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开国中将彭明治:为何能连升三级,从旅长直升兵团副司令?

作者:青柠历史

1948年9月,东北野战军成立第一、第二兵团,时任东北野战军第3师第7旅旅长的彭明治被任命为副司令员,成为全军唯一由旅长升任兵团副司令的人。在此之前,彭明治担任了8年的旅长,是同期的旅长中升迁最慢的。这时为何能连升三级,超过一大批纵队司令,担任兵团副司令员?

开国中将彭明治:为何能连升三级,从旅长直升兵团副司令?

彭明治是湖南衡阳人,1924年3月,19岁的彭明治考入黄埔军校一期,成为蒋先云、徐向前、陈赓的同学,周恩来的弟子,并在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周恩来就将他推荐到叶挺独立团任见习排长。北伐期间,叶挺独立团所向披靡,声名大噪,彭明治也因作战勇敢开始展露头角,成为叶挺独立团中有名的“不惜命排长”。1927年南昌起义时,彭明治在25师73团(由叶挺独立团改编而来)任代理连长,带领全连参加了南昌起义。

从彭明治早年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他的资历非常老。正常来说,这样的资历在红军期间应该就是军师级干部,八路军时期应该是旅一级干部,解放战争期间最起码也应该是纵队司令,但他在红军时期只是副团长,直到1948年,还只是担任旅长职务。这是因为他曾重新入党。

南昌起义后,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彭明治参加了朱德指挥的三河坝战役。当时,彭明治所在的25师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南下,与2万多敌军血战3个昼夜。在战斗中,彭明治负伤昏迷,醒来后部队已经撤离,他被迫隐藏在当地老乡家中养伤,与部队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他一边养伤,一边打听部队的下落。后来由于当地敌情严重,彭明治又回到常宁家中疗伤,经过多次打听,他得知朱德率领三河坝留守部队到了粤北一带,便赶去韶关一带寻找。但实际上,当时朱德指挥三河坝留守部队早已撤离粤北,北上井冈山。

彭明治找不到部队,为了谋生只好化名去了驻扎在桂阳的国民党军52师当兵,敌人也不知道彭明治的真实身份,只以为是一个普通青年,便把他分到了3团4连当战士。估计当时敌人就算知道了彭明治的真实身份也不敢相信,毕竟当时的彭明治的同学中,能力一般的黄维都做到了团长,胡宗南都已经是师长了。敌人很难相信,团长、师长的同学会来做个大头兵?

彭明治并不在乎在52师里做个小兵,因为他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党组织。1930年8月,红一方面军攻打长沙,当时52师正驻守在长沙郊外,担任前哨警戒的彭明治见部队来了,果断鼓动本班的9人起义,带着枪跑到了红三军。这年冬天,在经过中央苏区”首次反“围剿”的考验后,彭明治重新入党。

南昌起义时,彭明治就已经担任连一级职务,但重新回到部队后,并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而是重新从战士干起。当时,他的黄埔一期同学徐向前已经担任了近一年的红一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他的黄埔四期学弟林彪已经是红一军团第四军的军长。彭明治没有任何抱怨,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先后担任班长、排长、连长,无论担任什么职务都是冲锋在前,英勇作战。很快,他被任命为红3军7师19团副团长。第三次反“围剿”作战中,敌粤军依仗优势兵力猛扑19团的阵地,危急关头,彭明治从背后抽出大刀,率先冲进敌阵,“浑身如同血染”,直到将敌人击退。此役过后,彭明治大名远扬,成了全军闻名的“大刀团长”、“人人称悍将”。

西安事变后,彭明治任红1师参谋长,师长是杨成武。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当时由于编制不够,干部大都降两级使用,彭明治被任命为115师343旅685团参谋长。一年后,团长杨得志调走,彭明治升任团长。不久后,根据中央“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决策,685团奉命扩编为苏鲁豫支队,彭明治任支队长,与政委吴法宪一同指挥部队挺进鲁南苏北,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彭明治就率部作战76次,击毙日伪军一万多人,开辟、巩固了苏鲁豫抗日根据地,苏鲁豫支队也发展成为了5000多人的劲旅。

1940年8月,苏鲁豫支队改称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支队,随后又改为八路军115师教导第一旅,南下支援新四军作战。1941年“皖南事变”后,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同时南下支援的八路军第五纵队也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教导第一旅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第7旅,作为新四军军部的机动部队,彭明治任旅长。之后,彭明治指挥7旅转战苏北、淮南、淮北,作战一千多场,被3师师长黄克诚誉为:“3师的拳头”,新四军代军长陈毅也夸奖7旅:“华中主力的主力”、“钢铁部队”。

说到7旅,就必须得说一下“刘老庄连”。

开国中将彭明治:为何能连升三级,从旅长直升兵团副司令?
2009年10月1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战旗方队的100面荣誉旗帜中就有出自新四军7旅的“刘老庄连”。 1943年春,日军第65师团3000多人对我苏北根据地开展残酷的“扫荡”,7旅19团4连奉命负责掩护党政机关转移。全连82人在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的指挥下,英勇顽强,不惧牺牲,浴血奋战,先后打退敌军的5次冲锋,击毙敌人一百多名,但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 战后,7旅旅长彭明治代表旅司令部政治部宣布重建4连,并授予4连“刘老庄连”的称号。当地群众也组织了公葬仪式,修建“新四军抗战八十二烈士之墓”,并选送82名当地优秀的子弟补充进重建的4连。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撰文表彰:“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八路军总指挥朱德称赞他们是“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抗战胜利后,彭明治所在的第3师7旅在师长黄克诚的指挥下挺进东北,是较早进入东北的部队。进入东北后,彭明治指挥7旅先后参加了秀水河子战斗和四平保卫战。秀水河子战斗中,彭明治以旅长的职务,全权指挥7旅和梁兴初所部的1师,在不利的局面下果断违抗林彪的撤退命令,依然下令部队向敌人猛攻,终于反败为胜。秀水河子战斗是我军在东北第一次消灭敌人一个整团,也是我军在东北打赢的第一个胜仗。四平保卫战中,彭明治指挥7旅血战5昼夜,全旅牺牲4000多人,占我军总伤亡的一半,被《东北日报》誉为“21团在,四平街在!”

全国解放后,有人借秀水河子之战歌颂林彪如何如何,彭明治刚正不阿的说,这仗根本不是林彪指挥的。林彪死后,又有人攻击秀水河子之战是得不偿失的败仗,彭明治还是刚正不阿的说,这仗根本不是林彪指挥的。从这件小事上可以看的出来,彭明治将军是个不媚上不欺下,一身正气,光明磊落的人。

可惜的是,四平保卫战中,彭明治患上了肺结核,经常需要战士们抬着他指挥战斗。战斗结束后,上级便派人将他送到了条件较好的佳木斯医院,由经验丰富的日本军医治疗。彭明治的病非常严重,以至于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和修养才恢复健康。

也正是因为这一年多的治病和修养,让彭明治在职务相对落后。比如梁兴初原是新四军独立旅的旅长,此时已经是纵队司令员,而彭明治仍是旅长。不过,组织并未忘记他曾经的贡献。

开国中将彭明治:为何能连升三级,从旅长直升兵团副司令?

梁兴初

1948年9月,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成立,程子华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委,彭明治被任命为副司令员,第二年3月,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改称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彭明治为第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之后,他跟随四野大军南下的脚步,陆续参与指挥了平津、衡宝、广西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彭明治出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当时的广西军区并不是省军区,而是二级军区,由13兵团兼,隶属于中南军区,为兵团级,下辖十个军分区和四个警备司令部,总兵力十万多人,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张云逸。

开国中将彭明治:为何能连升三级,从旅长直升兵团副司令?

彭明治连跨三级从旅长升任兵团副司令员,全军上下却没有任何人针对此事非议或者反对、不服气。原因也很简单,彭明治是黄埔一期毕业,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从军初于叶挺独立团,资历非常老,如果不是因为当初与党组织失去联系,造成重新入党,恐怕早已担任兵团司令员一级的职务。

就算撇开资历不谈,仅论战功来说,彭明治也是完全够格的:北伐时期, 冲锋在前, 绰号“不惜命排长”;红军时期, 大敌当前挥刀上, “人人称悍将”;抗日战场, 从华北打到华中, “姓字犹叫敌胆寒”;解放战场, 旅长指挥师长, 敢违林彪将令获大捷;。

1950年3月,彭明治出任驻波兰大使,是当时著名的“将军大使”中的一员,这是周总理亲自点名任命的。不会外语的彭明治担心做不好工作,毛主席得知后,鼓励他要效仿汉代的班固、张骞,为中波两国人民的友谊建立功勋。

在波兰的两年任期里,彭明治不遗余力的发展两国之间的关系,波兰政府对他非常赞赏,但因为战伤和疾病的原因,彭明治不太适合繁琐的外交事务。1952年,彭明治调回国内,任河北省军区司令员,重新回到军队工作,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省军区司令员中为数不多被授予中将军衔的。

1957年8月,彭明治被任命为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协助部长叶剑英,但由于身体原因,在积极参与部里的工作的同时,彭明治主要以修养为主。

1993年5月10日,彭明治将军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8岁,老战友洪学智上将称其:“英勇善战,功善史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