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梁山好汉浪子燕青与李师师的瓜葛

作者:雅腔俗调

北宋时汴京有一座矾楼,雕梁画栋极是华丽,吸引无数富商豪门,王孙公子、文人骚客来此游玩欢宴。每天丝竹声声,人头攒动,门庭若市。之所以有如此景象,因为矾楼之中有一位绝色美女李师师。

李师师,汴京(今河南开封)人,是北宋青楼歌女。她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坊的王寅的女儿,刚一出生就失去了母亲,父亲格外疼惜这个不幸的女儿,用豆浆将她养活。幼时的李师师,因营养不足而身体孱弱,时常啼哭。父亲为了让小师师能健康成长,按照当时的习俗,将她舍身佛寺。寺中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认为她很像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王师师。在王师师四岁时,父亲因罪死在狱中。她因此流露街头,以经营妓院为业的李蕴见她是个美人坯子,于是将她收养,并随其姓,改名为李师师,并教她琴棋书画与歌舞。李师师聪慧灵动,极具艺术天赋,一学即会。长大后的李师师,出落得水灵柔媚,风情万种,擅长歌舞,深谙诗词。经常披一件白衣,在凄婉清凉的唱词中,更显幽姿飘逸,哀怨缠绵,恰如梨花带雨的冷美人。公子王孙、贪官富商争相光临矾楼,为的是一睹她的风采。

京城教坊中李师师独领风骚,高树艳帜。北宋著名词人张先、晏几道、秦观、周邦彦等人都与她相交甚好。

当时80岁高龄的著名作词大家张先曾为十多岁的李师师特意创作新词牌《师师令》并有一词云:“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於珠子。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

晏几道曾作《生查子》词写她的色容:“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秦观秦少游,著名的情歌王子,与李师师才子佳人,互相爱慕,传下一段佳话,他曾作《一丛花》词赠李师师:“年来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口。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相应妙舞清歌夜,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秦观之后,和李师师交往最密切的文人当数周邦彦了。周邦彦妙解音律、工于文词,因其词句绮丽绝伦,京城歌伎无不以唱他的新词为荣。初见李师师,周邦彦便觉相见恨晚,即填了一首《玉兰儿》送给李师师:“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炉烟淡淡云屏曲,睡半醒,生香透玉。赖得相逢,若还虚度、生世不足。 ”

俩人交往日久,关系更为密切。周邦彦又作了《洛阳春》:‘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依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让李师师更扬名的是,她遇到了一生中一个重要人物宋徽宗赵佶。徽宗见到李师师第一面就被她深深的吸引,李师师不仅长相极美,还极具才情。因此宋徽宗常常与李师师在一起,为了方便相见,还专门修了一条直通李师师居所的地道,可见,宋徽宗对李师师的喜欢。

关于李师师最终的结局,有以下几种说法。

传说中李师师与梁山好汉浪子燕青产生瓜葛,燕青不仅江湖英雄,梁山好汉,而且也是“风流浪子”,但为了梁山大业,他拒绝了李师师的感情,拜了李师师为姐姐。

李师师的结局,传说主要有几种,一是李师师被金兵所俘后,坚贞不屈,自杀身亡。二是李师师出家为尼,伴着青灯古佛,了结残生。三是李师师流落江湖,归于平凡。四是李师师在宋室南迁后,流落到了湖广一带,仍以卖唱为生。但随着人老珠黄,生活无以为继,最终孤独去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