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妈妈,我很勇敢,我没有哭”:允许孩子哭,才是当妈的正确做法01 爱哭的孩子,是因为拥有高敏感特质02 让孩子拥有“哭”的权利03 面对爱哭的孩子,家长不妨这样做

“妈妈,我很勇敢,我没有哭”:允许孩子哭,才是当妈的正确做法01 爱哭的孩子,是因为拥有高敏感特质02 让孩子拥有“哭”的权利03 面对爱哭的孩子,家长不妨这样做

听我老妈说,小时候我特爱哭,一个不友好的眼神、一句呵斥,我就能哭得“昏天暗地”,并且还要哭很久,好像受多大委屈似的,这毛病到了5岁左右才改掉,原因是老家有个老奶奶,双眼深凹,老妈告诉我,那老奶奶就是小时候太爱哭了,后来眼睛才变成这样的。

从那以后,我戒掉了爱哭的毛病,往后的那些年,我几乎很少再掉过眼泪,直到有了孩子后,我的泪腺功能才又重新启动。

小的时候,我有意识的去克制,时间久了,我对哭有了免疫能力,在身边的朋友圈中,关于性格,我有个很“光荣”的描述:“无情无血无眼泪”。

大宝也爱哭,也是动不动就哭的那种,搭积木失败、别人拿走玩具、跟其他孩子斗嘴输了或者我们不小心冷落他了等等,统统都用哭来宣泄与抗议,并且一哭起来如果你不去哄他,是很难消停的。

之前一直以为他遗传了我的基因,但后来仔细分析才发现,他爱哭并且越来越变本加厉,是从二宝出生后开始,这种哭其实是没有安全感、敏感、渴望得到关注的一种表现。

有天,我跟熊爸都在逗弟弟玩,当弟弟笑得前俯后仰时,我一回头,发现大宝正坐在一旁偷偷抹眼泪,我发现我们冷落他了,赶紧过去问他: “怎么了,为什么哭呀?”他抽泣地说:“你跟爸爸都不爱我了。”接着大哭了起来。

有时候,我会觉得大宝太娇气,没男子汉气概,特别是他越哭越起劲时,总是没有耐心去安抚与引导。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大宝的情绪是最渴望被关注的,如果这时候没有足够的耐心去跟他沟通,渐渐的,他被“抛弃”的感觉会愈加的强烈,从而更加坚信:爸妈有了弟弟就真的不爱我了。

丹麦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说过:爱哭,是因为拥有高敏感特质。面对这样的孩子, 父母一定不要总用粗暴的方式去制止,因为这只会加剧他的情绪波动,还会导致他无法把不良的情绪宣泄掉。

“妈妈,我很勇敢,我没有哭”:允许孩子哭,才是当妈的正确做法01 爱哭的孩子,是因为拥有高敏感特质02 让孩子拥有“哭”的权利03 面对爱哭的孩子,家长不妨这样做

上次跟朋友聊天,她说她儿子也是超级爱哭,每次一哭她就特烦,总想着立刻“灭火”,就用恐吓、打击、羞辱等方式来制止。比如“男子汉哭什么哭”、“多大了,还动不动就哭,你羞不羞呀”、“给我停,再哭我把你扔出去”等等。

慢慢的,儿子在她不停的“打击轰炸”下,终于戒掉了动不动就哭的毛病。她说,有次小手被门夹了,那种痛只要经历过的人都知道,真的是钻心的疼呀!如果是之前,她儿子肯定哭得撕心裂肺,但那次,她看到儿子的眼泪在眼里拼命打转,看得出他在使劲地控制着,并睁大眼睛看着妈妈的表情与反应。

朋友一看,心突然疼得不行,赶紧过去抱住他,看他小手被门夹得都凹进去了,正想告诉他“疼的话就哭出来”时,却听到儿子带着哭腔说:妈妈,我很勇敢,我没有哭。

听到孩子这么说,朋友直接泪崩,她说,干啥老不让孩子哭呀,哭是一种发泄,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憋着呢?那一刻突然特别后悔之前对孩子关于“哭”的教育。

哭是孩子情感的一种宣泄,面对孩子哭泣时,我们要做的不是着急的去制止,而是放平心态,先试着去接纳他的情绪,然后再慢慢引导并改正。

有时看似平常的一句“不许哭”,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理带去伤害,并给他传递着“哭是丢人的、是不对的”信号,慢慢地,压抑久了,就如朋友的孩子一样,哪怕他们很伤心、很无助,也不敢轻易流露,强迫自己去成熟,去做个乖孩子,这对于思想心智都还没发育成熟的孩子来说,是件多么残忍的事呀!

俄罗斯家庭心理医生纳杰日达·舒尔曼曾说:眼泪确实是缓解精神负担最有效的“良方”。我们不盲目鼓励,但也不去厌恶抨击,让孩子的情绪正常释放,让精神得到缓解。

“妈妈,我很勇敢,我没有哭”:允许孩子哭,才是当妈的正确做法01 爱哭的孩子,是因为拥有高敏感特质02 让孩子拥有“哭”的权利03 面对爱哭的孩子,家长不妨这样做

绝大多家长在面对孩子哭泣时,给孩子带去的心理暗示通常是“哭是不对的,哭会讨人厌”,如果父母一直给孩子传递这种暗示,将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一些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负面影响。所以,面对爱哭的孩子,家长不妨这样做。

1、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

德国心理学家卡罗拉·舒斯特曾说:“孩子哭的时候,最先需要处理的是父母的情绪。”

很多妈妈都见不得孩子哭,一哭就心烦,或者一股莫名之火就拥上心头,其实有这种感觉很正常,可能你太爱孩子,有“恨铁不成钢”之嫌,怕孩子再这样下去,性格会变得软弱或优柔寡断等。

其实妈妈们多虑了,2岁以下的孩子哭大多都因为生理需求,2岁以上的孩子,哭的背后隐藏着很多因素,妈妈们要放平心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问问孩子们哭的原因,再进行引导与教育。

如果你确实控制不住自己,那就干脆不说话,让自己情绪稳定些再开口,否则,气头上说出的话一般都是“不动听”的。

2、与孩子一起找原因

相信每个孩子哭都是有原因的,父母需要拥有一双“慧眼”,善于观察与剖析,如果发现孩子只是无理取闹求关注时,可以不去理会,但也不要发火,避免引发孩子二度的情绪波动。

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不理睬”,让他的帆无风可吹,孩子哭一段时间发现没人理他,就会渐渐平静下来,这时候再来跟他讲道理、分析原因。

如果孩子哭是“有因有果”,这时候最好的处理方式是过去抱抱他,允许他哭一会儿再说,等他情绪稳定下来再来分析原因,告诉他下次如果再碰到这类问题该怎么处理,并告诉他,妈妈允许他哭,但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妈妈,我很勇敢,我没有哭”:允许孩子哭,才是当妈的正确做法01 爱哭的孩子,是因为拥有高敏感特质02 让孩子拥有“哭”的权利03 面对爱哭的孩子,家长不妨这样做

3、给孩子时间,让他度过阶段性敏感期

蒙台梭利博士明确指出:“儿童在每一个特定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促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对有关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且很有耐心,而对其他事物则置若罔闻”。

比如1.5岁到2.5岁是语言敏感期,2岁到3岁是自我意识的敏感期,4岁到6岁是人际关系敏感期等。他把儿童呈现的这一现象的关键期称之为敏感期。

而爱哭,也许正说明孩子的执拗敏感期已到来。当他在维护自己认定的感觉却又得不到支持或是想要表达自己的意思却表达不出来时,自然而然会以哭闹形式对你说“不”。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可能不是“竭尽全力”去阻挠、去打击,而是保持稳定的情绪,做出正确的引导,然后静待花开,相信孩子在过了属于他的“敏感期”后,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妈妈,我很勇敢,我没有哭”:允许孩子哭,才是当妈的正确做法01 爱哭的孩子,是因为拥有高敏感特质02 让孩子拥有“哭”的权利03 面对爱哭的孩子,家长不妨这样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