?
人生困境: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

在《我选择,有尊严地死去》书中,在现代的医疗体系中的大多数医生成为了“开药方的机器”,利用漫长的甚至是无效的药物、化疗、各种生命支持系统痛苦的延续癌症患者的生命。在很多应该受到质疑的昂贵化疗及手术背后,是癌症患者会给医药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在认识到自身的病症已经是无法治愈之后,作者开始积极地四处寻求“安乐死”。但“安乐死”在世界上仍旧是充满争议性的行为。作为一名癌症患者,她深刻地认识死亡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但她希望自己不是在现代发达的医疗提供的生命维持系统中,痛苦的躺在病床上,失去尊严的苟延残喘。她希望自己能够安然的,没有痛苦的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刻。在四处奔波与疾病对抗的过程之中写下了这本书。

医学应该是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为目的,而不是为了让痛苦不堪的生命多活几日。当一个只能躺在病床上,满身插满医疗器械来维持生命的时候,活着也就失去了意义。自然的死亡,是顺应伦理的一个选择。医学应该做的,是让一个人尽可能以舒服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人类恐惧死亡。对于摆脱死亡的想法,我们可以从早期的宗教中就能看出。希腊文化时期形成的各种宗教信仰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经常教导人应该如何获得救赎,免于一死。教徒接受教导,并且进行某些仪式,就可望获得不朽的灵魂与永远的生命。在过去医疗落后的时代,生死之事往往一个很小的疾病就能夺去无数人的生命。而在相较于过去来说,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生活环境不断舒适的今天,我们更加难以面对死亡。或许我们能在阅读本书后,思考一下我们该怎样面对无法治愈的疾病以及不可避免的死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