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5年滕代远位居“评衔不授衔”21人名单,林彪:他应该授予元帅一、滕代远的战争时期经历二、地方负责干部军衔评定请示三、滕代远与军衔擦肩而过

作者:兵者观察

作者:史倌

给革命时期的有功人员颁发奖章和勋章,是党和政府对军人的表彰,做历史性的总结,授予军人军衔是国家人民赋予军人的至高荣誉,也是为了肯定军人在军中的地位,方便工作指挥。

总干部部长罗荣桓在1955年时向中央军委提出三种办理地方负责干部授予军衔评定的方式,最后提交了一份21人评军衔却不授予军衔名单,领衔21人名单的是拥有显赫战功的滕代远。

按评判要求,滕代远的资历是完全达到授予大将的标准,为何最后却没能被授予军衔?

1955年滕代远位居“评衔不授衔”21人名单,林彪:他应该授予元帅一、滕代远的战争时期经历二、地方负责干部军衔评定请示三、滕代远与军衔擦肩而过

滕代远是湖南怀化市麻阳县人,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红军早期创始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领导者之一。

抗战胜利后在内战中战绩最出色两位将领之一的林总是一个惜字如金的人,他只评价过两位其他将领,其中之一就是评价滕代远有资格被授予元帅军衔。

1955年滕代远位居“评衔不授衔”21人名单,林彪:他应该授予元帅一、滕代远的战争时期经历二、地方负责干部军衔评定请示三、滕代远与军衔擦肩而过

八大武装起义之一的平江起义由彭德怀和滕代远发起,1927年初毛主席在柳直荀和滕代远的陪同下到湖南考察,次年6月,滕代远便到平江组织暴动,在此之前滕代远是省委特派员。

1929年1月敌军在井冈山围剿,滕代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30团与王佐留守,在奔袭于都的过程中,突围到赣南队伍就只剩三百人,当时滕代远和邓萍都身负重伤。

1955年滕代远位居“评衔不授衔”21人名单,林彪:他应该授予元帅一、滕代远的战争时期经历二、地方负责干部军衔评定请示三、滕代远与军衔擦肩而过

三个月后,滕代远、彭德怀和邓萍会合成立了红5军,军长由彭德怀担任,黄公略任副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1930年黄公略转入红一军团调任为红6军军长,滕代远开始任命为红三军团政委。

黄公略调任后在吉安东固六渡坳牺牲,后由滕代远和彭德怀东征福建,带队共进行了4次反围剿,后滕代远于1934年1月前往苏联留学。

1955年滕代远位居“评衔不授衔”21人名单,林彪:他应该授予元帅一、滕代远的战争时期经历二、地方负责干部军衔评定请示三、滕代远与军衔擦肩而过

抗战时期滕代远回国后,在1939年和林一于陕北结婚,婚后林一担任总部情报科科长一职。1942年左权牺牲,经组织决定最终由滕代远接任左权职位,滕代远上任后便和彭总一同策划要给左权报仇,夫唱妇随的林一也曾三次化装前去侦查提供一手情报。

在左权牺牲那年的大年三十,八路军特务团参谋刘满河带领突击队进入祁县暗杀了日本益子挺进队开年会的队员,以30人之力完成任务使日本解散了益子挺进队。

1955年滕代远位居“评衔不授衔”21人名单,林彪:他应该授予元帅一、滕代远的战争时期经历二、地方负责干部军衔评定请示三、滕代远与军衔擦肩而过

随后在1945年,滕代远当选了44委员之一,1948年兼任了铁道兵团司令员,第二年新中国成立后,滕代远被任命为第一任铁道部部长,这一任命就是16年。

总干部部长兼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按军官服役条例中勋章奖章条例,根据中央领导和部队的同志们的任职情况提出授衔和授勋。

在总干部部提出的初步方案中,毛主席军衔为大元帅,授衔周恩来同志、刘少奇同志和邓小平同志为元帅,谭震林同志、邓子恢同志和张鼎丞同志等人为大将……

1955年滕代远位居“评衔不授衔”21人名单,林彪:他应该授予元帅一、滕代远的战争时期经历二、地方负责干部军衔评定请示三、滕代远与军衔擦肩而过

人大常委会上各委员都赞同罗荣桓提出的这份《关于地方负责干部的军衔评定和授予问题的请示》,纷纷认为毛主席等人为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理应被授予军衔和勋章。在刘少奇委员长心里知道,毛主席是坚决不要授衔和授勋的,于是在人大常委会中提出让大家去向毛主席请示,暂时不做授衔决定。

在不久后的某一天,由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和总干部部长罗荣桓带头,向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系统汇报了授衔授勋的初步方案。

1955年滕代远位居“评衔不授衔”21人名单,林彪:他应该授予元帅一、滕代远的战争时期经历二、地方负责干部军衔评定请示三、滕代远与军衔擦肩而过

果不其然,毛主席听完后当即表示,搞评衔是很大也很不好搞的工作,自己大元帅的军衔就不要了,要穿上大元帅制服去群众中活动讲话既不舒服又不方便。

而后以毛主席为首,中央领导同志们都主动提出不授衔,这解决了总干部评衔工作的许多矛盾,对全军干部也是一个教育。对评衔初步方案修改后,最终没有评大元帅,评了10位元帅、10位大将、55位上将、175位中将和802位少将。

1955年滕代远位居“评衔不授衔”21人名单,林彪:他应该授予元帅一、滕代远的战争时期经历二、地方负责干部军衔评定请示三、滕代远与军衔擦肩而过

1955年评上军衔却没按初步方案授大将的谭震林同志、邓子恢同志和张鼎丞同志在授衔时都离开军队了,他们分别任副秘书长、主管农业副总理和最高检检察长。

当时任命为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在那21人名单中是最可能被授予军衔的一位,因为铁道部部长这个职位在苏军里也是元帅级别,而当时的军衔制是学习了苏军的授衔制度的。只是后来统一明确在那21人评衔不授衔的名单中的军人一律不再授予军衔。

1955年滕代远位居“评衔不授衔”21人名单,林彪:他应该授予元帅一、滕代远的战争时期经历二、地方负责干部军衔评定请示三、滕代远与军衔擦肩而过

据滕代远后人描述,1955年时候的滕代远对自己的工作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工作起来雷厉风行,办事有始有终。

滕代远把军队的规章制度与优良传统结合起来,对自己和干部的要求贯彻党中央领导指示,将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列为工作重点之一,会花三分之二的时间下基层检查工作。

1955年滕代远位居“评衔不授衔”21人名单,林彪:他应该授予元帅一、滕代远的战争时期经历二、地方负责干部军衔评定请示三、滕代远与军衔擦肩而过

在被问到评军衔的情况时,滕代远只和后人说,前苏联对铁道兵司令员授予的是元帅军衔。

似乎与授予军衔擦肩而过并没有给身为铁道部部长的他带来任何消极情绪影响,在滕代远心中不变的是坚守着党的方针,完成中央领导的指示。

1955年滕代远位居“评衔不授衔”21人名单,林彪:他应该授予元帅一、滕代远的战争时期经历二、地方负责干部军衔评定请示三、滕代远与军衔擦肩而过

他知道党中央领导所做的决定都是有理由的,加上毛主席主动拒绝授大元帅军衔,给各个军官树立了标杆和榜样,对滕代远来说与军衔的无缘便变得无关紧要。

在战争时期开始追随党的步伐,每个阶段都建立功勋,即便滕代远没有被授予军衔,他这一生为党和人民做的奉献还是会被人们牢牢铭记在心。

作者简介:史倌,高校历史老师,历史研究员。长期耕耘于党史、军史、战争史。欢迎广大历史爱好者交流批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