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和抚子到底会不会相夫教子?柔弱,顺从到底是不是她们的定义?

作者:日本物语
大和抚子到底会不会相夫教子?柔弱,顺从到底是不是她们的定义?

“大和”这个词我们都知道,即日本主要民族;而“抚子”呢?你了解吗?

“抚子”是一种植物,多称为石竹或瞿麦,其形态纤弱,实际上并不娇气。

最近,丸子经常听到这样的言论,说日本女性温柔贤惠、相夫教子、贤妻良母,找个日本女性做老婆多好…之类的话。但实际上是吗?

大和抚子到底会不会相夫教子?柔弱,顺从到底是不是她们的定义?

我们先来看看日本男人对“大和抚子”的公认标准:

头发要黑色(浅啡色也可),长度不限;

黑面,高底鞋,不可;

不需要太美,常识范围内就可以;

身高不限;

不可太多话,也不可太静;

有些个性(但不要太跟潮流走);

希望一日有六成时间挂笑脸;

能够说普通人说的日本语(像对老师说话那样,满口隐语就最差);

不口出恶言,不太讲粗俗说话;

没有和服也可以。

这里面没有一条标准和“相夫教子”、“恭谨持家”有关。总结下来也就是就是不需要看脸、不需要看身材、不媚俗粗俗、性格开朗直爽、能保持自己独立个性的女性。

大和抚子到底会不会相夫教子?柔弱,顺从到底是不是她们的定义?

其实,“大和抚子”的形象原型静御前,被后世尊敬、纪念的点也在于“反抗”,而不是“柔顺”。日本人心目中的优秀女性其实是外表柔顺、内心坚强且充满反抗精神的,一味逆来顺受、做牛做马并不能获得公认的好感。

大和抚子到底会不会相夫教子?柔弱,顺从到底是不是她们的定义?
大和抚子到底会不会相夫教子?柔弱,顺从到底是不是她们的定义?

但是看到这里会有读者问,那为什么现在很多日本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女人在家相夫教子呢?

其实在日本所谓“相夫教子”并不是对丈夫言听计从、毫无主见,而是对丈夫起到劝诫、管理作用。

大和抚子到底会不会相夫教子?柔弱,顺从到底是不是她们的定义?

日本女性甘心做“家庭妇女”的保障,来源于日本习俗是女性掌管财政大权,包括生活费、子女教育费与丈夫的零花钱。大多数日本男人凌晨两点回家、早上六点出门,才换来的妻子在家“相夫教子”,所以日本社会弊病之一“过劳死”不仅有工作的压力,也包括家庭的压力。

大和抚子到底会不会相夫教子?柔弱,顺从到底是不是她们的定义?

如果不愿意交出财权,那么离婚的概率很大。而且在日本离婚极其简单,都不需要本人出面,发封邮件就可以。且日本法律规定,谁照看孩子时间长,孩子判给谁,加上离婚后女方有权分得一半婚后家产(无过错的话),包括日后孩子的抚养费,所以只要不是大富豪之家,离婚一般对男方不利。

大和抚子到底会不会相夫教子?柔弱,顺从到底是不是她们的定义?

日本有部电视剧《熟年离婚》,即当了一辈子家庭主妇的女性认清了自己的价值与追求,在丈夫退休那天选择离婚,丈夫大吃一惊、无所适从。这反应日本的社会现实,很多老年男性由于常年貌合神离导致被妻子抛弃,因为不会做家务,没办法好好生活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

大和抚子到底会不会相夫教子?柔弱,顺从到底是不是她们的定义?

正是这样的社会,才给了日本女性甘心做“家庭妇女”的底气,成为相夫教子的保障。

所以,大多数对日本文化一知半解的人,仅凭一点浅薄的表面现象,片面理解日本人对传统女性的要求,其实存在很大的误差。

-end-

如果喜欢我们的作品,请持续关注日本物语和我们的知日圈app

在这里要感谢各位读者,我们需要大家的支持,你们的支持是我们一所悬命的动力!

大和抚子到底会不会相夫教子?柔弱,顺从到底是不是她们的定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