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63年,陈毅说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金庸唱反调:原子弹有何用?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消息瞬间传遍全国,人民群众都沸腾了,举国欢庆,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核武器,面对外国的核威胁,我们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随后不久,我国政府就此发表声明:

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的,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别的国家有核武器,我们也要有,但是我们绝不会率先使用核武器,我们只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对于一切外来势力的侵扰,我们采取积极抵御的态度。

在研制原子弹期间,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过程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尤其是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了同我国签订的600份合同,撤走了援助我国的专家,并且带走了全部图纸和资料,我国经济遭到重创,许多重工业都处于半停工状态,对新中国的核工业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1963年,陈毅说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金庸唱反调:原子弹有何用?

对于苏联的这一行为,毛主席非常的镇定甚至乐观,他说: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很难还的。随后,毛主席一锤定音,没有苏联的援助,我们也要继续搞,中国人可以靠自己研发核武器。

当时我国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一穷二白,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对于毛主席的这一决策,国内外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他们甚至扬言,光靠中国20年都研制不出来。但是陈毅、聂荣臻、贺龙等开国元帅一致赞同毛主席的观点,支持继续研发原子弹。

因为原子弹一日造不出来,我国就一日挺不起脊梁骨。就这样,我国自主研发原子弹的计划提上日程,中央把原子弹工程定名为“596工程”,要造“争气弹”。

1963年,陈毅说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金庸唱反调:原子弹有何用?

正在全国上下一条心,科学家们潜心钻研的时候,外媒开始给中国唱衰,他们不断地讥讽我国:穷的裤子都穿不起了,还妄想搞什么原子弹,简直天方夜谭。

当时担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听到这番话之后,心里非常的不是滋味,为了坚定全国人民的信念,1963年10月28日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为了回怼外面质疑和嘲讽的声音,陈毅说了这么一段话:

“他们有原子弹、核子弹,了不起吗?他们如此欺侮我们,笑我们穷,造不起。我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

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么简单的几句鼓舞士气的话居然遭到了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的讥讽。

可能是文人身上多少都带点自命清高的酸臭气,金庸认为如果一个国家连民众的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的话,那还谈什么发展,尤其是“要核子不要裤子”这种言论,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于是他在自己创办的报纸《明报》上发表了一篇《要裤子不要核子》的文章,用来抨击陈毅说的话。其中写道:

一位负责首长居然说到即使人民全部无裤,也要自拥核武器,这句话在我们听来,实在不胜愤慨。把军事力量放在第一位,将生活放在第二位,老实说,那绝不是好。我们只希望,这只是他一时愤激之言……

金庸此话一出,暴露了个别知识分子只顾小家不顾大家的缺点,他的观点是要先有生活保障,才能再去考虑国防建设,实属本末倒置了。

1963年,陈毅说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金庸唱反调:原子弹有何用?

金庸

在当时的大环境中,国家要想安定的发展经济,人民要想安居乐业,就必须能够拿出来震慑外来势力的武器,让他们不敢轻易的打压我们。没有看门的家伙事,还想好好地过日子,怎么可能?要想反对原子弹,就必须先拥有原子弹。

金庸为了显示自己的思想是具有世界大局观的,还特意举了一个例子来高唱反调,他在文中提到:

“制造原子弹,不知是什么用处?当英法联军攻打苏伊士运河时,英国早已拥有核子武器,但苏联一声恫吓,说要以飞弹轰炸伦敦,英只好乖乖地收兵。中国再努力十年也决计赶不上英国在攻打苏伊士运河时的核子成就,请问几枚袖珍原子弹,有何用处?还是让人民多做几条裤子穿吧”

如果说前面的话是因为金庸担心民众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尚能理解。那么这段话就把文人的弱点暴露得一干二净了,他压根就不信中国能自主研发出原子弹,结果尚未明了,他就说中国一定不行,注定失败。

金庸这篇文章一经发表,就引起了轩然大波,《文汇报》、《新晚报》等报刊迅速地写文章针对金庸的观点一一反驳。批评金庸是“装成一副悲天悯人的伪善面孔”,还发表了标题叫做《裤子固要,核子也要》的时评。

面对众多报刊的口诛笔伐,金庸来劲了,他继续加大火力,连续发出《制核弹,无益加有害》、《有核无裤,无核有裤与核裤皆无论》和《我们关于裤核问题的十点立场》等多篇文章。

接下来的发展大家想必也猜到了,就是金庸与众多报刊之间的极限拉扯,你一篇我一篇地互相反驳。在他们针锋相对,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科研人员却一刻都没停,一头扎进实验室里潜心搞研究,大家都憋着一口气要早日造出“争气弹”给国内外那些质疑的声音展示中国力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无数的科研人员都白了头,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那天迎来了胜利的曙光,下午两点59分40秒的时候,主控人员按下了起爆的按钮,随后进入10秒倒计时,全场的工作人员都在心里默数:10、9、8....4、3、2、1。

1963年,陈毅说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金庸唱反调:原子弹有何用?

随后,轰的一声原子弹爆炸了,天空中升起了巨大的蘑菇云,在场的所有人都见证了历史,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中国有自己的核武器了,所有人都喜极而泣,记者拍下了当时的照片,蘑菇云无比壮观!

1963年,陈毅说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金庸唱反调:原子弹有何用?

中国排除万难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迅速登上了世界各国报纸的头条,东方雄狮真正的苏醒了。在举国欢腾的时候,金庸依然嘴硬坚持自己的观点。

事后,陈毅了解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他虚心地检讨了自己的说的话,他说自己不要裤子要核子的话有点片面和绝对,因为裤子还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吃不饱穿不暖也不行。

他对金庸的观点也做出了回应,说道:

“查先生的社评有一半是对的,但不要核子这句话也有片面性,也是绝对化。我同那个查先生的社论,两家的话合起来,就全面了。今后,我们就要努力做到既有裤子,又有核子!我当时说裤子,当然是个比喻,就是要做到中国人丰衣足食,手上还有个不大不小的核子弹。我们欢迎任何人来批评我们,指正我们,我们不怕批评,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接受!”
1963年,陈毅说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金庸唱反调:原子弹有何用?

陈毅

陈毅的虚心和大度也逐渐打动了金庸,他主动检讨了自己的行为,并且在今后的日子里,金庸多次致力于祖国的发展和统一,改革开放的时候,金庸通过自己的影响力表达了对祖国发展的信心。撒切尔夫人曾会见过金庸,在香港问题上,金庸坚持祖国统一香港需要早日回归的立场。

金庸是武侠小说的泰斗,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一生创作了多部优秀的武侠小说,比如《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等作品,陪伴了很多人的青春,是一个时代的记忆。2018年,金庸在中国香港逝世,享年94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