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是故乡的一只燕子

长长的假期还未结束,每天在“阳光校园,空中黔课”穿行,下村帮扶成了疫情减弱过后的梦想。每天在故乡与学校之间来回穿梭,我是故乡的一只燕子,飞翔成了青春美好的印记。静坐的时光,端详起故乡山水站立的模样,傍晚十分,故乡的灯光次第亮起,炊烟依稀袅起,仿如世外桃源,碰击故乡山水的芬芳。

说起故乡,说起柳浦的来历,那只是一个传说。柳浦是苗语“柳补”谐音,相传于明朝时期,居住在马台长滩的龙氏人家,沿河而上放牛,突然有一天牛到现在的柳浦时,牛怎么赶都不肯回去了,龙氏人家看这里山青水秀,地势雄俊,干脆就搬到这里落地生根,取名“柳补”即:牛放进去,最后演变为“柳浦”,《松桃厅志》中记为“柳补”苗寨。我们已不去猜想那些过往的岁月,在历史的长河中,柳浦用他自己的姿势站立。

从故乡柳浦走出的人物是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的欧百川,曾是私塾先生,那时步行到贵阳求学的壮举,而今还萦绕在故乡的口耳相传中,已成故乡教育的一面镜子,他参加过淞沪战役、武汉保卫战、长沙保卫战等,他一生追求光明,1955年当选贵州省副省长,今天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修缮了欧百川故居、修建欧百川陈列馆,而今这里成了红色旅游的一部分,成了省市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行走过往的人们驻足瞻仰他的铜像,追忆那些伟大艰苦的里程,忆苦思甜,常怀感恩之心。

记得在他的铜像前我写有这样的文字:《欧百川将军铜像前的吟唱》越过凄风瘦雨/将军已是一尊铜像/闪光在武陵山脉/闪光在腊尔山脉/闪光在来龙山脉/波光闪闪的苏麻河边/柳浦寨/我的故乡/竖起了钢铁的脊梁/我又一次回来/故乡的脸上/落满了阳光/将军铜色的身躯/伟岸在记忆中/伟岸在八一南昌的功勋里/伟岸在追求光明的路上/青春扇动翅膀/手握一束风的悼念/无穷无尽的追索/一个村庄的坐标/共和国的脊梁/一切虚无/一切缥缈/光明磊落中/历史伸出了大姆指/月岁响起了无穷无尽的掌声。

相对于故乡,我只是一只燕子把巢筑在故乡的屋檐下。从故乡出发又回到故乡,把目光投向岁月的羽毛上,享受着阳光的恩泽。我在故乡和学校之间不倦地来回飞翔,仿如燕子般宿命的轨迹。在来回飞翔之中,注定用文字收割薄暮里比夜还静的孤独,相对于热闹的故乡,我的心中却有了乡愁。幸福与憧憬,饱含丰满的阳光,熠熠生辉的记忆,那是对故乡深情相依。悠闲舒展的记忆,平和,至亲,像母亲的微笑,也是故乡的微笑,一直温暖如初。

一个不经意的转身,翻动了故乡柳浦的记忆,回忆那些美好,那些甜蜜,留住记忆的根,把故乡舒展成文字,让他芬芳飞翔的人们。

故乡在回忆中抽身,溯回生命的原点,那点归宿;故乡更是起点,一群人奔向远方和未来。很多时侯我想故乡是一棵开枝散叶的树,此刻,我却是故乡的一只燕子,低飞在芬芳的泥土之上,捕捉那些美好,捕捉那些记忆。我呢喃的私语注定成为一堆文字,把故乡举过头顶,蓝天之上的梦想,文字江湖的秦砖汉瓦。

悄悄地来,悄悄地走,我是故乡的一只燕子。(龙正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