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河微瀾
我們從曆史教科書上,早就知道19世紀70年代,法國有一場著名的巴黎公社革命。
對這場革命的評價認為,1871年法國巴黎勞工舉行的奪取資産階級政權,建立無産階級專政的革命,是一次具有曆史首創精神的革命。法蘭西第二帝國末期,社會主義思想在勞工中傳播很廣。3月18日巴黎勞工起義,奪取了政權。梯也爾政府逃往凡爾賽。26日進行了巴黎公社委員會的選舉,28日正式成立巴黎公社。5月21日,凡爾賽反革命軍在普魯士軍隊的幫助下,攻入巴黎。經過激烈的巷戰,28日公社失敗。巴黎公社在勞工運動和共産主義運動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為國際共産主義運動留下了極寶貴的經驗,它的革命原則是永存的。
近日,抗“疫”在家,偶然從著名出版家鐘叔河主編的《走向世界》叢書中發現當年有一個中國人,實地目擊了發生在150年前的那場革命,并作了寶貴記述。這個人就是張德彜。
張德彜(1847年——1918年),又名張德明,字在初,一字俊峰,祖籍盛京鐵嶺(今遼甯鐵嶺河西蔡牛鄉張家莊),清初編入漢軍鑲黃旗。他一生八次出國,在國外度過二十七個年頭。每次出國,他都寫下詳細的日記,依次成輯《航海述奇》、《再述奇》、《三述奇》、《四述奇》直至《八述奇》,共約二百萬字。其中《航海述奇》和《四述奇》曾有人傳抄印行,其餘均未發表過。張德彜去世後,他的後人恐先人手稿遭受損失,一九五一年将手稿送交人民政府保管,存放在北京圖書館柏林寺書庫内。
張德彜畢業于中國第一所外國語學校——京師同文館。他一生到過歐洲和美國,在外國度過了整整27個年頭,并寫了大量日記。他把這些日記命名為《航海述奇》《再述奇》《三述奇》一直到《八述奇》,總字大約200萬字,其中《三述奇》中大量記載了巴黎公社的史實。“巴黎公社”最早的譯名,就是出自張德彜《三述奇》一書。
1870年六月,中國發生了“天津教案”。清政府在列強的壓迫下,派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前往法國賠禮道歉,張德彜作為翻譯随行。
1870年11月16日,他們從上海出洋到法國後,正趕上普法戰争。法國政府無法接待他們,他們隻好在馬賽等着。1871年3月15日,崇厚派張德彜前往巴黎打聽時局。3月17日,張德彜到達巴黎,正好趕上巴黎勞工于18日舉行起義。
3月18日,張德彜記下了梯也爾召開軍事會議,派遣軍隊進攻國民自衛軍的陣地——巴黎城北蒙特馬爾等處的事件,以及政府軍在人民力量的感召下倒戈,活捉泰康特将軍等進階官員的情景。
3月19日,張德彜記下了巴黎勞工起義後,梯也爾逃奔凡爾賽的情景。他尤其記下了巴黎公社起義者被俘後,視死如歸的情景,感人至深。3月20日,張德彜趕到凡爾賽目睹許多起義群衆被押往凡爾賽。他記載道:“其中有女子兩行,雖衣履殘破,面帶灰塵,其雄偉之氣溢于眉宇”。
6月3日,張德彜又從凡爾賽到巴黎,目睹了反對派追捕屠殺起義者的情景。他在6月6日的日記中寫道:“有1800餘起義者被押向刑場,其中婦女有百餘名,雖被手臂被縛,而氣象軒昂,無一毫袅娜态”。
此外,張德彜在這一時期的日記中還描述了巴黎街壘的情景:“在小巷口,往往有石頭、松土、桌子、木箱、塞滿零碎雜物的籃子築成了圍牆,子彈穿不透”。他描述軍人把被俘的公社戰士“用黑帶蒙住眼睛槍殺”的情景尤其使人驚心動魄。
張德彜作為一個中國人,以客觀的筆墨描寫出巴黎公社起義的偉大壯舉,成為東方人記載巴黎公社的不可多得的史料和見證。
本文内容由壹點号作者釋出,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