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867年独立的欧洲活化石,1951年加入战场,被志愿军一梭子送回家

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宣布中立,不参加任何战争和军事同盟。换个说法就是,我不去打别国,别国也不要来打我。最著名的中立国是瑞士,已经有150多年没有打仗了。

事实上,一个国家能否保持中立,往往并不由其本身所决定,而是看大国的意图,要不然大家都宣布中立,这个世界不就没有战争了吗?所以,能成为中立国是一种幸运,否则的话,即使宣布中立了也没用。

二战前,比利时和卢森堡都是中立国,可谁让它们拦在德国的进军路线上,比利时还抵抗了一下子,卢森堡是直接投降,螳臂干吗要去当车呢?

这两个国家终于意识到自己宣布中立是毫无意义的,没有大国的保护,所谓的中立国只是自欺欺人而已。于是,两国在战后积极参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当美国号召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战时,比利时和卢森堡都报名参加了。比利时出了一个营,达到了联合国军成员国的平均水平,卢森堡则派出了44人一个排。不是卢森堡抠门,这44人是当时其全部兵力的十分之一,按比例算绝对是不低的。

1867年独立的欧洲活化石,1951年加入战场,被志愿军一梭子送回家

卢森堡可以说是欧洲封建制度的活化石,国家元首是卢森堡大公。作为封建采邑,卢森堡曾经接受过德意志和荷兰的统治,1867年独立并成为中立国。

卢森堡的领土面积只有2580平方面积,与中国的县差不多。由于土地肥沃,是欧洲骑士们争夺的主战场之一,其国境内密布的城堡,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卢森堡选择成为中立国是明智的,东面是德国,南面是法国,夹在两个强国之间,倒向哪一边都会被另一边视为敌人,一有风吹草动首先挨揍的就是自己。

当时欧洲列强争霸很厉害,宣布中立的小国有不少,为什么只有瑞士真正做到了,卢森堡却保不住呢?原因在于瑞士的情况非常特殊,别的国家根本学不了。

瑞士是一个山地国家,不仅易守难攻,而且土地贫瘠又没有什么矿产资源。瑞士通往德国和法国的道路都不多,只有占住山口,这些道路便会被封闭。也就是说,即使占领瑞士,也很难开辟新的进攻通道。

另一方面,瑞士人有尚武的传统,历史上以瑞士大方阵出名,连法国皇帝都被他们干掉过。瑞士人又因为穷,经常给其他国家充当雇佣兵,忠诚度还特别高,被教皇指定为永久卫队,从而享誉全欧洲。

总之,武力进攻瑞士所能得到的收益,不足以抵消为此付出的成本,所以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时都没有破坏瑞士的中立。更何况,瑞士是欧洲的金融中心之一,对德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几个条件卢森堡都不具备,德国自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1867年独立的欧洲活化石,1951年加入战场,被志愿军一梭子送回家

虽然没有遭到战火蹂躏,但卢森堡并没有能够置身于战争之外。2000多名卢森堡民众被纳粹关进集中营,还有7000多人被强迫当兵或服劳役,被纳粹处死500人。纳粹甚至把卢森堡并入德国,彻底取消其独立。

卢森堡人民没有屈服于纳粹的统治,由于本土面积实在太小,很多人只好前往比利时,参加那里的游击队,并为盟国提供情报,打击纳粹在卢森堡的统治机构。

二战后,卢森堡重新组建了自己的武装力量,陆军是其唯一的军种,规模一个营,总兵力约550人,总司令是一名上校,各级军官都要去法国或比利时的军校接受培训。

按照卢森堡的人口和富裕程度,至少组建一个团或一个旅几千人应该是没问题的,但这对卢森堡的安全毫无帮助,只有托庇于美国和北约才是根本之策。

1948年,卢森堡作为北约创始国加入了这个集体防务组织,其实就是军事同盟,与中立国的宗旨相违背,因此不再被国际社会看作是中立国。

对于卢森堡而言,德国战败后被彻底解除了武装,国防上的需要已经微乎其微,加入北约更多地是表明与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特殊关系。

北约的主要敌人是苏联集团,如果两者发生战争,无论是核战争,还是常规战争,当卢森堡成为前线时,战争其实已经快接近尾声了。当年法国人没能挡住德国的坦克兵团,那么,比德国更为强大的苏联钢铁洪流肯定能横扫西欧,饮马英吉利海峡。

1867年独立的欧洲活化石,1951年加入战场,被志愿军一梭子送回家

卢森堡投靠北约,与其说是想一起防御苏联,不如说是为流亡政府找个好东家,不要再像二战时那样,差点国家都没了。所以,卢森堡一改往日的中立态度,向万里之外的朝鲜派出了军队。

最让人看不懂的是,卢森堡为何要派出步兵参加朝鲜战争,一个排能顶什么用,守一个山头都不够,让美国人怎么给他们分派任务?不如像北欧国家那样,派点医疗队什么的多好。

应该是因为卢森堡想体现自己是北约成员国的特殊身份,能派出战斗部队是需要美国老大哥认证的,别的国家就算想派都不行呢,蚊子肉再小也是肉啊。

等卢森堡从500多人的国防军里选出44名精英,战争已经发生了两次转折,联合国军先是差点占领整个半岛,然后被志愿军赶回了三八线以南,“圣诞节总攻势”变成了“圣诞节总撤退”。

1951年1月31日,姗姗来迟的卢森堡排终于赶到朝鲜,联合国军内部正弥漫着一片失败的气氛。卢森堡排肯定不会被单独派上战场,多半会与比利时或法国部队编在一起。

比利时营在同一天登陆朝鲜,卢森堡排应该就是跟他们在一起。比利时和卢森堡联合部队由英军第29旅指挥,被安排在临津江前线,直接面临志愿军的兵锋。

他们对面的是志愿军第63军,通过隐蔽机动方式,将部队悄悄埋伏在江边,1951年4月22日天黑后,志愿军发起第五次战役。63军派一路佯攻吸引敌人,另一路从下游完成渡江,对英军侧后进行迂回。

1867年独立的欧洲活化石,1951年加入战场,被志愿军一梭子送回家

比利时和卢森堡虽然是铁哥们,但打起仗来也没理由给卢森堡人格外照顾。因此,当志愿军发起进攻时,卢森堡排遭到了沉重打击。比利时的表现也不怎么样,在志愿军的攻击下很快崩溃,丢弃阵地向后方撤退。

在比利时营的带动下,英军第29旅全线动摇,只有1个营因为陷入志愿军的包围而撤不下来。英军和美军屡次试图救援这个营,但都有成功,最后这个营战死不到200人,被俘得倒有500多,可以算是全军覆没了。

相比之下,卢森堡排的伤亡更加惨重,总共44人参战,战死2人,受伤13人,加起来超过总兵力的三分之一。按战损比例计算,卢森堡可能是联合国军中损失最惨重的参战国,也许是被某个志愿军战士一梭子打出来的。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卢森堡军人跑得够快,一个也没有被志愿军俘虏。所以,63军一直不知道自己还曾经教训过卢森堡军人,没有在战史上添一笔。

从这个角度看,卢森堡军队的唯一一次实战经验,即是从志愿军那里获得的。两次世界大战他们都一枪未放,却在朝鲜打了好多枪,也挨了来自中国军人更多的枪。

从此以后,卢森堡军队再也没有参加过战斗,呆在后方平安度过了这场战争,自然不再有人员伤亡。美国人可能觉得卢森堡已经够意思了,不能再让他们去拼命,万一拼光了,怎么向卢森堡大公交代?这场战争真不是小国玩得起的。

卢森堡如果不那么卖力,非要派出战斗部队,就不会有15名军人的战死和受伤。即使卢森堡只派出医疗和后勤人员,美国肯定也无话可说,这个国家本来到哪里都是充数的,意思一下就够了,非要用人命来充数,似乎有点奢侈了。

1867年独立的欧洲活化石,1951年加入战场,被志愿军一梭子送回家

经过朝鲜战争的教训后,卢森堡在国际事务又恢复了低调,跟在别人后面喊两声,轻易不得罪任何一个国家。美国如今咄咄逼人地针对中俄等国,卢森堡等西欧国家的态度却模棱两可。

反而是新加入的东欧国家为美国摇旗呐喊,甚至充当美国的喉舌,不时发表反俄和反华言论。他们中的大多数国家并不是真的仇俄,而是想借这个机会得到美国的青睐。

如果大国当真奋起反击,首当其冲的便是这些为虎作伥的小国,而他们的大哥只是琢磨着把他们卖个好价钱。2008年的俄格战争是最好的例子。

格鲁吉亚居然在奥运会期间挑起战争,在道义和实力上都严重失分,结果被俄罗斯干净利落地收拾了。美国急急忙忙把自己训练出来、号称被精锐的格鲁吉亚维和部队运回国,这是赶着去向俄军投降的节奏吗?

对于卢森堡这样的小国来说,明哲保身、不参与大国竞争才是最安全的。真到全面战争爆发那一天,至少大国会手下留情,拳头不打笑脸人,做一个人畜无害的吉祥物,是他们最好的宿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