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梁山好漢浪子燕青與李師師的瓜葛

作者:雅腔俗調

北宋時汴京有一座礬樓,雕梁畫棟極是華麗,吸引無數富商豪門,王孫公子、文人騷客來此遊玩歡宴。每天絲竹聲聲,人頭攢動,門庭若市。之是以有如此景象,因為礬樓之中有一位絕色美女李師師。

李師師,汴京(今河南開封)人,是北宋青樓歌女。她原本是汴京城内經營染坊的王寅的女兒,剛一出生就失去了母親,父親格外疼惜這個不幸的女兒,用豆漿将她養活。幼時的李師師,因營養不足而身體孱弱,時常啼哭。父親為了讓小師師能健康成長,按照當時的習俗,将她舍身佛寺。寺中老僧為她摩頂,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認為她很像佛門弟子,因為大家管佛門弟子叫“師”,是以她就被叫做王師師。在王師師四歲時,父親因罪死在獄中。她是以流露街頭,以經營妓院為業的李蘊見她是個美人坯子,于是将她收養,并随其姓,改名為李師師,并教她琴棋書畫與歌舞。李師師聰慧靈動,極具藝術天賦,一學即會。長大後的李師師,出落得水靈柔媚,風情萬種,擅長歌舞,深谙詩詞。經常披一件白衣,在凄婉清涼的唱詞中,更顯幽姿飄逸,哀怨纏綿,恰如梨花帶雨的冷美人。公子王孫、貪官富商争相光臨礬樓,為的是一睹她的風采。

京城教坊中李師師獨領風騷,高樹豔幟。北宋著名詞人張先、晏幾道、秦觀、周邦彥等人都與她相交甚好。

當時80歲高齡的著名作詞大家張先曾為十多歲的李師師特意創作新詞牌《師師令》并有一詞雲:“香钿寶珥。拂菱花如水。學妝皆道稱時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長勝未起。縱亂雲垂地。都城池苑誇桃李。問東風何似。不須回扇障清歌,唇一點、小於珠子。正是殘英和月墜。寄此情千裡”。

晏幾道曾作《生查子》詞寫她的色容:“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袅。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歸去鳳城時,說與青樓道:遍看穎川花,不似師師好。”

秦觀秦少遊,著名的情歌王子,與李師師才子佳人,互相愛慕,傳下一段佳話,他曾作《一叢花》詞贈李師師:“年來今夜見師師。雙頰酒紅滋。疏簾半卷微燈外,露華上、煙袅涼口。簪髻亂抛,偎人不起,彈淚唱新詞。佳期誰料久參差。愁緒暗萦絲。相應妙舞清歌夜,又還對、秋色嗟咨。惟有畫樓,當時明月,兩處照相思”。

秦觀之後,和李師師交往最密切的文人當數周邦彥了。周邦彥妙解音律、工于文詞,因其詞句绮麗絕倫,京城歌伎無不以唱他的新詞為榮。初見李師師,周邦彥便覺相見恨晚,即填了一首《玉蘭兒》送給李師師:“鉛華淡伫新妝束,好風韻,天然異俗。彼此知名,雖然初見,情分先熟。爐煙淡淡雲屏曲,睡半醒,生香透玉。賴得相逢,若還虛度、生世不足。 ”

倆人交往日久,關系更為密切。周邦彥又作了《洛陽春》:‘眉共春山争秀,可憐長皺。莫将清淚濕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潤玉箫閑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依欄愁,但問取亭前柳。’”

讓李師師更揚名的是,她遇到了一生中一個重要人物宋徽宗趙佶。徽宗見到李師師第一面就被她深深的吸引,李師師不僅長相極美,還極具才情。是以宋徽宗常常與李師師在一起,為了友善相見,還專門修了一條直通李師師居所的道地,可見,宋徽宗對李師師的喜歡。

關于李師師最終的結局,有以下幾種說法。

傳說中李師師與梁山好漢浪子燕青産生瓜葛,燕青不僅江湖英雄,梁山好漢,而且也是“風流浪子”,但為了梁山大業,他拒絕了李師師的感情,拜了李師師為姐姐。

李師師的結局,傳說主要有幾種,一是李師師被金兵所俘後,堅貞不屈,自殺身亡。二是李師師出家為尼,伴着青燈古佛,了結殘生。三是李師師流落江湖,歸于平凡。四是李師師在宋室南遷後,流落到了湖廣一帶,仍以賣唱為生。但随着人老珠黃,生活無以為繼,最終孤獨去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