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羲之的大反派叔叔,造反不成,却是世间众口相传的传奇

晋朝年间,天下一等一的名门望族,琅琊王氏,出了一位头角峥嵘的翩翩浊世佳公子。

王敦眉目清秀,性格洒脱,精通《春秋》,善于识人。平日言语,从不涉及金钱利益,只喜欢清谈。举止不乏名士派头,称得上魏晋风度的一个代表人物。

晋武帝司马炎曾经举办文艺座谈会,一批大臣化身时尚达人,兴致勃勃地研究声色歌舞,只有王敦不感兴趣,神色疏离。

听得实在不耐烦,他突然自称懂得击鼓,奋袂而起,展开大袖舞动鼓槌,来了一段即兴表演。鼓点声声,都切合韵律节奏;鼓手须眉皆张,旁若无人。卓尔不群的英雄之气,赢得了满座惊叹。

这个boy够摇滚。晋武帝暗暗点头。

武帝有几十个子女,最疼爱襄城公主。如此风流倜傥的青年才俊,爱女值得拥有。

王敦便成了驸马。

襄城公主的嫁妆,比其他公主多十倍,光是身边伺候的婢女就有一百多人。王敦身为世家子弟,见惯了大世面,仍然被皇家的奢华亮瞎眼。

他上厕所,发现旁边有个漆盒,内盛干枣,就当作消闲零食吃个精光。实际上,这是用来塞鼻子的。

厕所里出来,婢女们以金盆盛水,琉璃碗盛澡豆,端上前伺候洗手。驸马爷端起澡豆倒入水中,“吨吨吨”喝了个底朝天。婢女们无不掩口而笑。

他不是憨人,有可能故意为之,以突显自己不拘细行的放诞做派。

王敦在家上厕所闹笑话,在外面上厕所也有故事。

当时的顶级富豪石崇,奢靡无比,座上客常满,天天开海天盛宴。家中的厕所,都有十几个美貌婢女列队伺候。客人来了,不但提供香粉、香水,还有免费奉送的新衣服。

在一群陌生女性面前换衣服,怎么好意思?因此这份福利,大多数客人无福消受,都拒绝更衣,匆匆离开。

只有王敦不客气,慢条斯理脱下旧衣,换上新装,昂然而出,脸上没有一点不好意思。

见多识广的婢女们相顾吐舌头,评价道:“这个客人必然有胆气做贼。”

外戚王恺(读如凯)与石崇斗富,也热衷举办豪华酒会。席间安排艺人献技,有个女伶吹笛稍有失误,就被当堂打死。

满座客人都是面带惊容,只有王敦神色自若。

王恺为了压倒石崇,又想出一个损招,让美人分别敬酒,如果有客人不愿干杯,那个美人就会被处死。

美人来到王敦、王导堂兄弟面前。王导向来不喝酒,但也怀着怜悯之心,勉强干了杯中酒。王敦却故意不肯举杯,对于吓得脸色苍白的美人傲然不顾。

王导见美人因此丢了性命,叹息道:“兄长刚暴残忍,如果执掌大权,恐怕没有好结果。”

王敦是个复杂的人,有时候缺乏悲悯之心,有时候却又深明大义,并且不惧风险。

晋武帝驾崩后,傻儿子晋惠帝继位,权柄落到凶残的皇后贾南风手中。太子不是贾南风所生,因此被废,并且押往许昌幽禁。

贾南风严令,东宫属官不得送行。太子舍人王敦却挺身而出,与几个朋友在路边流着眼泪拜送,受到当时舆论的好评。

晋朝内乱的时候,王敦在青州刺史任上,应召回朝廷做官。他把公主陪嫁的一百多个婢女,以及家中金银财宝,全部散发给将士,自己轻车简从前往京城洛阳。

家财散尽,不皱一皱眉。如此仗义疏财的伟丈夫,当然深得军心。

西晋衰败,王敦、王导兄弟俩辅佐琅琊王司马睿,南渡长江立稳脚跟。司马睿即位,即晋元帝,建立东晋。王导在朝廷内部主导政务,王敦手握兵权驻扎在外,天下视为 “王与马,共天下。”

大将军王敦的声望,至此达到巅峰。他的豪气充塞胸膛,每次喝酒,都要大声咏唱曹操的乐府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一边唱,一边打节拍,用如意敲击唾壶,壶边因而尽是缺口。狂放的风采,令人不敢仰视。

这就是成语“击碎唾壶”的由来。

王羲之的大反派叔叔,造反不成,却是世间众口相传的传奇

他这里豪气干云,高高在上的皇帝感受到了冲击波。天下是我的,天下人都该低眉顺目,你又当实力派,又兼偶像派,流量都被你吸走了,朕难道要当你的配角?

晋元帝开始重用刘隗(读如伟)等人,架空王导,防备王敦。

王敦一怒,发兵攻入京城建康(今南京),赶跑刘隗,反过来架空了晋元帝。

这基本上就是造反。乱世只比谁的拳头大,一些大臣反抗被杀,一些大臣却表示理解王家的苦衷。皇帝选择了面对现实,委曲求全。

王敦还算克制,没有踹走晋元帝,而是领兵退回外地,遥控政局。

既然不敢自己当皇帝,这里就是人生巅峰。没有了追求的王大将军,从此志得意满,行为粗暴傲慢,逐渐失去人心。

他没有儿子,将亲哥哥王含的儿子王应作为子嗣。王含、王应,以及这个军事集团的主要骨干钱凤等人,图谋进一步富贵,然而王敦的身体已经垮了,日渐病重。

王敦对他们说,我死之后,大伙解散吧,归顺朝廷,保全门户,此为上策;聚兵自守,贡奉朝廷,此为中策;趁我还活着,进军朝廷,以求侥幸成功,此为下策。

钱凤野心勃勃,一拍桌案:大将军的下策才是上策!

王敦就剩一口气,无力指挥军队,于是便由王含领衔出征。部队正与朝廷交战,王敦已然身亡。

他一撒手,其余人撑不住,很快被朝廷军队剿灭。王导一直反对王敦作乱,没有被波及。

王敦的建康如果没问题,历史说不定有另一种走向。

常言道英雄好色。当初王敦娶了公主,仍然搜罗很多佳丽填塞后房,身体愈发虚弱。左右劝说节制,他哈哈一笑说:“这太容易了!”当即打开后阁,将数十个姬妾都打发走。

王敦保存东晋,却无北伐之志,最终还发兵造反,功不抵过。但他豪爽雄迈、睥睨一切的风范,已经成为世间传说。

二十多年以后,东晋权臣桓温平定蜀地,在蜀宫中大摆筵席,雄姿英发地畅谈古今成败得失。散席后,宾客们还在回味他的雄论。有人便惘然说道:“遗憾的是,你们这些人没见过王大将军!”

在王敦、王导堂兄弟之后,他们的堂侄王羲之横空出世,延续琅琊王氏的传奇。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