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林巧稚老信件,医护人员新标杆

作者:台海网

来源:台海网

□老朱

近日,一个匿名包裹寄到鼓浪屿街道办事处,里面是满满当当的信件,写信人来自世界各地,收信人却是同一人:林巧稚。原来,这是参与撰写林巧稚传记文稿的学者吴崇其将珍藏已久的林巧稚相关信件捐赠给鼓浪屿毓园林巧稚纪念馆。

今年恰逢林巧稚诞辰120周年,这一封封信件犹如一张张穿越历史烟尘的车票,令人们看到一位位普通人对林巧稚医生由衷的感谢。(11月1日台海网)

林巧稚的名字大家并不陌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家喻户晓。现在通过这246封老信件,更让林巧稚的形象一下子立体起来了,更加的真实丰满,也更加亲切。林巧稚已经离开我们几十年,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手写信件也是过去的物件,但它们所表达出来的新意义却值得思考,也将成为医务人员的标杆。

在当时我们的医疗条件还非常落后的情况下,林巧稚的名字之所以成为一个金字招牌,甚至让有的患者远涉重洋仍然念念不忘,靠的就是她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她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及崇高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虽然一生没有结婚,林巧稚却亲手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而这246封手写信件,就代表了246颗景仰和感恩的心,也代表着更多患者。

现在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与当年林巧稚所处的时代已经不能同日而言,让我们的患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毋庸讳言,前几年医患关系在局部地区出现了消极的一面,这其中有多种因素,但在一些地方、一些医院确实出现了医德医风倒退的现象。有时候一颗老鼠屎祸害了一锅粥,虽然大多数医护人员兢兢业业、敬业奉献,但少数人的不当作风还是给医护人员的形象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去年以来,在抗击疫情的危难时刻,人们看到当代医护人员的牺牲和奉献,看到他们崇高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也纷纷认识到了我们医护人员的无私和伟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林巧稚诞辰120周年出现的246封老信件更具有积极意义。其中的奉献精神与和谐亲密的医患关系,相信将让不少人感触良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