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鲁迅玩伴闰土:晚年凄凉,与鲁迅一前一后病逝,其后代如何?他们是少年挚友晚年携手而去如今物是人非,可情缘不灭

作者:云夕客
鲁迅玩伴闰土:晚年凄凉,与鲁迅一前一后病逝,其后代如何?他们是少年挚友晚年携手而去如今物是人非,可情缘不灭

会有人相信宿命吗?还记得那个曾经出现在我们每个人初中课本中的小小少年—“闰土”吗?在大文豪鲁迅的笔下,闰土有着如此般可爱又朴实的形象。“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少年鲁迅的眼中,闰土就像是一个见多识广、有胆有识的小英雄。可经过岁月的沧桑打磨,中晚年的闰土脸色灰黄、身躯佝偻,再也不如年轻时那般充满活力,甚至在离世前凄凉而惨淡。

闰土的人生不禁叫人叹息,也许从出生起,每个人就已经有了或好或坏的宿命。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出现三三两两的交心挚友,无关利益权衡,只盼此生来日方长。而闰土,便是鲁迅人生中这样一个难能可贵的好友。

闰土的形象出现在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之中,虽是故事人物,却是鲁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创作而来。闰土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名叫章润水,是鲁迅家帮工章福庆唯一的儿子。

鲁迅玩伴闰土:晚年凄凉,与鲁迅一前一后病逝,其后代如何?他们是少年挚友晚年携手而去如今物是人非,可情缘不灭

父亲章福庆家住杜浦村,是一个普通的乡下农民,家里有几亩薄田以务农为生。此外,还经常依靠竹匠的手艺、以及在周家(鲁迅)家里做帮工来赚取佣金补贴家用。

章福庆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即便家里并没有什么闲钱,却还是东拼西凑、攒了很久给闰土买了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儿,希望能够在神佛的保佑下,护闰土一生周全平安。

当时鲁迅家是当地的大户人家,家大业大,每逢忙月或者重大节庆日,就会请很多周边村庄的庄稼人前来做帮工。

而闰土的父亲为人老实,干活利落,虽然是周家忙时才会来的帮工,却也深得鲁迅父亲周伯宜的信任,长期充当着周家管家的角色。

因对很疼爱自己的儿子,章福庆总是把闰土挂在嘴边,引得少年鲁迅对这个从未出现的孩子十分好奇。好在恰逢周家三十多年才有一次的大祭到来,需要很多人手,章福庆便提出让自己的儿子过来帮忙照看祭器。

鲁迅玩伴闰土:晚年凄凉,与鲁迅一前一后病逝,其后代如何?他们是少年挚友晚年携手而去如今物是人非,可情缘不灭

第二天,章福庆带着闰土来到了鲁迅家。看着头戴毡帽、圆脸红得发紫的闰土,鲁迅感到十分欢喜,立即拉着闰土来到了只有两个人的地方。闰土向鲁迅讲述自己见过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事物,像海边五色的贝壳、西瓜的危险经历、以及田里的各种动物,引得鲁迅一度痴迷。

在互相介绍完自己的稀奇事物之后,鲁迅和闰土很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鲁迅欣赏闰土的勇敢、精明,而闰土则崇拜鲁迅的“之乎者也”。

开心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鲁迅和闰土还没一起玩够,闰土的父亲便要带着闰土回家,因为周家的大祭活动已经结束。

两个惺惺相惜的小孩儿互相道别,可仍然挡不住那还没分开便已经涌来的思念。鲁迅因为闰土的即将离去而急地大哭起来,而闰土也因为舍不得鲁迅而躲在厨房角落里哭出了声。

鲁迅玩伴闰土:晚年凄凉,与鲁迅一前一后病逝,其后代如何?他们是少年挚友晚年携手而去如今物是人非,可情缘不灭

即便不舍,却依旧要分开。闰土跟随父亲回到了家乡,鲁迅难抵思念给闰土写信,并且邀约闰土在寒假的时候,一起去绍兴城一睹美景。

约定的时间缓缓道来,两个期待已久的少年在绍兴城如约而至,他们一起登上应天塔,看着眼下风姿卓越的风景万分感慨。

冬天的绍兴城虽然始终寒风凛凛,鲁迅和闰土却丝毫不觉疲倦,反而分外珍惜能够一起共度的时光。

游玩结束,闰土回到家中。因为受鲁迅感染,闰土向父亲提出自己也想去学堂上学,将来做个满腹才华的读书人。按理说,像闰土这种乡下孩子,绝大多数是没必要读书的,还不如多学点傍身的技术来的实际。

可闰土的父亲不愿意直接打破闰土的美好期待,而且自己一边种地一边在周家做管家,完全可以供得起闰土去上学,所以在简单思虑过后,父亲章福庆就答应了闰土的请求。

鲁迅玩伴闰土:晚年凄凉,与鲁迅一前一后病逝,其后代如何?他们是少年挚友晚年携手而去如今物是人非,可情缘不灭

看到父亲如此爽快,闰土自然欣喜不已,因为这样一来,他和好朋友鲁迅之间的距离仿佛就会变得更小一点儿。殊不知,事情远远没有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在闰土还没真地进入学堂之前,父亲却先病倒了。

那个年代的农村人没有钱看病,所以没过多久,闰土的父亲就仓促离世,而之前闰土上学的愿望,也随着父亲的去世不了了之。

离奇的是,父亲的去世让闰土的处境变得局促、惨淡,而另一边的挚友鲁迅,竟也很快迎来了自己人生的滑铁卢。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因官场之事下狱,家境一下子大不如从前。

父亲周伯宜,则因为担心祖父和家族的安危患上了疟疾,不仅没有撑起家族的大小事宜,反而在祖父还没有出狱之前,就已经郁郁而终。从此,鲁迅一下子成了周家的主心骨,负责一家老小的生活喜乐。

鲁迅玩伴闰土:晚年凄凉,与鲁迅一前一后病逝,其后代如何?他们是少年挚友晚年携手而去如今物是人非,可情缘不灭

两个童年挚友,几乎在同一时间段迎来了各自家庭的变故,肩上的担子一下子加重许多,因而也再没了以往随心所欲地玩闹时光。

闰土没有继承父亲的差事——替周家帮工这份还算不错的职业,只能守着家里几亩薄田,争分夺秒的外出捕鱼、挑担、乘船来养活自己的家人。随着劳动力度的不断增大,闰土慢慢患上了很多疾病,尤其是背上长了一块儿脓疮,每天疼痛不已,却只能忍着靠女儿擦些药膏来维持现状。

不仅没钱看病,而且还要努力干活来养活家里的五六个孩子,闰土的生活过得越发的局促而叫人心疼。另一边,鲁迅的境况倒是好很多。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鲁迅家道中落,可自己从小饱读诗书、满腹才华,依旧可以通过知识来换取钱财。

鲁迅玩伴闰土:晚年凄凉,与鲁迅一前一后病逝,其后代如何?他们是少年挚友晚年携手而去如今物是人非,可情缘不灭

1919年冬天,鲁迅回家乡接母亲去北京,再次与闰土相见,没想到,当年那个红润饱满的少年,竟然变成了眼前这幅模样。

闰土脸色灰黄、身躯佝偻,见面秉承礼数唤鲁迅为“老爷”。

鲁迅看着眼前的闰土,心头一酸连话都说不出来,缓释许久才回过神来。临走时,闰土前来送别,没想到,这一别,就是一生。

1934年,闰土病情不断恶化。以往疲惫不堪时,闰土还能通过抽旱烟来暂时缓解一下,可这一年,无论他怎么想办法,都总是困倦不堪,加上与日俱增的病痛,闰土终于在一天的午后,永远的离开了家人。

闰土前脚刚走,远方的鲁迅也在1936年查出恶疾,经过几个月的挣扎,终究匆匆离世。

闰土和鲁迅生来是两个世界的人,可他们的命运却总是在冥冥中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直到去世之后,也未曾彻底断开。

鲁迅玩伴闰土:晚年凄凉,与鲁迅一前一后病逝,其后代如何?他们是少年挚友晚年携手而去如今物是人非,可情缘不灭

闰土的大儿子名叫启生,在闰土的带领下,启生就像是年轻时候的闰土,性格活泼而坚毅,各种吹笛子、敲鼓板、拉胡琴、干农活的营生样样都会,在村里也算得上是个“精干”人。

可偏偏命运不济,赶上1940年瘟疫流行,虽然万般小心,却还是被病魔早早夺走了性命。

女儿名叫章阿花,在闰土送别鲁迅时还曾跟着一起去。父亲去世后,阿花的生活也一落千丈,只能依靠周边的乡邻亲戚来扶持度日,等到了该婚嫁的年龄,抓紧托媒人找了户踏实人家,虽然生活过得贫瘠而艰苦,可好在还能安然活着,也就心满意足了。

还有几个孩子,不是在苦难的生活中流浪度日,就是在接踵而至的灾祸中夭折。

启生作为闰土非常牵挂的大儿子,没能过上好的生活而早早离世,但启生留下的儿子章贵,也就是闰土的孙子,却托闰土的福,在平凡的岁月之后,迎来了生活的转机。

鲁迅玩伴闰土:晚年凄凉,与鲁迅一前一后病逝,其后代如何?他们是少年挚友晚年携手而去如今物是人非,可情缘不灭

章贵像父亲一样,从小过着贫苦的生活,没上过几天学,长大之后,也只能靠帮别人干干杂活来维持生活。面对这样的生活,章贵很知足,却不曾想过,有一天会因为爷爷的渊源而迎来全新的美好生活。

1954年,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招募工作人员,毫无疑问,这里更需要相关文化素养极深的知识分子,可因为章贵与大文豪鲁迅有着其他人所无法替代的、千丝万缕的渊源,所以即便章贵即使是个没文化的粗人,纪念馆还是向章贵伸出了橄榄枝。

纪念馆邀请章贵来鲁迅纪念馆工作,并且为其免去顾虑,说明相关知识可以慢慢学,毕竟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可以和章贵一样,只要站在那里,就让人一眼看到鲁迅与闰土的深厚情缘。章贵推辞不过,只好接受,并且开始报夜校加班学习。

鲁迅玩伴闰土:晚年凄凉,与鲁迅一前一后病逝,其后代如何?他们是少年挚友晚年携手而去如今物是人非,可情缘不灭

1976年,章贵受鲁迅儿子周海婴的邀请,前往日本,两个人通过对家人情缘的追溯,虽然辈分悬殊,却还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从此,章贵从以往的庄稼人,慢慢走上了文化事业之路,并且让自己的子女也接受了各种各样的知识教育,再也不用像自己的长辈们一样,一辈子与土地为伍。

如果闰土能够看到这些,一定会倍感欣慰,当初自己未能实现的“读书”心愿,终于在后辈这里成为现实。

闰土的一生让人心疼,小时候虽然是作为仆人的孩子,却已经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