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省政协委员赵灿:加快发展农用植保无人机 助力农业发展

作者:洒在济南

东北网1月17日讯(记者 侯巍)我省是农业大省,需要植保无人机这种智能化装备助力农业增产增收。在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黑龙江科技大学现代制造工程中心主任赵灿建议,黑龙江应研发适合我省专用无人机,实现农用植保无人机产业助力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省政协委员赵灿:加快发展农用植保无人机 助力农业发展

省政协委员赵灿。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赵灿认为,我省农用植保无人机产业存在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比如质量不能满足需求,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统一技术标准,质量得不到根本保证,关键零部件可靠性不高;雾化效果参差不齐,实际喷洒达不到使用要求;续航时间短,运载量小;抗风能力较差;缺少大量操作人员、设备维修维护严重滞后等,不适合我省应用现状。

赵灿说,我省的总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七分之一,喷洒作业面积有2.39亿亩,根据黑龙江省农垦通航提供的数据,每年通航植保作业面积只有1500万亩,仅相当于我省总耕地面积的6.28%,其余都是由传统植保机械或人工完成的。植保无人机施肥施药作业效率高,是常规喷洒机具效率的100~150倍,而作业成本为3~6元每亩,仅为常规作业的1/2~1/3。仅以植保无人机服务产业为例,若每年按照三遍喷洒计算,推广植保无人机后产生的总经济效益估计为33.6亿元。若考虑植保无人机产品制造,估计有41.6亿元的经济效益。

赵灿建议,研制适合我省实际的专用植保无人机。做好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借力我省航空航天基础雄厚的优势,大力发展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服务和制造产业;加大力度发展植保载人机,适度发展植保固定翼无人机、植保无人直升机制造和服务产业;构建较为完整的载人机和无人机制造-专用农药生产-植保服务体系,完成产业链建设。

完善管理规范和制度,尽快制定相应地方行业标准。实现专业化生产。借助我省装备制造和人才的优势,组织力量集中攻克高可靠性专用航空发动机等制约农业植保无人机发展的技术瓶颈并将植保无人机纳入农机补贴目录。

赵灿建议,我省尽快出台相关补贴政策,鼓励广大农村农民应用植保无人机。通过政府引导,搭建平台,构建产业链。成立黑龙江省现代植保技术产业联盟,搭建我省植保无人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大规模组建集喷洒作业、维修维护一条龙服务站或公司,并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实现信息联动,五年内基本完成构建植保无人机设计制造、专用农药制备、关键零部件生产、喷洒服务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