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道德模范在身边|刘永生:43年医者仁心 群众身边的“守护神”

编者按: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9月5日上午在北京举行,张富清等58位同志被授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张佳鑫等257位同志被授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在陕西省报送的10名候选人中,梁增基、张水珍2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徐立平、康全鑫、石志光、刘波、谢海琴、邵新江、孙玉晴、刘永生8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近日,西部网、陕西头条将连续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讲述发生在这些三秦儿女身上朴实而感人的故事。

道德模范在身边|刘永生:43年医者仁心 群众身边的“守护神”

刘永生为患病老人诊治。

西部网讯 “只有你把病人当亲人,他才会把你当恩人,以心换心才能以心暖心”,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乡村医生刘永生从1976年从医至今,一直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刘永生把“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作为人生的最大快乐,自创了一套方便快捷、痛苦小、花钱少的治疗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相结合的诊疗方法,先后接诊病人10万人次,出诊近万余次,走遍了周边80个村及邻省20个乡村,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群众身边的守护神”。

不辞劳苦,只为那份神圣使命

“从2002年到现在,17年时间四次大病治疗,要是没有刘大夫不图回报的帮助,我恐怕早到阎王那儿报到了,刘大夫真是个大好人”。一提到刘永生,荒移村村民邓朝刚总是感激万分。

邓朝刚第一次生病是在2002年,当时因意外不慎被电锯割到后腰,尾骨断裂,受伤严重。在医院进行手术后,小肠仅剩下1.2米,同时由于肛门周围神经损伤,引起肛门括约肌松弛,导致大便失控,紧接着又做了结肠造瘘术。前后看病花费8万多元,其中7万元都是从亲戚和乡亲朋友筹借。刘永生得知后,每天坚持抽出时间去邓朝刚家为其免费换药治疗,一天两次不间断,一直持续了46天才使邓朝刚完全恢复。

2008年,邓朝刚又得了全身性皮炎,刘永生根据病症先给他开了中药内服,后又调配了外涂中药水,天天为其搽洗患处,连续一个多月才治好了邓朝刚的皮炎。

2010年,邓朝刚突然站立不起来,被乡亲们送到医院后,确诊为颈椎病。当医生告诉他治病需要花费16万元时,生活拮据的邓朝刚在万般无耐之下,又找到了刘永生。刘永生了解病情之后,对症下药,坚持中药治疗,再结合所学按摩、拔罐技术,有效缓解了邓朝刚的病情。

2012年10月份,邓朝刚突然感到肚子疼痛难忍,随即晕倒,经检查被确诊为胰腺炎,因医疗费用问题,住院14天后便出院。40天后病情复发,刘永生赶忙联系专家帮邓朝刚诊断,最终被确诊为胰腺囊肿。考虑到患者家庭经济情况,刘永生又自费帮邓朝刚联系了西安黄河医院,并为其垫付了胰腺囊肿引流术的所有费用,经过14天的住院治疗,邓朝刚痊愈后出院回家。

道德模范在身边|刘永生:43年医者仁心 群众身边的“守护神”

刘永生为患病孩子诊治。

不畏艰辛,只为那份为民情怀

“永永,我是寺角营村宋茂林,你嫂子早上起来口吐白沫,咋都叫不醒,你赶快来。”天刚蒙蒙亮,手机忽然响起,电话那头传来宋茂林焦急的声音。听到电话,刘永生一骨碌爬起来,拿起药箱,就往宋茂林家赶。一进门,看见宋茂林老伴姚印花躺在床上,已失去知觉。根据经验判断,这是突发脑梗,必须赶紧送到县医院。但家里只有老两口,情况危急,刘永生顾不上多想,赶紧联系车辆将老人送到县医院,并垫付了所有费用。

“哥,你先给我嫂看病,其他啥事,以后再说。有啥你给我打电话”。将住院事宜安排好人,刘永生走时还在不停的叮嘱宋茂林。

经过13天的住院治疗,姚印花的病情却一直不见好转,面对每天如流水的医药账单,宋茂林急的团团转。没办法,只能再次给刘永生打电话。

“哥,不要紧,要实在不行了,咱就回来,回来了我给嫂子看。”刘永生一席话,让宋茂林放了心。出院后,刘永生采用中医加针灸疗法继续为姚印花治疗。五天后,姚印花的病情得到好转,慢慢也能坐起来。70天后,尽管右半边身子不能动,但在宋茂林搀扶下,姚印花已经能在院子里来回走动。为了使病人尽快恢复起来,刘永生又开了一个药方,在宋茂林跑遍县城大小药店购买无果后,叫来自己的儿子刘博开车带着宋茂林跑到河南玉灵才把药买回。

想起老伴治疗的全过程,宋茂林难掩激动的泪水说:“永永,要不是你,早都没有你嫂子了!”

道德模范在身边|刘永生:43年医者仁心 群众身边的“守护神”

不求回报,只为那份宽广胸怀

1988年冬,本村村民谢双喜兄弟三人在家自制烟花炮竹引起爆炸,导致谢老大一只手终身残废,谢老三双目失明,老二谢双喜是唯一一个没有受伤的。一时间,兄弟三人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看着这样一家人,刘永生心里焦急万分,他先给老大看病,而后又带着老三到西安、郑州四处求医治眼睛,看病的所有费用都是他自己出。

为了让谢家三兄弟有一个正当的生活来源,刘永生开始帮他们承包果园、滩地改善生活。1991年,刘永生给谢双喜介绍对象,可姑娘们了解他家的情况后,没有一个同意。一连谈了21个女孩都没成,好不容易到第22个女孩时有了眉目。谁知姑娘到谢家一看,没一间像样的房子,打起来退堂鼓。着急的刘永生,情急之下就把自家的房子让给谢双喜成家用。谢双喜成家后,刘永生想着让他们尽快富起来,又掏钱给谢双喜买了辆农运车搞运输。

然而,好运并没有眷顾刘永生和谢双喜。1992年的农历三月初八,谢双喜开着农运车到县城办事,在回来的路上,碰见了刘永生父亲便捎他回去,车在半路上出了车祸,刘永生的父亲不幸去世。当得知家人把谢双喜告到了法院,面对逝者和生者,亲情和乡情,刘永生经过几天几夜思想斗争后,选择了原谅。他跪在家人面前,声泪俱下地说:“我爸已经不在了,可双喜还小,饶了他吧。如果打官司,会把双喜一辈子给毁了!谢家一大家子就全完了!”。

多年从医的工作经历,刘永生养成了经常翻看病历档案的习惯,心里有一本厚厚的“健康账册”,谁是老年病慢性病患者,谁是重症绝症患者,可以说是“门儿清”。除了日常的接诊出诊,刘永生还会专门抽时间上门探访,和患者聊聊天,给他们宽宽心,守护着乡邻百姓。这,就是刘永生,把自己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待病人如亲人,不计得失,甘于奉献,他的所作所为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永远为患者,为乡亲们创造生的希望!

点滴小事,汇聚人间大爱。在刘永生事迹的感召下,潼关县800多名医务工作者成立了“刘永生志愿者服务队”,长期活跃在全县社区、乡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63次,服务群众达7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