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皇帝向来都是后宫佳丽无数,妃嫔如云,而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61年)的康熙皇帝自然也不例外。他的妃嫔中见于历史记载的就有67位,而那些没有名姓记载的身份低微的答应、常在等加起来据说有200多位。朝鲜史料中甚至说康熙皇帝后宫的女子最盛时达到三千人左右,其中年龄最小的仅12岁。
但是在见于记载的67位嫔妃中,只有55位随葬于康熙景陵以及旁边的妃园寝里,其中康熙的景陵有4后1妃,景陵妃园寝里有12妃、8嫔、10贵人、9常在、9答应共48位,旁边双妃园寝里有2位,共计55位。那么其余的12位后妃是谁,有着怎样的故事,最后又都去了哪里。让我们来一起探寻和了解。

康熙景陵妃园寝示意图
12位后妃中,满人6位,汉人6位。各占一半,倒是很符合康熙的平衡之道。
我们先来说说这6位满人后妃。
敬嫔王佳氏
据考证敬嫔王佳氏实为镶红旗满洲完颜氏,属于东归大系,他的族人最早提出自己这一支是金代完颜氏传承而来,而王佳氏是家族被汉化后所才用的姓氏。敬嫔父亲华善是正三品护军参领,掌领护军宿卫宫禁,属于康熙近臣,敬嫔出身也算比较高的了。她和安嫔李氏一样第一次出现都是在康熙十六年首次大封后宫时,敬嫔位居七嫔第二,此后再未有任何记录,他的父亲也未有任何事迹记载,后代也无考。
在讲安嫔一文提到人们在东大柜中发现了康熙安嫔、端嫔、和妃、成妃、慧妃及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雍正之母)、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等人的画像。嫔位中只有安嫔和端嫔的画像,当时敬嫔与僖嫔都处于嫔位,却都没有遗下画像。有可能敬嫔王佳氏在僖嫔薨逝前,即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前已下落不明,以至未能留下画像。也有可能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寿皇殿部分绘画、陈设被盗走,至今仍在海外收藏机构和私人手中。其中有康熙其他嫔妃包括敬嫔画像也未可知。
《甄嬛传》中敬嫔,当然不是同一人
贵人那拉氏2位、贵人郭络罗氏
贵人那拉氏,骁骑校昭格之女,初封贵人。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月初八日生皇子万黼,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月廿九日卒,年五岁,未序齿,实际康熙第9子。而这一年的二月三十日,那拉氏又生下了胤禶,卒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四月初二,只活了14个月,未序齿,实际康熙第12子。连生下两个皇子,却都相继夭折,这位那拉贵人肯定伤心不已,如果二子中成活一人,她的结局都会大不一样。连失爱子的她后续也再没有任何记载,最终下落不明。
另《清史稿》记载这两个皇子生母是通嫔纳喇氏,七品监生常素保之女,侍奉康熙时为贵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皇十女序齿为六公主,后封和硕纯悫公主,下嫁喀尔喀郡王策棱。雍正二年六月,因其女婿有功,晋尊为皇考通嫔。乾隆九年(1744年)六月二十三日,通嫔逝世,第二天,乾隆曾命额驸策凌年节来京时祭拜。乾隆十年(1745年)十月十六日,奉安于景陵妃园寝。
但是在记载清朝皇家人口的谱牒《爱新觉罗宗谱》中则称二人生母贵人纳喇氏,骁骑校昭格之女,因从此说。
康熙还有一贵人那拉氏,无所出,事迹无考。只在《爱新觉罗宗谱》中留下了一句:贵人那拉氏,那丹珠之女。
贵人郭络罗氏,《清史稿》记载为宜妃之妹。也有一些内务府满文档案记载,这位郭贵人名纳兰珠,“爱恋”的意思,是以寡妇的身份后来入宫的,应当是宜妃的姐姐。两种说法尚未有定论,待考。
康熙十八年(1679年)五月二十七日寅时贵人郭络罗氏生皇六女,序齿为四公主。同年十二月初四,宜妃生下了皇五子胤祺(实际康熙第13子)。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八月二十七日,宜妃生皇九子胤禟(实际康熙第17子),十月十一日,温僖贵妃生皇十子胤䄉(实际康熙第18子),十一月二十三贵人郭络罗氏生皇子胤䄔,康熙二十三年六月殇,未序齿(实际为康熙第19子)。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初七,宜妃又生下皇十一子胤禌(11岁夭折,实际为康熙第20子)。
邓婕饰演宜妃
姐妹俩同时受宠,又连续两次在同一年相继为康熙生下子女,宜妃更是连续生了三个儿子,这对姐妹花在当时的后宫中一定是无限风光,也因此肯定会受到其他后妃的嫉恨和妒忌。
自贵人郭络罗氏生下皇子胤䄔后,关于她再无任何记录。她之前生的女儿,后封和硕恪靖公主,下嫁漠北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喀尔喀郡王敦多布多尔济。
在这之前有位布贵人,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生皇五女,序齿为三公主
。而就在三天前,康熙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生下太子胤礽难产而死,这位布贵人虽说生了个女儿,却有点没挑对时候,因此一生都不怎么得宠,后来她的女儿封和硕端静公主,下嫁喀喇沁部蒙古杜棱郡王次子乌梁罕氏噶尔臧。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十一日布贵人去世时,康熙念她是三公主生母,命照“嫔”例办理丧事,后来入葬景陵妃园寝,但身份还是布贵人。
虽然贵人郭络罗氏生的皇子胤䄔早早夭折,但是她的女儿四公主是非常出众的,下嫁之后甚至在蒙古参与议政、监国。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海蚌公主”(海蚌是满语,汉语意思是参谋、议事),权倾蒙古漠南、漠北。雍正元年二月,晋封固伦恪靖公主。女儿如此优秀,又是康熙宠妃宜妃的姐妹,按理说她的结局应该比布贵人要好的多,但在康熙二十四年至康熙六十一年的近40年里,却找不到任何记录,甚至在康熙三十六年她的女儿恪靖公主出嫁时都没有她只言片语的记录。她就像凭空消失一般,下落不明,卒年不详,更不知最后葬于何处。
几年前曾在某贴吧里看到一个帖子,说相传郭络罗家族的墓葬中有一位皇妃,不知道是否与这位贵人郭络罗氏有关。
清•固伦恪靖公主府
庶妃 钮祜禄氏
庶妃钮祜禄氏,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十九日生皇二十女,十二月殇。这位钮祜禄氏虽然姓是满洲第一大姓家族的人,估计家世不高,她在宫内位分也比较低,虽然很幸运被康熙看上了,一朝临幸,珠胎暗结,原以为生下个皇子自己能够飞黄腾达,没想到最后生了个女儿,而且还偏偏生的特别不是时候。
这一年八月时,康熙特别疼爱的皇十八子胤玠得急病死了,年仅8岁,康熙很是伤心,认为是自己没照顾好他。十一月时,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黜,并拘禁于咸安宫,皇长子胤褆、皇八子胤禩也因此被此受到牵连,被问罪幽禁。其他皇子也是战战兢兢,一个月后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相继被释放,第二年三月太子复立。
在这场废立太子的风波中,宫内人人自危,惶恐不安,谁还在乎这位位份比较低的庶妃钮祜禄氏生了个女儿又夭折了,大概也只有她自己默默自苦,郁郁而终,什么也没留下,只有《清史稿》中冷冰冰的一句记录:庶妃钮祜禄氏,女一,殇。
格格 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
康熙朝的满文底档曾记载说康熙的后宫中曾有一位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格格,居住在西六宫但未被册封为妃嫔,后来被康熙送回了蒙古娘家。
这位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生平无考,能入选满清后宫的蒙古后妃,一般蒙古贵族家的女儿,她可能是犯了什么错,康熙考虑到满蒙关系的影响,没有直接处置,而是直接把她送回了娘家。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传说中顺治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孟古青被废,降为静妃,是有可能像朝鲜史料中所说的,被送回了娘家蒙古科尔沁。
图片来自网络。