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戏剧艺术奇葩柳子戏,传承600余年“活化石”东柳的历史钩沉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孟欣

柳子戏,中国戏曲四大古老剧种之一,素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之称,而东柳既是山东柳子戏,其活跃在鲁西南、豫东、苏皖北部、黄河以北清丰、大名一带,距今已有600余年以上的历史,被称为戏曲的“活化石”,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作为柳子戏的发源地之一,以及近现代柳子戏的发祥地,菏泽郓城一直以来是柳子戏流传、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境内柳子戏班社众多,培养出了许多优秀演员,并孕育了山东省柳子剧团。

3月23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驱车赶赴郓城县,走访郓城县顺意柳子剧团多位成员以及对柳子戏极度喜爱和深入研究的黄克建,一探柳子戏在菏泽大地上的传承和发展之路。

戏剧艺术奇葩柳子戏,传承600余年“活化石”东柳的历史钩沉

600余年传承,古老剧种的魅力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柳子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郓城县志》记载:柳子戏自明代成化年间年就在郓城流行,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它是在宋、金俚曲和元、明以来北曲“弦索”声腔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形成的曲牌体古老剧种。先由民歌、小曲发展成为说唱艺术,之后又演变为戏曲声腔,因其是由弦索伴奏的俗曲演变而来,故又称弦子戏。后来柳子戏又吸收了高腔、青阳、乱弹、昆曲、罗罗、皮黄等剧种的部分剧目与唱腔,发展很快,一度以“东柳”称盛。它与大弦子戏、河南曲子戏、越调、河北糸弦戏同出一源。

戏剧艺术奇葩柳子戏,传承600余年“活化石”东柳的历史钩沉

柳子戏是中国北方最典型、保留最完整、继承了元明散曲几乎所有特征的曲牌体剧种,是元明北曲的主要后裔。它是对于研究中国北方戏曲,特别是元代散曲具有不可替代的资料价值。该剧种诞生早、历史长、影响大。戏剧史大家周贻白曾说:全国有一百多个戏曲剧种有关柳子戏之源流。

当日下午,在郓城柳子戏邢庄传承谱系第四代传承人、郓城县顺意柳子剧团团长徐德印的农家小院内,黄克建告诉记者,柳子戏是承载着元曲之韵、齐鲁古风的曲牌体剧种,属于弦索腔系,声腔丰富,来源广泛而复杂,现存传统音乐曲牌600余支,既有元曲(南北曲),有宫廷雅曲,也有民间俗曲小令,是中国戏曲四大古老剧种之一,被称为戏曲的“活化石”。

郓城县所处的鲁西南地区是柳子戏历史上诞生的主要地域之一,也是近现代柳子戏重要的保存、发展、发祥地,而郓城县是柳子戏流传、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境内柳子戏班社众多,培养出了许多优秀演员,并孕育了山东省柳子剧团。据黄克建查阅《郓城县志》(1992版)第20编第1章记载内容,“柳子戏,又名弦子戏,是中国古老剧种之一……明成化年间,郓城就有这个剧种,多半是流行民间的俗曲小令。到清乾隆年间,发展到登台演唱。当时郓城有黄岗、蝙蝠刘庄、七里铺、房河口、吕月屯等50多个村庄成立了柳子戏班社……建国后,1950年以黄岗戏班为基础成立了郓城县工农柳子戏剧团。”

戏剧艺术奇葩柳子戏,传承600余年“活化石”东柳的历史钩沉

在抗日战争时期,柳子戏备受摧残,职业班社萎靡凋零,只剩下个别惨淡经营,但许多村庄玩友班的活动并没有因战火硝烟而中断,在农闲或节日期间还能登台演出,黄岗玩友班还发展为江湖班,建国后走出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子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齐鲁人民艺术家”黄遵宪和山东省柳子剧团原副团长黄玉才以及柳子戏文武丑、一代大洪拳宗师黄广勋等名家。

“据史料记载,1959年5月底,原山东省文化局通知郓城工农柳子剧团去济南向省委汇报演出。6月初,时任省委第一书记舒同、省长谭启龙等省领导在济南珍珠泉礼堂观看了由郓城工农柳子剧团演出的修改后的《徐龙打朝》汇报演出。演出大获成功,得到了省领导的首肯和热情鼓励。舒同书记当即指示:将剧名改为《孙安动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几天后,《孙安动本》正式对外公演,并在首场公演仪式上,正式宣布调郓城工农柳子剧团到省,以此成立山东省柳子剧团。”

1959年10月24日,毛泽东主席视察济南历城期间观看了柳子戏《玩会跳船》和《张飞闯辕门》,演出结束后,毛主席对陪同的舒同书记说:“人们都把吕剧说成是代表山东的地方戏,依我看,应该是柳子戏,它比吕剧早,名气也大”(摘自郑松《陪毛主席看戏、跳舞》[2003年第5期戏剧丛刊]),随后该剧团走进首都北京演出,并三进中南海国务院演出。此后,《孙安动本》剧组于1961年8月赴上海,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艺术影片,1962年2月起在全国发行放映。柳子戏自清初沉寂二百余年后又迎来了艺术的春天。

戏剧艺术奇葩柳子戏,传承600余年“活化石”东柳的历史钩沉

登台传唱柳子戏的村支书

郓城县工农剧社调省以后,郓城民间的柳子戏演出活动一直没有停止,黄岗、潘庄、邢庄、付官屯、房河口、房村、蝙蝠刘庄、孙垓、尹庄等村庄的柳子戏班经常演出,并且招收学员,培养新人。1964年出生的徐德印,在2005年自筹资金购置戏箱道具,召集组织民间的柳子戏艺人成立柳子剧团,并于2008年在该县正式注册成立郓城县顺意柳子剧团,也是该县目前唯一在官方注册的专业柳子戏剧团,他们常年在农村为百姓演出,为传承柳子戏不辞辛苦。

戏剧艺术奇葩柳子戏,传承600余年“活化石”东柳的历史钩沉

谈起自己的早年学戏、登台经历,徐德印深吸一口烟,眼神逐渐迷离,沉思良久向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说道:“我自幼喜欢看戏、听戏,也时长自己在家模仿登台艺人,但因家庭原因,我真正学戏时已经15岁,启蒙老师是郭明月,主攻的是柳子戏里的‘红脸’,后又跟随李明云等老一辈艺人为师,深入学习柳子戏。”

“学戏要趁小,越小越好学。当年刚开始学戏可是吃了不少苦头,因为年龄大点,比别人付出了多倍的努力。”徐德印说,“当时吃住都在老师家,每天早上五点半准时起床去麦场吊嗓子,练习唱腔,我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为了能更快的掌握柳子戏变化多样的唱法技巧,一个声调有时可能得练上一周。随后进行跑操练习台步,鞋底不知道磨穿了多少双,有时候练的腿都抽筋。基本功练的差不多时,又开始学曲牌和唱腔,柳子戏属于弦索腔系,它承载着元曲之韵、齐鲁古风,声腔丰富,来源广泛而复杂,现存传统音乐曲牌600余支,既有元曲(南北曲),有宫廷雅曲,也有民间俗曲小令,学习起来比其他剧种复杂的多,但秉承着对柳子戏的热爱,也都坚持下来了。”

戏剧艺术奇葩柳子戏,传承600余年“活化石”东柳的历史钩沉

凭借着一腔对柳子戏的热爱之情以及持之以恒的韧劲,徐德印终于在自己18岁时得到多位授业老师的认可,开始了自己的登台表演生涯。“还记得第一次登台是在附近的黄集镇邢庄村,当时可是真紧张啊,上台前反复在脑海里思索动作要领和唱腔变化,手心出汗把道具都攥湿了,但随着乐师的上场鼓点临近,紧张的情绪反而逐渐消失了,上台之后,感觉很多动作和唱词都是脑子跟随身体潜意识反映而来,虽然中间有点小瑕疵,但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同台的搭档和乐师也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让我在之后的舞台上越演越顺。”徐德印回忆说。

相对于在家门口演出,出市出省的演出对于戏班而言更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挑战”。“那个年代的戏票很便宜,一毛钱一张,戏班演出也很艰苦,记得有年冬天去河南省濮阳市的台前县演出,一天唱了三场,演员都很累,晚上就住在村子里没人住的破屋子里,被子是自己带的,但没有床,村里的话事人给准备了一捆麦秆往地上一铺,凑合了三天,每天早上起来感觉骨头都冻僵了,但大家也没有任何怨言。”徐德印说,“住宿环境差点,也能忍受,但最怕的是晚上的‘转场’,在一个地方演完一般都得晚上9点以后,第二天别的地方还有演出,就得晚上转场,那个年代别说拖拉机了,自行车都很少,转场时戏班基本上都是摸黑步行,走上三五个小时都算近的。”

从18岁登台,到22岁结婚,早年的徐德印一直活跃在柳子戏的舞台上,他也一直以为自己会在舞台上唱一辈子柳子戏,“当年离开舞台也是无奈之举。”徐德印叹气道,“我对象也是唱柳子戏的,结婚后,家里离不开人,再加上家庭负担增重,就无奈地离开了舞台另谋生路。”

戏剧艺术奇葩柳子戏,传承600余年“活化石”东柳的历史钩沉

1990年,徐德印进入郓城县黄集镇陆胡同村村委会工作,并逐渐得以重用,时至今日仍在村支书的岗位上为村庄发展做着贡献。“在村委工作后,我仍不能忘记柳子戏,就在2005年自筹资金购置戏箱道具,召集组织民间的柳子戏艺人成立柳子剧团,并于2008年在县文化部门正式注册成立郓城县顺意柳子剧团,也是我们县目前唯一在官方注册的专业柳子戏剧团,常年在周边农村为百姓演出。”徐德印说,“别人都说我是,登台唱柳子戏的村支书。”

多方借力,在原生态保护中谋创新发展

谈到现如今柳子戏的传承问题,徐德印、黄克建均表示,虽然面临诸多难题,但现今上到国家下到地方政府均很重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也为柳子戏的传承带来的诸多生机。

据黄克建介绍,柳子戏是一个拥有六百余支传统音乐曲牌的古老而著名的剧种,其演唱特点为:“小旦唱得颤微微,小生唱得云上飞,青衣哎哎水中漂,花脸横磨声如雷。”历年以来,失传颇多,有的只会曲调腔调,佚失调名,或只知牌名而佚失腔调,经多年挖掘整理,现存不同唱法的曲牌600余支。

“正因为曲牌众多,一般戏曲种类的授业两三年即可出师,但柳子戏最少也得六年才能登台献艺,而这也是柳子戏传承过程中遇到的第一道坎。”徐德印说道,“比如说柳子戏唱腔主要由主腔(弦索腔)和客腔两部分组成。而主腔又包括五大曲、复曲、单曲、小令,每个分支内又囊括了多则五十余种少则二十多种的唱法。同时柳子戏乐器也非常多,其中的三大件笙、笛、三弦更是在演出时变化繁杂多端。培养一名合格的传承人可谓是难上加难,时至今日传承仍为口传身授、收徒演戏的方式。”

戏剧艺术奇葩柳子戏,传承600余年“活化石”东柳的历史钩沉

而为使郓城柳子戏更好的发展传承,郓城县文化馆作为郓城柳子戏的保护单位,积极组织诸如徐德印,其师弟李明修、袁少福等人,在市级传承人潘若鹏的指导下,搜集剧本,召集演员,募集资金,购买道具戏服,继承传统,排演剧目,宣传上演。

同时为了开拓传承方式,徐德印还在郓城陈坡乡中英文希望学校、房村小学、东关小学、黄泥岗中学等六所学校开展柳子戏传承教育,截止到去年年底,已先后培养了十余届柳子戏爱好者毕业生,总数达700余人,使郓城古老柳子戏焕发出又一次青春。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2006年以来,郓城县非遗保护中心就已开始对郓城古老剧种柳子戏进行了细致的调查走访。十余年来,走访老艺人80余次,整理资料十万余字,录音5小时,照片200余张。其中还有陈进轩、魏天作、吕永清三位专业作家从事该项目的材料搜集、整理、编印工作。2017年专门邀请济南的影视专家,拍摄了郓城专题片《好汉郓城》,其中郓城的代表剧种,就是柳子戏。

记者发现,在郓城县制订的柳子戏五年保护计划中,该县在进一步挖掘、整理郓城柳子戏,将资料汇编成册,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的形式进行存档外,还坚持走“继承、创新、发展”的老字号之路,使郓城古老柳子戏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实现向更高层次的转变,进而达到保护传承的目的。此外该县还加大了人才培养、保护机制,借助学校这个平台实施传承教育,建立以郓城县顺意柳子戏剧团以团带生的传承模式,招收部分学生随剧团学习,加强柳子戏的原生态保护。

柳子戏是戏剧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聚集了丰厚的文化积淀,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曾经有过耀眼的辉煌,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