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照顾盲人四兄弟的深泽好闺女赵灿结婚啦!

作者:河北新闻网
照顾盲人四兄弟的深泽好闺女赵灿结婚啦!
照顾盲人四兄弟的深泽好闺女赵灿结婚啦!
照顾盲人四兄弟的深泽好闺女赵灿结婚啦!

沧州市盐山县圣佛镇陈百万村生活着一个特殊的家庭,兄弟四人陈燕奇、陈燕起、陈燕东、陈燕会全部都是盲人,但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在贫瘠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让八旬老娘安享晚年,他们黑暗的人生里有着别样的温暖和光明。2006年,盲人四兄弟当选“感动河北”十大人物。石家庄深泽县彭赵庄姑娘赵灿看到盲人四兄弟的报道后,毅然来到家中,和四兄弟的老母亲一起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而奶奶临终时的嘱托,更让她下定决心不再和盲人兄弟分开。赵灿甚至把自己的户口迁到了盐山,“我要在这里招个上门女婿,一起照顾四位老人。”道出内心深处最真实想法的朴实姑娘赵灿,当选2012年度“感动河北”十大人物。常言道:好事多磨。在单调枯燥的农村坚守承诺的赵灿,终于在今年11月初和爱人步入了婚姻殿堂。

燕赵都市报驻沧州记者 韩泽祥 代晴 文/图

盲人四兄弟孝顺老娘感动河北

四兄弟都是朴实憨厚的庄稼人,他们自幼相继患上奇怪的眼病,视力越来越差,先后在20岁左右时彻底失明,后被诊断为世界罕见的视网膜神经萎缩症。20多年前,支撑全家生活的父亲去世,全家5口人,只剩下老母亲有一双健康的眼睛,这样的一家人,日子怎么过?在生活的巨大考验面前,四兄弟没有退缩,面对每日以泪洗面的母亲,他们坚定地表示:“咱谁也不靠,我们自己种地干活,我们给您养老送终!”

6亩2分承包地成了全家全部的依靠,老母亲就成了四兄弟的眼睛,她开始教儿子们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技能。要下地干活,如何走到地里就成了第一道难关。每次出门,母亲走在最前面,一只手拿着工具,另一只手牵着大儿子,大儿子再牵着老二,兄弟四人排成一串。除草时,他们要经历无数次的触摸,才能分清哪是草,哪是苗……

如今,四兄弟已经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摸爬滚打了30多个春秋,掌握了播种、收割、浇地、运肥等各种庄稼活,他们的收成也能达到正常人家的八成左右,他们甚至靠节俭和借债盖起了三间大瓦房。

除了种地,兄弟4人分别摸索着学会了许多手艺。老大无师自通学会了木匠活儿,家里的凳子都是他做的。老二的绝活是电工,家里的电线、电灯都是他安装的,从来没有被电过。老三有音乐天赋,无论什么歌曲戏剧,听上几遍,他就能用口哨吹出来。老四负责“外交”,家外的事情通常由他处理,家里卖粮食,一袋子粮食用手一掂就知道分量轻重,上下差不了半斤。为了回报经常帮助他们的乡亲们,四兄弟还经常帮助村民们打井。

能以自己的劳动赡养老母亲,一辈子不偷、不抢,不做坏事,不给别人添麻烦,是四兄弟最自豪的事。老母亲是他们生活的动力和支撑,兄弟四人的生活准则是,再苦再累,也得让老娘高兴。有了好吃的,都要省下来给老娘。四个人的孝顺已经成为村里人的楷模。

2011年5月,87岁的老母亲终因年老体衰离开了她最牵挂的四个盲儿子,但老人临终时是面带微笑走的,因为四个盲儿子有新的“眼睛”指引,她可以放心地走了。

朴素女孩照料四兄弟演绎“父女情”

“老娘临终时很欣慰地和我们四兄弟说,有赵灿照顾你们,我可以闭上眼了。”老大陈燕起说,赵灿就是他们四兄弟的“眼睛”,老娘之所以可以安心地走,正是因为赵灿加入到这个家庭中来。

2009年,看到盲人四兄弟的报道后,石家庄市深泽县深泽镇彭赵庄村姑娘赵灿,当时就被他们孝敬老娘的孝心感动了,毅然决定来到他们身边和老人一起照顾四兄弟。“赵灿刚来没多长时间就赶上了麦收,大雨中抢收麦子一事,让我认准了她绝对是个好闺女。”老二陈燕起说,2009年5月中旬,赵灿来到他们家刚刚一个多月的时间,正赶上麦收时分,当时雇来的收割机已经把麦粒脱了下来,金灿灿的麦粒像小山一样堆积在地头上。谁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打乱了人们收割的节奏,四兄弟也慌乱起来:“如果麦粒不赶紧装袋运回家,很有可能被大雨冲走,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四兄弟也加快了装袋、运送的频率,尽管心急如焚,但他们毕竟无法看清眼前的一幕,呼呼的大风吹得人站不住脚,豆大的雨点打在他们的身上,把四兄弟冲成了落汤鸡。

正在这时,赵灿赶来了。她拿起簸箕和大伙儿一起把小麦赶紧装进袋子里,老大和老三赶着牛车往家运,赵灿一路小跑赶回家把袋子拿回麦地接着装剩余的麦粒。“我们让赵灿赶紧避避雨,别淋感冒了,可孩子知道粮食是庄稼人的命,她一刻也没有歇息。”陈燕起说,如此往返再三,在大风大雨中,23岁的小姑娘和四个盲人硬是把30多袋小麦全部颗粒归仓。“老娘病重时,要是没有赵灿,俺们只能干着急却插不上手。”老大陈燕奇说,2011年,老母亲病重的几个月里,赵灿每天忙里忙外,把买回的药物一包包分清,喂给老人吃,直到老人寿终正寝。“老娘临终时很欣慰地和我们四兄弟说,有赵灿照顾你们,我可以闭上眼了。”

随后,赵灿改口喊老二陈燕起为“干爹”,并于2012年4月把户口从石家庄迁到了盐山,打算为盲人四兄弟养老送终,“我要在这里招个上门女婿,我们一起照顾四位老人。”赵灿说,她把户口落在陈百万村,就是想在这里扎根,还要找个有爱心、有耐心的女婿,和他一起照顾盲人四兄弟。许多读者都被赵灿的大义之举所感动,有人捐款捐物帮助盲人四兄弟,有人热心当“红娘”为赵灿介绍对象。燕赵都市报也曾做媒,替盲人四兄弟和赵灿招“上门女婿”。一时间,家里的电话成了征婚热线,来自天南海北的小伙子毛遂自荐,想要认识赵灿。但要面对照顾盲人四兄弟的重任,很多小伙子最后都打了退堂鼓,赵灿的婚事成了盲人四兄弟最大的“心病”。

朴实善良的好闺女有了好归宿

“姐,告诉你件事,我结婚了。”电话那头的赵灿,语气里充满甜蜜。记者分享着赵灿的喜悦,感慨好女孩终于有了好归宿。

今年夏天,赵灿在亲戚介绍下,与石家庄深泽小伙张华见了面。“第一次见面,我们就挺谈得来,麦收时他到盐山帮我干活,然后我们就结婚了。”赵灿笑着说,按现在的说法,她应该算是闪婚。11月3日,农历九月廿二,29岁的赵灿和张华在老家举行了婚礼。

张华和赵灿同岁,也是1986年出生。两人还是老乡,张华家住石家庄深泽县北赵庄,和赵灿的娘家距离很近。

赵灿说,这份姻缘是她的姨妈和张华的姑姑促成的。回忆第一次和张华见面的场景,赵灿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特别不爱说话。”虽然话不多,但张华的朴实打动了赵灿。“张华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在建筑工地做大工,虽然年轻但两只手都是老茧。”赵灿说,张华就是个实实在在的庄稼汉,他不会甜言蜜语,但不怕吃苦,这一点就让她喜欢。

见面之后,赵灿就回到盐山,两人靠电话联系。转眼到了秋收时节,张华主动从石家庄来到赵灿身边,帮着收玉米。张华从小很少干农活,虽然是第一次下地,但他“干啥像啥”。盲人四兄弟种了15亩地的玉米,以前收粮食都是赵灿一个人张罗,今年她可省心了,“收玉米、耩麦子都是张华帮着弄的,我什么也没管。”赵灿说。

相处了一个月,盲人四兄弟也对张华格外喜欢,他们觉得这个小伙子可靠,闺女跟着他受不了委屈。“本来我俩回石家庄是商量着订婚,没想到一回去两家老人拍板说干脆结婚吧,选了个好日子我们就结了。”赵灿笑着说。

没有轰轰烈烈的恋爱,只有平平淡淡的生活,但赵灿认为这才是幸福。“我现在觉得可舒心了,感到心里有了依靠。”赵灿说,张华来到这个家以后,她说话做事都有了伴儿,身上的担子也有人扛了,这种日子她很知足,“等明年开春,我俩计划干点啥,相信我们一家人会越过越好的。”

记者问赵灿,张华说过最让她感动的话是什么?赵灿笑着回答,有一天张华认真地跟她说,让她适当减减肥。“干吗减肥,你嫌我胖啊?”赵灿问。“我绝对不是嫌弃你,而是人胖了容易得病。身体是本钱,我想和你待一辈子。”听完张华的话,赵灿心里一阵温暖。“他就是这样,不爱言语,但总能给我感动。”赵灿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