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万婴之母”林巧稚,将自己一生嫁给了妇产科,接生过袁隆平院士

作者:超级无敌刘小白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每一个医学生都有一个共同向往的医院,那就是北京协和医院。有人曾经这么形容北京协和医院:“阎王让你三更走,协和留你到五更。”虽然听起来有点夸张,但这说明了北京协和医院是多么的厉害。

作为中国排名第一的医院,协和不止救治了无数的病人,并且也培养出了无数优秀的医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这么一位女医生不得不提,她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的第一位中国籍女医生,并且她还接生了超过5万名婴儿,在这些婴儿中不乏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孩子梁从诫、以及中国文坛巨匠冰心的三个孩子等知名人士,因此她也被称为“万婴之母”,而她就是林巧稚。

“万婴之母”林巧稚,将自己一生嫁给了妇产科,接生过袁隆平院士

林巧稚1901年出生于厦门鼓浪屿思明镇的一个普通家庭,在当时那个年代,人们普遍有一种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当时的女性根本就没有社会地位,只是被当作男人的附属品。所幸厦门鼓浪屿的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所以岛上住了许多外国人和传教士,也正是因此,鼓浪屿岛上的人思想比较开化,而林巧稚的父亲林良英就是一个思想开明的人,从小就教林巧稚英语,并且教育她以后做一个独立的女子。

林巧稚一开始并不是学医的,她后来之所以选择医学,是因为她的心酸往事。在林巧稚5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因为患宫颈癌离开了人世,因此,在那个台风肆虐的夜晚,林巧稚的心中种下了一个想当医生的萌芽。

1921年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落成,在厦门女子师范学院任教的林巧稚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她心中那颗当医生的萌芽彻底开放了,她不顾家人的反对,义务反顾的报考了该院校。

“万婴之母”林巧稚,将自己一生嫁给了妇产科,接生过袁隆平院士

此时林巧稚已经20岁了,她的家人给她规划的生活路线是嫁人生子,如果让她去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上几年学,那么她就成了一个大龄剩女,这条规划好的路线就被彻底打乱了,因为学医之路太漫长了。可是林巧稚对此并不在乎,她只想学医去救人,也正是因此,她的一生都是在求学中度过,并未嫁人。

为了成功考上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林巧稚做了大量的准备的工作,以她当时的学识考上是肯定没问题的,但是在考试英语的过程中,她的朋友余琼英突然在考试途中中暑晕倒,为了救助余琼英,林巧稚中断了自己的英语考试,将余琼英抬到了阴凉的地方,并且迅速处理了这个突发事件。可是当她解决后再返回考场时,发现考试已经结束了。

林巧稚以为自己的学医之路就此终结了,便垂头丧气地回到了鼓浪屿,可是没想到一个月之后她竟然收到了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原来当时的考场老师将林巧稚救人的事情上报给了学校,学校考虑到了她良好的品质,以及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和其他科优异的成绩,最终将她给破格录取了。

“万婴之母”林巧稚,将自己一生嫁给了妇产科,接生过袁隆平院士

1929年,林巧稚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毕业,取得了博士学位,并且被北京协和医院聘请为院内的妇产科大夫,因此,林巧稚不止成为了协和妇产科第一位中国女医生,也成了第一位毕业留院任职的中国学生。

在协和工作期间,她是妇科里唯一的女医生,尽管她初出茅庐,但是女性患者还是喜欢去找她看病,毕竟同性之间更容易沟通和理解。感受到了患者信任的林巧稚更加的努力,仅用了半年时间,她就成功地晋升为住院医师,而一般人想走完这个过程最少需要五年。

1932年林巧稚被派往了英国深造,后来又去了奥地利和美国深造,一直到1940年才结束了自己所有的学习,返回了祖国,留学归来的她被晋升为妇产科主任,也是协和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

“万婴之母”林巧稚,将自己一生嫁给了妇产科,接生过袁隆平院士

1941年底,北京协和医院因为被日本人占领,被迫关闭。失去了工作场所的林巧稚并没有放弃她的医学生涯,她反而在北京东堂子胡同开了一间私人诊所,继续收治病人。在这六年里,她一共救治了8887名女性病人,并且对于那些贫苦患者,她不止免除患者的医药费,甚至还主动出钱去帮助她们,也正是因此,林巧稚被患者们称为活菩萨。

1948年,受医学教育家李宗恩的多次邀请,林巧稚关停了她的诊所,重新返回了协和医院。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林巧稚收到了份开国大典的邀请函。但是她并没有去参加,因为她认为自己是一个医生,应该以救治病人为主,而且她向来不关心政治,在之前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的保健医生卢致德就曾经给她写过信,希望她能站队国民党这边,不过林巧稚并没有回复,而是直接无视了。

“万婴之母”林巧稚,将自己一生嫁给了妇产科,接生过袁隆平院士

重开后的协和医院虽然变得平民化,能够让普通老百姓也看得起病了,但是也经常会有一些身份特殊的病人来看病。

一天,护士领进两名衣着朴素的妇女,她们挂的是林巧稚的专家号(专家号价钱是普通号的10倍)。林巧稚看到后,直接说道:“以后不用挂专家号,要多花不少钱,普通号也可以的,就是需要多等一会。”

送走了这两位妇女后,护士诧异地问道:“你不知道刚才那位患者是谁吗?”林巧稚听后摇了摇头,护士看林巧稚确实不知道,说道:“那位看病的患者是周总理的夫人”,林巧稚听后赶紧翻了翻病例,看到了患者的名字——邓颖超。

这次和邓颖超的接触,使林巧稚一改对政界人士的印象,后来她接到了中南海的会议通知,一向远离政治的她这次并没有无视,因为这次会议是周总理主持的,她便想亲眼看看如今的政党到底是什么样。

“万婴之母”林巧稚,将自己一生嫁给了妇产科,接生过袁隆平院士

经过了这一次会议,林巧稚发现共产党和国民党完全不一样,如今的执政党不像国民党那样专注权利之争,而是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政党。也正是因此,林巧稚改变了她以往对共产党的刻板印象。

1962年的一天,林巧稚接到了一封名叫叫焦海棠的来信。焦海棠是一名内蒙古包头市的女工,她之前分娩过4个孩子,但是除了头胎小产外,其他的3名孩子全部都是出生后全身发黄而夭折,现在她怀上了第5个孩子,她不想再经历丧子之痛,所以就给林巧稚寄了一封信,想要问问林巧稚她该怎么办。

林巧稚通过信中的症状描述,确定焦海棠的孩子们是患上了黄疸,也就是新生儿溶血症,是婴儿和母亲的血型不合引发的同族免疫性疾病。

林巧稚非常心疼焦海棠的经历,但是她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帮到焦海棠,因为在当时,国内是没有新生儿患上黄疸还能存活下来的案例,并且国际上也很罕见。

“万婴之母”林巧稚,将自己一生嫁给了妇产科,接生过袁隆平院士

林巧稚不忍心让焦海棠再次经历丧子之痛,于是她翻遍了国际上的医学资料,四处寻找救治方法,最终给焦海棠的第五子定制了一个特别的方案。

在当时为焦海棠接生以后,孩子果然开始慢慢变黄,红细胞被破坏,开始出现溶血症状,如果胆红素变得足够高的话,这个孩子就会夭折。

这个时候林巧稚就开始每分钟给孩子抽血,把被溶掉的血抽出来15毫升,再注入8毫升新的血。因为新生儿非常的脆弱,如果稍微出一点差错,那么这个孩子就没了,于是林巧稚就每分钟都卡着时间和血量给新生儿抽血换血,足足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才将新生儿的坏血给换掉。也正是因此,这个孩子最后成功地被救了下来,后来焦海棠为了感谢林巧稚和其他医生,特别给这个孩子取名为协和。而这也是国内第一例新生儿溶血症治愈案例。

“万婴之母”林巧稚,将自己一生嫁给了妇产科,接生过袁隆平院士

1978年,林巧稚因为患上了“缺血性脑血管病”数次昏迷,她身边的亲友经常劝她不要再工作了,但是她仍然在坚持,甚至还要求护士如果遇到紧急患者一定要通知她,哪怕是半夜她在睡觉也要把她叫醒。

1983年,林巧稚的病情恶化,她在昏迷当中还断断续续地喊道:“快给我产钳,又是一个胖娃娃”。同年4月22日,林巧稚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终年82岁。

在她去世前,林巧稚立下了遗嘱要把她一辈子攒的三万块钱捐给医院托儿所,为孩子们做最后一点事。

林巧稚虽然这一生没有结婚生子,但是通过她手接生了5万名新生儿,对她来说,这5万名新生儿就是她的孩子,而这也是她一生所珍视的医学事业。

“万婴之母”林巧稚,将自己一生嫁给了妇产科,接生过袁隆平院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