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奥地利的“蒙娜丽莎”

作者:中外艺术鉴赏啊
奥地利的“蒙娜丽莎”

《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 【作者】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年代】1907年 【尺寸】138*138cm 【类别】布面油彩

《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

(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有“奥地利的蒙娜丽莎”之称,是克里姆特于1907年为维也纳制糖巨头布洛赫鲍尔的爱妻阿黛尔画的肖像。这幅画花了三年的时间完成,以沥粉、贴金箔等特殊手法创作。

奥地利的“蒙娜丽莎”

【作品简介】

画作中,阿黛尔身穿一件金黄衣服庄严端坐,仪态优雅,眼神迷离,红唇饱满,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掩饰一只残疾的手指。她置身于金碧辉煌的纯装饰性平面图案之中,仿佛被深深禁锢着,不可企及,不可触摸。除了脸部、手部和一些花纹外,画家用华丽、曲折以及黄金渲染的镶嵌图案来衬托人脸的精致,金色调几乎笼罩了全面,高贵华丽,金碧辉煌。所以,此画又称“金色的阿黛尔”。

奥地利的“蒙娜丽莎”
奥地利的“蒙娜丽莎”
奥地利的“蒙娜丽莎”

历史上阿黛尔的确是一位美人,许多男人为她倾倒,克里姆特当时可能恋上了阿黛尔。她是唯一一个两次做克里姆特模特的人。

奥地利的“蒙娜丽莎”

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

1912年她再次出现在克里姆特画的《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Ⅱ》中。不过,五年后克里姆特画的阿黛尔已经既不美丽也不性感了。有人怀疑是克里姆特故意画丑了,其中原因大概与恋情告吹有关。

奥地利的“蒙娜丽莎”

《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Ⅱ》

据说克里姆特至少有七个孩子却终身未婚,而一直与母亲和两个姐妹生活,他的私生活曾是维也纳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奥地利的“蒙娜丽莎”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和一些名画一样也有着坎坷的遭遇。二战期间,此画作连同克里姆特其他四幅作品被纳粹德军从布洛赫鲍尔家抢走,辗转落到奥地利政府手上。当时这些画价值约1亿美元。布洛赫鲍尔夫人于1925年死于脑膜炎,她与丈夫并无子女。其夫于1945年过世前立过遗嘱,死后将所有财产留给兄弟的三名子女。到后来,只有美国犹太裔移民阿尔特曼女士仍在世。她与奥地利政府展开八年诉讼,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奥地利归还画作,后奥地利政府将五幅画作全部还给布洛赫鲍尔的侄女阿尔特曼。

奥地利的“蒙娜丽莎”

玛利亚·阿尔特曼

不过,大家本以为阿尔特曼官司胜诉,只是为了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继续传承下去,然而过了几个月,阿尔特曼来到美国的佳士得拍卖行,把自己所有的艺术品全部卖掉,一共获得3.25亿美元。

在这其中,最令人震惊、感到不可思议的,还是这一幅价值1.35亿美元的《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1.35亿美元到底是什么概念?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数字折合成人民币一共9亿元,它直接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贵的肖像画。

这幅画现在是在纽约美术馆,许多到纽约的游客,都会慕名前去观赏一番。而那位老太太早已在2011年去世,享年95岁,对她打官司要画又卖到美国的这一举动,很多奥地利人依旧议论纷纷。

回顾这幅画的传奇历史,它从一出世的时候就因为美貌惊艳众人,它在战火中流离失所却未被损毁,辗转多年又投入政府的怀抱,而它的主人为了它与政府“作对”,转身又把它从奥地利送进了美国的艺术馆。

不过,无论如何我们都该明白:艺术是自由的。

【画家简介】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1918年)维也纳分离派绘画大师,奥地利画家。1862年7月14日生于维也纳郊区布姆加特,早年受业于维也纳工艺学校。1890年加入维也纳美术家协会。作品吸收古埃及、希腊及中世纪诸艺术要素,将强调轮廓线的面和古典主义镶嵌画的平面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富有感染力的绘画样式。代表作为《埃赫特男爵夫人》。1897年退出维也纳美术家协会,另组织维也纳分离派。克里姆特的画作以绚烂的色彩和华丽的装饰效果闻名,他的画作也给了后人很多启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