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越读越有意思世说新语言语第二(6)

世说新语精注精译

言语第二(6)

21.诸葛靓①在吴,于朝堂大会,孙皓②问:“卿字仲思,为何所思?”对曰:“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如斯而已!”

【注释】

①诸葛靓(jìng):字仲思,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他父亲诸葛诞反司马氏,被司马昭杀害。入吴,任右将军、大司马。

②孙皓(242—284):字元宗,孙权之孙。孙亮死,立为吴主。

【翻译】

诸葛靓在吴国时,一次朝堂大会,孙皓问他:“你字仲思,思什么呢?”诸葛靓回答说:“在家思尽孝,侍奉君主思尽忠,和朋友交往思诚信。也就这些罢了!”

22.蔡洪①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②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③,采贤俊于岩穴④。君吴楚⑤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⑥,不必出于孟津⑦之河;盈握⑧之璧⑨,不必采于昆仑⑩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①蔡洪:字叔开,吴郡人,原在吴国做官,吴亡后入晋,颇有才名。

②幕府:原指将军的官署,也用来指军政大员的官署。

③仄陋,指出身卑微。

④岩穴,山中洞穴,古代隐士多山居。

⑤吴楚:吴国和楚国,泛指南方。

⑥夜光之珠:即夜明珠,是春秋时代隋国国君的宝珠,又叫隋侯珠,或称隋珠,传说是一条大蛇从江中衔来的。

⑦孟津:渡口名,在今河南省孟州市南。周武王伐纣时和各国诸侯在这里会盟,是一个有名的地方。

⑧盈握:满满一把。这里形容大小。

⑨璧:中间有孔的圆形玉器。

⑩昆仑:古代盛产美玉的山。

大禹:夏代第一个君主,传说曾治平洪水。

东夷:我国东部的各少数民族。

文王:周文王,殷商时一个诸侯国的国君,封地在今陕西一带。

西羌:我国西部的一个民族。

常处:固定的地方。

得无:莫非。表示揣测。

苗裔(yì):后代。

蔡洪来到洛阳,洛阳城有人问他:“官府设置不久,众公卿都在征召人才,在平民里选拔精英,在山林中寻找才俊。您是南方亡国遗民,有什么才能,敢来接受这次选拔?”蔡洪回答说:“夜光珠,不一定都要出自孟津的河中,满握的玉璧,不一定都要采自昆仑。大禹出生于东夷,文王出生于西羌,圣贤的出生地,为什么非要在某个固定的地方!过去武王讨伐商纣,把那些顽固不化的遗民迁到了洛阳,各位莫非就是他们的后代?”

23.诸名士共至洛水戏,还,乐令①问王夷甫②曰:“今日戏,乐乎?”王曰:“裴仆射③善谈名理④,混混⑤有雅致;张茂先论《史》《汉》,靡靡⑥可听;我与王安丰⑦说延陵⑧、子房⑨,亦超超玄著⑩。”

①乐令:见德行第一第二十三篇。

②王夷甫:王衍(256—311),字夷甫,琅琊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西晋末年重臣。

③裴仆射:裴頠(wěi,267—300),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历任侍中、尚书左仆射。

④名理:考核名实,辨别、分析事物是非,道理之学,是魏晋清谈的主要内容。

⑤混混:滚滚,形容说话滔滔不绝。

⑥靡靡:娓娓,动听的样子。

⑦王安丰:见德行第一第十六篇。

⑧延陵:今江苏武进县,这里以地代人。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少子季札封在这里,称为延陵季子,有贤名,吴王欲立之,辞不受。

⑨子房:张良,字子房。本战国时韩国人,秦灭韩,张良以全部家产求刺客刺秦王。后帮助刘邦击败项羽,封为留侯。

⑩超超玄著:指议论超尘拔俗,奥妙透彻。

很多名士一起去洛水游玩,回来后,尚书令乐广问王夷甫:“今天玩得高兴吗?”王夷甫说:“裴仆射擅谈名理,滔滔不绝,情趣高雅;张茂先谈论《史记》《汉书》,娓娓动听;我和王安丰议论了延陵、子房,也很玄妙透彻。”

24.王武子、孙子荆各言其土地、人物之美①。王云:“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且贞。”孙云:“其山㠑巍以嵯峨②,其水㳌渫③而扬波,其人磊砢而英多④。”

①王武子:王济,字武子,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好弓马,善清谈,历任中书郎、太仆,西晋名士。

孙子荆:孙楚(?—293),字子荆。太原中都(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北)人,官至冯翊太守。

②㠑(zuì)巍:山险峻的样子。嵯峨(cuóé):形容山势高峻。

③㳌渫(yā dié):水波重叠的样子。

④磊砢(luǒ):形容人才卓越众多。英多:杰出众多。

王武子和孙子荆各自称颂自己家乡土地、人物的美好。王武子说:“我们那里的土地宽广而平坦,水甘甜清澈,人廉洁公正。”孙子荆说:“我们那里的山险峻巍峨,水波澜跌宕,人才磊落,英杰众多。”

我致力于国学传承,力求注释最全面,最准确,译文最简洁,最通顺,最优美,最贴近原意。欢迎大家留言批评指正,如果喜欢,请你点赞。你小小的点赞,是我更文的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