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1月2日晚,由央影音栏目部主办,香雪台朗读者一部承办的“致敬经典《乡愁》同题诵读展演”朗诵会在京成功举行。这场朗诵会是香雪台朗读者一部继《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民歌》之后成功举办的第三届同题展演。中国萧军研究会宣传部部长、诗人雪石先生担任朗诵会总策划,并在展演的最后亲情演绎了余光中先生的诗歌《乡愁》。幽兰、赵丽华、周海英任导演,孙瑞敏担任主持人。 香雪台朗读者活动部主任隗春凤女士为诗会致词。她首先感谢雪石先生、导演组,以及各位展演者们的积极筹划与参与,谈及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的诗歌魅力及影响力,并预祝朗诵会圆满成功!由香雪台朗读者一部32位朗读者组成的诵读展演团队,以雪石原创作品群为平台,以空中诗会的形式,深情演绎了余光中先生的经典诗歌《乡愁》,他们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饱含真情的真挚情感呼唤祖国统一,祈愿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整场朗诵会高潮迭起,由赵丽华,杨胜英,周海英、于洱、幽兰,隗春凤六位老师组成的赏听简评小组,对老师们的诵读展演进行了简短的有针对性地分析与交流,得到了诵友及听友的一致好评。香雪台朗读者一部主任周海英女士做了朗诵会总结发言,激励大家通过诵读不断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平及诵读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经过导演组和大家的共同努力,朗诵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以演代练,以赛代练再一次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与认可。
开场语:
尊敬的雪石先生,亲爱的雪石原创作品群的各位老师诵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今晚余光中先生经典诗歌《乡愁》同题展演的主持人孙瑞敏。欢迎大家准时聆听。台湾是祖国的宝岛,孤悬海外岁月深,普天同盼宝岛归,隔海相望心相牵,大陆台湾血脉连。
余光中先生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是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其中诗作有《乡愁》、《乡愁四韵》等等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教授于台湾逝世享年89岁。
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余光中先生的一首《乡愁》表达了无数游子对祖国的思乡之情。今晚让我们一起缅怀诗人,同诵先生的《乡愁》,祝福海内外游子生活幸福!祈愿宝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首先有请香雪台朗读者活动部主任隗春凤女士致辞
致敬经典《乡愁》同题诵读展演开场致辞:尊敬的雪石先生、尊敬的在线聆听的老师们,大家晚上好!
又是一场经典作品同题展示,感谢香雪台朗读者一部,对《乡愁》作品展演活动的认真准备和细致安排。 乡愁是一种美好的希望,乡愁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乡愁》是余光中老先生“乡愁”系列作品中的名作,道尽了两岸同胞骨肉分离和浓郁的家国情思,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感人至深,这也是海外游子内心深情的呼唤。
今晚,将有32名朗读者同台,以演代练,以情诵声。也许声音会有别样,也许对作品的理解有别样,但碰撞出的情感和意义却是一样。
致敬经典,我们一起聆听,愿所有人从声音中感受浓浓的爱国情,从经典作品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预祝致敬经典《乡愁》同题诵读展演圆满成功!
感谢大家!
感谢隗春凤主任热情洋益的致辞!各位老师朋友们,参加本次展演诵读者共32人,我们按序号分为6个组,在每组展演后,将由香雪台朗读者服务团队的老师进行简要评说,这也是我们本次展演的新尝试,其目的就是能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我宣布由央影音栏目部主办、香雪台朗读者一部承办的:先致敬经典《乡愁》同题诵读展演朗诵会现在开始,有请1至5号演员依次上线!
感谢诵读者深情演绎!下面有请香雪台朗读者一部副主任赵丽华老师对5位展演者进行简要评说!
听了一至五号老师的朗诵,非常好,开了一个好头儿,下面就你们共同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在朗诵的时候应当如何去改,咱们相互交流一下。我们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咱们看一下乡愁的愁字,它是秋天的秋,底下一个心,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什么呢?这个愁由哪儿来?由心而来,那么我们在朗诵的时候一定要用心,去抒发你的感情,用你的心里边儿的感受变成声音。不是把你的声音送到别人的耳朵里,而是要打动打进听众的心理,宝玉老师,您的个人条件非常好,今后要注意虚实的结合,那么孙瑞敏老师还有王亚玲老师,刘文慧老师,要注意气息下沉,口腔打开,提打挺松,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打哈欠的状态下,去念字。这样您口腔打开了,字头字尾字腹才能够念好,做到字正腔圆,汪运华老师,今天发挥的不错,练习时“啊的音变”经隗春凤老师的指导,今天已经改正了。感謝雪石老师搭建的平台,给我一个学习的平台,与老师们共同学习。所说的供参考。
感谢赵丽华老师细致的简评!下面请6至10号诵读者依次上线展示!
深情的诵读,让我们更加期盼亲人能早日回家!下面有请香雪台朗读者二部副主任杨胜英老师做简要评说!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很高兴与您一起品读余光中的作品乡愁。下面我逐一说一下儿,我听五位展演老师诵读的感觉。6号心雨老师,您的配乐声音有点儿大,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速度偏快了,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情感把握的挺好,但是还缺少一种这个方位感,尤其是最后最后那个一小节,要把这个距离体现出来。7号美容老师,您刚一上来的时候,可以稍微平淡一点儿,带着有回忆的感觉就好,不要上来就抒情,最后到升华的时候儿就不好抒发了,再有,您的个别字有还得注意一下。8号代淑桂老师,这个情感表达的很到位,就是最后一个小节,可以放慢一点儿速度,然后把情感调动起来。使它得到一个升华的高度。9号田大妥老师您的诵读,就是缺乏点儿眼前有景,心中有情的那种感觉,要有想象,眼前要有一种画面感,从这方面您可以再体会一下。10号幽兰老师,从整体来听,您的情感很真挚饱满,就是第三小节矮矮的坟墓要表现的低沉一点,阴阳两隔的那种感觉要有。
感谢杨胜英老师热情的简评!下面有请11至15号老师闪亮登场!
感谢5位老师动情的诵读,下面有请香雪台朗读者一部主任周海英老师做简要评说!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第三组参加展演的五位老师好。从咱们这一组来看,整体朗诵水平比较不错,从情感的把控上到语流儿的状态都是可圈可点,可以借鉴的,但也有一点儿小小的建议,供咱们几位老师参考。 11号慕容老师,读的很好,缓缓的,很抒情,您要是再给他一点儿节奏,再有点儿变化,就更好了。 12号郭铁兰老师,有乡音,个别字读的不清晰,以后再加强练习。还有就是情感抒发,那个情感真不真,要再揣摩一下。 13号秀莲老师,也是有乡音,音乐用的很好,如果再读出点儿画面感来就更好了。 14号儿朱秀芳老师,声音比较好,比较甜,但是要能有能力把控,朗读讲究抑扬顿挫,但不是大起大落,要让它在平稳中有升、有降。 15号白英老师,整体来说读的都比较好,如果要是再给点儿感情就更好了。
感谢周海英老师精致的简评!下面有请16至20号老师为您倾情朗诵!
一句句诗文表达着我们对台湾的牵挂之情!下面有请香雪台朗读二部副主任于洱老师做简要评说!
大家好,我是于洱,各位老师诵读的都很好,情真意切,充分表达了诗人余光中乡愁这首诗的内涵。那么我谈谈我的总体感受,这首诗分了四段,四段的开头用了“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四个开头应该要有变化。 第一段“小时候”,是说少年时代,是自然距离之隔,这一段不要沉重,要亲切。 第二段的“长大后”应该有一个停顿,引起注意,凸显出“乡愁”从少年到青年的变化。 第三段“后来啊”要缓慢、延长,读得要有深切感,要读的充满感慨、深情。因为人到中年,要读出回忆中的悲伤与思念之情。 第四段的“而现在”诗人笔锋一转,感情高升,此处要长停一下,给我们听众留下悬念。而现在究竟怎么样了?母子情、夫妻情变成了家国情,由小感情转入大感情,字字有力,特别是浅浅的海峡加以强调,“浅浅的海峡”读起来感觉并不浅。 乡愁这个主题所包含的亲情爱情,乡情和祖国融合为一,其内涵极为厚重,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思念,流露出诗人的深沉的历史感。我觉得诵读配乐选择很重要,希望诵友们在这方面予以重视,诵读配乐上更贴合这首诗歌的主题为好,比如19号20号老师的配乐就很好。这就是我听了几位诵读老师诵读后的一点感受,希望我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感谢于洱老师温馨富有感染力的简评!下面有请21至26号依次上线演绎《乡愁》
岁月沧桑,思念如常!感谢6位老师深情诵读,下面有请香雪台朗读者一部副主任幽兰老师做简要评说
朋友们晚上好!我是幽兰。刚刚听了五位老师的朗诵,感觉非常棒,老师们经过两个月的练习,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祝贺你们。21号儿李朝阳老师非常棒,老师的声音低沉富有磁性,很有穿透力,感情也很充沛,就是配乐的声音稍微大了一点点。
金雪娇老师呢,我觉得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就是气息呢,可以在沉下一点,小时候的乡愁是一种幸福感,这种要体现出来,而长大后呢,新娘在内头儿也是一种欣慰温馨的感觉,下面我们再琢磨呢琢磨。贾淑琴老师,总体来讲声音很饱满,很扎实,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音乐也是稍微大了一些,再一个问题,就是老师的虚声不够,实声有点儿多了,我们朗诵的时候,重点的词语也可以虚化,比如说小时候可以虚着读,或者说大陆在头,都是词语可以虚化,以后可以多加练习孙凤霞老师,可以说感情把控比较好,尤其是第一,第二两小节,儿时的幸福温馨,长大后的幸福都体现出来了,就是后两段儿呢,觉得母亲在里头的时候,那种感觉还欠缺一点,声音很好,很干净,感情也应该说表达的也不错。我要说明一点,本来这个组呢应该是有六位老师,但是由于我们的贾翠恩老师临时有病了,住院治疗高血压,心脏也不太好,所以我们这组由六位老师变为五位老师,那么我在这里,也祝愿我们的贾翠恩老师早日康复,谢谢大家!
感谢幽兰老师殷殷的简评!最后让我们有请27至32号闪亮登场!
乡愁是一首歌,是一壶酒,岁月越久越浓烈!感谢最后6位老师饱含深情的诵读!下面有请香雪台朗读者活动部主任隗春凤老师做简要评说!
各位老师好。我是隗春凤。 现在最后一组的六位老师展演完毕。关于诗人和作品的年代背景,大家耳熟能详。所以,我们捋一下作品的内容,以及如何理解诗人的乡愁情愫。 作品共分为四个小节,各小节之间对应句的字数相同,均衡对称。 每小节开头,用时间的顺序来推进,用诗人的成长历程所经历的乡愁做铺垫,去升华情感。 其中用双声叠字 小小 窄窄 矮矮 浅浅,来承载越来越浓的情感。 而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具体事物,表达“乡愁”中的思念情、离别情和回归故土的渴望之情。 所以对作品的诵读,要用悲伤、无奈和惆怅的 心理感受 去处理。 关于基调、语速,六位老师的诵读,基调基本都准确,做到深沉而语速平缓,从时间词上,前两节的处理是平铺直叙。 接下来,在第三第四小节的陈述上,去抒发感情的层层递进。 第三小节:后来啊(语气词)连读轻声。有了情感波动,如诉如泣的哀伤。 我在外头:语调略高。母亲在里头:低沉、轻微处理,感觉28号 29号30号老师的处理更恰当。 第四小节:而(转折连词)现在:进行时状态。大陆在那头:拖长音,表达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渴望亲人团聚和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六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基本类似,感情饱满,分不出伯仲了。 展演中有几处字音的处理强调一下。 重音。比如:双声叠字,比如:这、那,六位老师都有加强调的处理。 双声叠字的“上声”处理,感觉28号 29号30号31号 发音比较规范。 总体看,六位老师的展示都不错,再次感谢。
感谢隗春凤老师精彩全面的简评!同时让我们再次感谢6位老师细致、全面、精彩的赏听简评!接下来让我们有请香雪台朗诵者一部周海英主任做最后总结!
尊敬的雪石先生,尊敬的各位诵友,听友,大家晚上好!在这清风送爽,枫叶流丹的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香雪台朗读者一部在此举办的第三届致敬经典《乡愁》同题诵读展演,这是继《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和《民歌》两次成功举办同题诵读展演之后的第三次举办,进行到现在可以说是非常完美地呈现给了大家。这首先要感谢雪石老师,是他让大家有了一起快乐诵读的机缘,有了一展风采的平台,也有了见证自己成长提升的机会。其次我们要感谢香雪台朗读者活动部主任隗春凤老师,在她的带领下,我们的团队建设,团队协作有序推进着。今天我们还要特别感谢赏听简评小组的老师们为本场朗诵会带来的别样风采,她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出发点引领大家欣赏学习余光中先生的诗歌《乡愁》,体会诵读者的情感,这里尤其是要对于洱老师和杨胜英老师道声感谢!于洱老师和杨胜英老师都是香雪台朗读者二部的副主任,她们在听说这场展演要设置赏听简评环节,受到邀请后,一没推辞二没拒绝,而且还非常热情的为我们出主意,为后续的环节做到尽善尽美想办法,再次感谢她们! 今天的主持人孙瑞敏老师,是我们导演组通过招募的形式,勇敢的走上台前的主持人,通过今天的演出,我们见证了主持人孙瑞敏老师的风采,她的主持声音甜美,张弛有度,落落大方!在这里再次向孙瑞敏老师表示感谢!感谢您支持我们导演组的工作,感谢您心甘情愿的为大家服务!同时也为您的勇敢点赞!为您的精彩主持点赞!有句话说的好,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当机会摆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时,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抓住机会不要错过,当机会来临之时充分展现自我!我们的导演组,我们服务团队的人员也是非常辛苦的,幽兰老师事无巨细,从选定作品练习,到组织活动开展,再到展演的各个环节实施,考虑周全,做得都非常完美。 赵丽华老师为了老师们在诵读上能够得到提升,一直在香雪台朗读者一部的诵读群里忙录着,从老师们的吐字归音,到气息运用,再到情感抒发做着方方面面的交流与互动,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与真心爱戴。当然还要感谢我们香雪台朗读者一部的所有成员,更要感谢积极参与展演的老师们,是你们用你们的努力与坚持,用你们无怨无悔的支持,成就了我们香雪台朗读者一部这个团结而充满活力、充满正能的团队。从今天的演出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乡愁)虽然短小,但是要想真正的朗诵好,表达出作品的思乡哀愁,期盼祖国早日统一这一特定情感,不下功夫是不行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们把两个月的辛勤耕耘凝结在余光中先生的这首《乡愁》里,呈现到大家的面前,使我们充分享受了一场朗诵的饕餮盛宴,如此骄人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各位诵读者执着的热爱和不懈的追求。但是话又说回来,我们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我们在诵读上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还有很多这样那样有待提高提升的地方,今天我们的赏听简评老师也给我们提出来了,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更加努力,更多付出,使我们自己得到更加完美的蜕变与升华!演出即将落下帷幕,香雪台朗读者一部的老师们还在继续努力着,还在一起快乐前行着,在今后我们还会有更多的经典作品推送出来,还会有更精彩的展演呈现给大家,也请您驻足落下目光来见证我们的成长!
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结束语:尊敬的雪石先生诵友们在这美丽迷人的夜晚我们同题诗会乡愁的展演已进入尾声,再次感谢所有的朗读者的辛勤付出,感谢现场聆听的老师们,再次感谢本场诗会总策划雪石老师给大家搭建和提供的平台。感谢导演组老师们默默的付出和大爱!让我们用好声音去感受诗歌带给我们的魅力和感动,让文字飞翔,让爱传递!我宣布同题诗会展演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