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诸葛亮领导的五次北伐,为何只夺取地瘠人稀武都、阴平二郡227年,首次北伐228年,二次北伐229年,三次北伐231年,四次北伐234年,五次北伐蜀汉北伐的影响

作者:悠然真谛

226年,魏文帝曹丕去世,魏明帝曹睿即位,曹真、曹休、陈群、司马懿等曹魏重臣受命辅佐明帝。隔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上书《出师表》,请求刘禅北伐魏国,一统中原。其实从当时的情况与后世的角度来看,此时都不是北伐的最佳时机。

首先,魏明帝22岁即位并非“主少国疑”,跟随曹操、曹丕打天下的文臣武将部分还健在,如陈群、司马懿、张郃、满宠、曹真、曹休、夏侯霸等,不符合隆中对所提出的“继而待天下有变图取中原”。

其次,魏国面积最大,经济实力最强,蜀汉自关羽失荆州后仅剩益州,南中地区又多为少数民族混居郡县,人口户数仅为魏国的五分之一,东吴的三分之一。

再者,夷陵之战损失惨重,南中叛乱刚刚平定,能征善战的谋臣武将早已凋零,拥有领兵作战经验的仅剩赵云、魏延、廖化等少数将领;

最后,魏明帝听从曹魏老臣孙资的建议,已经做好防御准备,在关中各险要关隘派遣大军驻守,同时自身发展经济,以期困降蜀汉、东吴两国。

诸葛亮领导的五次北伐,为何只夺取地瘠人稀武都、阴平二郡227年,首次北伐228年,二次北伐229年,三次北伐231年,四次北伐234年,五次北伐蜀汉北伐的影响

227年,诸葛亮命张裔为丞相长史、蒋琬为参军,协助处理国事,派赵云、邓芝领偏师出兵箕谷,吸引魏军主力部队,自率主力大军从汉中兵围祁山。魏明帝曹睿亲自坐镇长安,派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诸军,在箕谷击破赵云所部人马,左将军张郃总督各路军马,在街亭迎战蜀汉大军。

魏国雍州刺史郭淮、天水郡太守马遵、参军姜维、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一行外出巡视,忽然传闻蜀汉军将至,郭淮、马遵闻讯逃亡,姜维、梁绪、尹赏、梁虔等人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归降蜀汉,仅魏国陇西郡太守游楚以缓兵之计使蜀军退去。

在祁山前线,诸葛亮并没有听取诸将建议,任用具有实战经验的镇北将军魏延、关中都督吴懿为主将,而是启用南中平乱表现卓越的马谡、王平为主将,前往街亭抵御张郃大军。根据史书记载,马谡在街亭违背诸葛亮的指令,亦不听王平的劝阻,舍弃水源上山扎营,届时以居高临下之势击破魏军,只分给王平五千人马驻守街亭。张郃率大军赶到街亭,立即派兵切断山上水源和粮道,将马谡大军牢牢围困在山中,并纵火烧山。不久,蜀军饥渴难耐,军心涣散,张郃乘势总攻,蜀军大败退守汉中。张郃率军平定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乱。

战后,因街亭之战,诸葛亮斩杀马谡、张休、李盛等人,罢免黄袭兵权。魏国大都督曹真鉴于蜀汉大军兵败祁山,赵云所部撤退时烧毁箕谷栈道,预料下次必定以陈仓为目标,遂派遣郝昭、王生等人屯兵驻守。

东吴和曹魏在石亭开战,诸葛亮为了减轻吴国的压力,预想关中空虚,遂预备了一个月粮草,率领大军出散关围陈仓。魏将郝昭拒绝了蜀汉的招降,大破云梯、冲车、井阑和地道等攻势,坚守二十余日,分兵攻打郿县也未能成功,最后蜀汉粮尽退兵,曹魏援军王双追击至秦岭山中,中埋伏而死。

诸葛亮领导的五次北伐,为何只夺取地瘠人稀武都、阴平二郡227年,首次北伐228年,二次北伐229年,三次北伐231年,四次北伐234年,五次北伐蜀汉北伐的影响

诸葛亮遣陈式攻取武都、阴平二郡,自率大军出汉中意图,新建汉城和乐城加强汉中的防御。次年,曹魏明帝派大司马曹真、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大将军司马懿和雍州刺史郭淮、后将军费曜四路伐蜀。诸葛亮分遣魏延、吴懿西入羌地,击退郭淮陇右大军,骠骑将军李严支援汉中,最后主力大军曹真在子午道因大雨被困,魏明帝下诏各部退军。

诸葛亮领导的五次北伐,为何只夺取地瘠人稀武都、阴平二郡227年,首次北伐228年,二次北伐229年,三次北伐231年,四次北伐234年,五次北伐蜀汉北伐的影响

蜀汉大军再次从汉中进军祁山,此时曹魏大都督曹真病重,司马懿坐镇长安派费曜、戴淩拒守天水,自己亲率诸将前往祁山。诸葛亮命王平围攻祁山,统军进抵天水击破费曜所部,抢割曹魏小麦后回师卤城。

司马懿率军赶到卤城,挖壕扎营只围不攻。蜀汉数次挑战,司马懿均坚守不出,引发诸将不满和嘲讽。面对重重压力的司马懿只得亲率大军出击,蜀汉魏延、吴班、高翔分兵迎战,大破魏军,斩杀三千余人。此战之后司马懿坚守不出,随着蜀军粮尽,诸葛亮再次退兵。司马懿不听劝阻,强令张郃率军追击,导致张郃在木门道中箭身亡。

经过三年的休整,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口,抵达渭水南岸五丈原,与司马懿大军隔河对峙。战前郭淮预料蜀汉在下一次北伐必定抢夺渭河北岸,因此早有准备。双方对峙百余日,期间渭水大涨,司马懿趁机偷袭蜀军孟琰所部,被诸葛亮搭浮桥以强弩击退。

此后双方再无战事,同年八月诸葛亮于营中病故,蜀汉诸军秘不发丧,长吏杨仪整顿军马从容撤退。司马懿从当地百姓处得知后率军追击,姜维、杨仪回军出击,司马懿以为中计而退军。于是,蜀军进入斜谷后,讣告发丧,司马懿方知中计,此事也被魏国当成笑话流传“死诸葛吓走了生仲达”。

从227年至234年,诸葛亮五次北伐几乎无所成果,除首次北伐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而降,不久就被张郃收复。第三次北伐攻取武都、阴平二郡,两郡因汉中连年征战早已地瘠人稀,其实毫无经济价值。

首次北伐弃赵云、魏延、吴懿等先帝宿将不用,而用毫无经验或出身卑微马谡、王平等人,导致街亭大败,对蜀汉军民的士气影响极大。

另外,蜀汉的情报工作几乎为零,二次北伐欲攻陈仓和五次北伐进抵渭水北岸,早已被曹魏识破并做好准备。以至于诸葛亮原以为陈仓破旧不堪无人把守,直到军临城下才发现没想到亲自统帅数万精锐,并携带大量攻城机械,居然无法攻破郝昭千余人固守的陈仓。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北伐主要是第一次,二次主要是配合东吴的战略,三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二郡后主要面临曹魏的四路伐蜀,第四和第五次魏、蜀两军先后对峙祁山、渭水,几乎没有大规模的作战。

不过,蜀汉在诸葛亮的治理下,以区区一州五次出击北伐,屡屡击败曹魏大军,创造以弱胜强的局面。《晋书》记载“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司马懿正是在与蜀汉的战争中逐步掌握实权,逼迫张郃追击身亡,逐步清除异己最终发动高平陵之变,为司马家族夺取天下铺平了道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