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目击巴黎公社的一个中国人,是如何记载这场伟大事件的?

作者:齐鲁壹点

文|玉河微澜

目击巴黎公社的一个中国人,是如何记载这场伟大事件的?

我们从历史教科书上,早就知道19世纪70年代,法国有一场著名的巴黎公社革命。

对这场革命的评价认为,1871年法国巴黎工人举行的夺取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是一次具有历史首创精神的革命。法兰西第二帝国末期,社会主义思想在工人中传播很广。3月18日巴黎工人起义,夺取了政权。梯也尔政府逃往凡尔赛。26日进行了巴黎公社委员会的选举,28日正式成立巴黎公社。5月21日,凡尔赛反革命军在普鲁士军队的帮助下,攻入巴黎。经过激烈的巷战,28日公社失败。巴黎公社在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留下了极宝贵的经验,它的革命原则是永存的。

目击巴黎公社的一个中国人,是如何记载这场伟大事件的?

近日,抗“疫”在家,偶然从著名出版家钟叔河主编的《走向世界》丛书中发现当年有一个中国人,实地目击了发生在150年前的那场革命,并作了宝贵记述。这个人就是张德彝。

张德彝(1847年——1918年),又名张德明,字在初,一字俊峰,祖籍盛京铁岭(今辽宁铁岭河西蔡牛乡张家庄),清初编入汉军镶黄旗。他一生八次出国,在国外度过二十七个年头。每次出国,他都写下详细的日记,依次成辑《航海述奇》、《再述奇》、《三述奇》、《四述奇》直至《八述奇》,共约二百万字。其中《航海述奇》和《四述奇》曾有人传抄印行,其余均未发表过。张德彝去世后,他的后人恐先人手稿遭受损失,一九五一年将手稿送交人民政府保管,存放在北京图书馆柏林寺书库内。

目击巴黎公社的一个中国人,是如何记载这场伟大事件的?

张德彝毕业于中国第一所外国语学校——京师同文馆。他一生到过欧洲和美国,在外国度过了整整27个年头,并写了大量日记。他把这些日记命名为《航海述奇》《再述奇》《三述奇》一直到《八述奇》,总字大约200万字,其中《三述奇》中大量记载了巴黎公社的史实。“巴黎公社”最早的译名,就是出自张德彝《三述奇》一书。

1870年六月,中国发生了“天津教案”。清政府在列强的压迫下,派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前往法国赔礼道歉,张德彝作为翻译随行。

1870年11月16日,他们从上海出洋到法国后,正赶上普法战争。法国政府无法接待他们,他们只好在马赛等着。1871年3月15日,崇厚派张德彝前往巴黎打听时局。3月17日,张德彝到达巴黎,正好赶上巴黎工人于18日举行起义。

3月18日,张德彝记下了梯也尔召开军事会议,派遣军队进攻国民自卫军的阵地——巴黎城北蒙特马尔等处的事件,以及政府军在人民力量的感召下倒戈,活捉泰康特将军等高级官员的情景。

3月19日,张德彝记下了巴黎工人起义后,梯也尔逃奔凡尔赛的情景。他尤其记下了巴黎公社起义者被俘后,视死如归的情景,感人至深。3月20日,张德彝赶到凡尔赛目睹许多起义群众被押往凡尔赛。他记载道:“其中有女子两行,虽衣履残破,面带灰尘,其雄伟之气溢于眉宇”。

6月3日,张德彝又从凡尔赛到巴黎,目睹了反对派追捕屠杀起义者的情景。他在6月6日的日记中写道:“有1800余起义者被押向刑场,其中妇女有百余名,虽被手臂被缚,而气象轩昂,无一毫袅娜态”。

此外,张德彝在这一时期的日记中还描述了巴黎街垒的情景:“在小巷口,往往有石头、松土、桌子、木箱、塞满零碎杂物的篮子筑成了围墙,子弹穿不透”。他描述军人把被俘的公社战士“用黑带蒙住眼睛枪杀”的情景尤其使人惊心动魄。

张德彝作为一个中国人,以客观的笔墨描写出巴黎公社起义的伟大壮举,成为东方人记载巴黎公社的不可多得的史料和见证。

目击巴黎公社的一个中国人,是如何记载这场伟大事件的?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