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此刻,唯有死战,安能言降!三国杀为何不是皇帝的他有主公技

在三国杀中有一名武将,在历史不是皇帝,也不是太子,但是却拥有刘禅都没有的主公技,这个武将就是刘谌。他可以说是一名集进攻、摸牌、爆发、收割于一身的武将,在战局中的作用绝对不容小觑。

此刻,唯有死战,安能言降!三国杀为何不是皇帝的他有主公技

而战绝可以说是刘谌的核心技能了,效果就是将所有手牌当决斗使用,然后刘谌和受到此决斗伤害的角色各摸一张牌,若刘谌用战绝摸了两张以上的牌,这回合就不能再次使用战绝了。可以说这个技能在对方没牌或者没杀的时候,可以造成无距离限制的2点爆炸伤害输出,加上杀可以构成刘谌每回合大3刀的资本。哪怕决斗失败,也是可以摸两张牌补偿意思一下,可以完美规避掉没手牌导致回合外像鱼肉一样被收割。

在战绝的使用方式上,主要需要需要注意前期优势的积累,不要在手牌多的时候刻意使用"战绝"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中期针对防御薄弱的敌人发动"战绝"打破僵局,摧枯拉朽般将残血敌人收割殆尽。

此刻,唯有死战,安能言降!三国杀为何不是皇帝的他有主公技

"勤王"是作为主公技,延续了刘氏"激将"的传统。但与"激将"不同,"勤王"需刘谌弃置一张牌来发动,而响应"勤王"打出杀的蜀将可以摸一张牌。这个技能要在确定队友能够打出杀时再发动。"勤王"能够为"战绝"提供杀,但由于发动"战绝"时刘谌没有手牌,所以需提前装备好装备牌,才能在决斗中通过弃置装备牌来让队友响应出杀。

此刻,唯有死战,安能言降!三国杀为何不是皇帝的他有主公技

那为什么连刘禅没有主公技,而刘谌却有主公技呢?我们一起走进历史,观看一下刘谌的所作所为吧!根据《三国志》记载,刘禅有七子,其中长子刘璿在钟会之乱时被杀,三子刘琮病死。邓艾打到成都后,刘禅率领后宫诸子以及文武百官投降时,唯有第五子刘谌大怒说:"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是日,北地王谌伤国之亡,先杀妻子,次以自杀。"(三国志 蜀书三 后主传)"

此刻,唯有死战,安能言降!三国杀为何不是皇帝的他有主公技

大体意思就是景耀六年(263年),邓艾兵临成都门下,刘禅接受谯周的建议准备向邓艾投降,刘谌愤怒地说:"国家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自然会有亡国之灾,这时候应该是父子、君臣一起作最后的努力,为蜀汉的江山而死,这样也可以去见先帝了!"刘禅不听其言,仍然向邓艾投降。

刘谌为国家灭亡感到十分痛苦、悲愤,于是刘谌来到祭祀刘备的昭烈庙中痛哭,随后先将妻、子杀死,然后自杀。

此刻,唯有死战,安能言降!三国杀为何不是皇帝的他有主公技

我们从三国杀作图中可以看出,左下角是刘谌的夫人,右上角是流出血泪的刘备。虽然三国杀有点蜀黑,但刘谌绝对不在被黑名单里,可能小伙伴会觉得刘谌太狠毒,妻儿都不放过,对于这段历史,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北地王刘谌闻知,怒气冲天,乃带剑入宫。其妻崔夫人问曰:"大王今日颜色异常,何也?"谌曰:"魏兵将近,父皇已纳降款,明日君臣出降,社稷从此殄灭。吾欲先死以见先帝于地下,不屈膝于他人也!"

崔夫人曰:"贤哉!贤哉!得其死矣!妾请先死,王死未迟。"谌曰:"汝何死耶?"崔夫人曰:"王死父,妾死夫:其义同也。夫亡妻死,何必问焉!"言讫,触柱而死。谌乃自杀其三子,并割妻头,提至昭烈庙中,伏地哭曰:"臣羞见基业弃于他人,故先杀妻子,以绝挂念,后将一命报祖!祖如有灵,知孙之心!"大哭一场,眼中流血,自刎而死。蜀人闻知,无不哀痛。后人有诗赞曰:"君臣甘屈膝,一子独悲伤。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捐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苍。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后主听知北地王自刎,乃令人葬之。

此刻,唯有死战,安能言降!三国杀为何不是皇帝的他有主公技

我们可以看出来"战绝"代表着"绝地死战"的意思。表现刘谌宁死不降,要与邓艾死战的事迹。"最后一张手牌"代表蜀汉已进入绝境,而在这种绝境下刘谌依然要奋力一搏,【决斗】本应该是比拼底蕴与实力,可在刘谌这里没有后续的支援,拼的就是一股宁死不降的气势。

技能没有使用次数限制,如果"战绝"对敌人造成伤害,刘谌就能获得继续进攻的机会(摸一张牌),但要防备敌方也获得了新的手牌补充。如果"战绝"失败,刘谌也能暂时获得喘息(摸两张牌)。

刘谌有四点体力,在没有其他外力的帮助下有四次"战绝"失败的机会,也体现了他杀死妻子和三个孩子,然后自杀殉祖的事迹。 因为最后一张手牌的技能发动条件,所以邓艾的顺手牵羊对其影响甚微,甚至有推动技能发动的作用。

从游戏性来讲,该技能在本质上是属于博弈的范畴,玩家必须有良好的大局观和场面把控能力才能玩好刘谌。玩家必须聪明的判定形势,才能更好发挥出技能的优势,也是暗射刘谌"自幼聪慧",非聪慧者不好把控该武将。那么对于这个武将你怎么看?是嘲笑他的愚忠还是感慨他的气节,欢迎来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